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栏目导航
一个人的皮影戏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
描述: 王晓峰 文/摄 “一口叙述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这句话是对皮影戏最为形象的描述。伴随着时代发展,曾经兴盛一时的皮影戏及皮影戏艺人在人们的记忆中渐行渐远,皮影戏也面临失传的危险。 日前,记者来到宿州泗县,巧遇家住泗县草沟镇秦桥村的秦德华,没想到他竟然是泗县地区皮影戏的第四代传人,在他的介绍下
皮影戏进驻女儿城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
描述: 在土家吊脚楼里看一场由民间文化艺术大师表演的皮影戏,在悠悠的古典乐器声中感受土家文化的魅力,是一件很享受的事。 恩施土家女儿城特邀巴东皮影戏民间艺术大师在土家民俗博物馆驻场演出。图为皮影戏表演。 (本报恩施图片库 傅雪艺 摄)
江豚皮影戏 明天试演
作者:杜华柱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
描述:晨报讯由安徽马派皮影艺术传承人马飞老师创作的江豚皮影戏《悟空救豚》,剧本经过进一步的修改完善后,新剧本周三就将开始试演。探班皮影戏演出,江淮小记者们当天可以作为首批观众与其见面。 孙悟空大闹天宫本事了得,帮助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更是神通广大。这次拯救江豚、治理长江,他又会碰到什么妖怪,使出什么
皮影戏,该咋演
作者:姜峰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
描述: 图①:韩非子和女儿韩迟在工作室欣赏新购置的皮影。 图②:孙景发和女儿孙影侠、儿子孙小权在家中唱碗碗腔。 本报记者 姜 峰摄 两个家庭皮影剧社,一个几代人厮守于关中大地的旱塬之上,曾经风光现在竟要辞掉“非遗传承人”的头衔;一个“北漂”了16年,逐渐站稳脚跟,还走出国门,却在剧社定位中不断“淡化”
马来西亚皮影戏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
描述: 7月1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华裔皮影戏班的班主杨福成在表演皮影戏。 当日,吉隆坡当地社区的一个文化团体“茨厂家乡音馆”举办一场《皮影制作与后场音乐》工作坊活动,获得马来西亚华裔皮影戏班的班主杨福成亲自教授。皮影大师杨福成于12岁开始接触马来皮影戏,1978年成立了属于自己的皮影戏团,并于2012
最后的碗碗腔皮影戏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
描述: 一本本泛黄的老戏本,都是74岁老艺人孙景发的传家宝 双手对舞百万兵 赵安宁是孙景发皮影班的老搭档 皮影戏台内祖孙五人演得热闹,台下观众看得入神 孙卫酷爱皮影艺术,打小跟着爷爷唱戏,别看他年纪小,独自演出已经四年了 74岁的孙景发演了一辈子皮影戏 孙景发和老搭档带着行李挤在三轮车上,赶往
马来西亚皮影戏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
描述: 7月1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华裔皮影戏班的班主杨福成在表演皮影戏。 当日,吉隆坡当地社区的一个文化团体“茨厂家乡音馆”举办一场《皮影制作与后场音乐》工作坊活动,获得马来西亚华裔皮影戏班的班主杨福成亲自教授。皮影大师杨福成于12岁开始接触马来皮影戏,1978年成立了属于自己的皮影戏团,并于20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