- 西固母女军傩舞“跳”进央视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
- 描述:
提及入围《非常6+1》北京的比赛,母女俩乐得合不拢嘴。本报记者陈若梦摄
《非常6+1》栏目组昨为其录制节目
5月初将与全国观众见面
4月20日,西固军傩艺术团军傩舞《出征》的领舞张连英、雍容母女,以军傩舞双人组合的形式参加了《非常6+1》在兰州地区的海选活动,母女俩的特色表演引起了栏目组
- 五一黄金周 军傩舞为黄河石林添彩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
- 描述:本报讯(记者南又仕)5月2日,由著名的西固军傩艺术团表演的神秘军傩舞现身美丽的黄河石林,这项连兰州人都难得一见的古老艺术吸引了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的大量游客前往观赏。黄河石林这种将民俗文化融入旅游景点的做法也得到了广大游客的普遍好评。
据介绍,军傩舞是一种古老的傩文化形式,在中国已有4000多年
- 推广保护“非遗” 文县傩舞走进校园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
- 描述:本报讯(记者鲁明 通讯员刘启舒)作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县铁楼藏族乡藏家人世代传承的傩舞——白马面具“舞池哥昼”,走进了当地学校学生们的音乐课堂和课外活动,10月28日,记者从文县了解到,为了推动当地“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有关部门组织文艺工作者进入校园,推动“非遗”宣传保护,在活跃校园文化的
- 我省“傩舞之乡”命名花落永靖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
- 描述:本报讯省民间文艺家协会6月24日在永靖县杨塔乡举行授牌仪式,授予永靖县“甘肃傩舞之乡”的称号。这是该县继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联合国民歌考察采录基地”称号之后获得的又一项殊荣。傩舞被称为“中国古代舞蹈的活化石”,有着广泛的民族性、群和性和文学性,具有较高的史料和研究价值。永靖傩舞傩戏广泛
- 柳林降狮舞的“傩舞”之变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
- 描述:□ 朱玉东 郭洪恩 任金光 代向峰近日,一个令人惊喜的悄息在聊城文化界迅速传开,经省有关专家认定,正在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冠县柳林南街降狮舞”不是狮舞,而是傩舞!而目前全省只发现3处傩舞,冠县是保存最完好、最精彩的一处!傩舞――百舞百戏之祖傩舞,渊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古人穿着兽皮树叶
- 福建泰宁傩舞:民间舞蹈“活化石”的千年守望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
- 描述: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泰宁县大源村,有一种被誉为民间舞蹈“活化石”的傩舞。早年,它一度繁盛,上世纪50年代却被认为是封建迷信而禁演,沉寂了整整40年。如今,千年古傩“复活”了,它抖落尘埃,重放异彩,2005年被列为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2日上午,在大源村的严氏宗祠,十几个傩舞队员披戴红色
- 傩舞“池哥昼”:文县白马人的狂欢节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
- 描述:
傩舞俗称“跳鬼脸”,是广泛流传于各地的一种具有驱鬼逐疫功能的民间舞蹈。跳傩舞必须戴面具,演员戴上面具是神,取下面具是人。
“池哥昼”是文县白马人的民间面具舞蹈。白马人主要生活在文县铁楼乡白马河流域和四川平武县、九寨沟县境内,人口约一万四千人。白马人虽然被界定为白马藏族,但他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