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栏目导航
继刘少奇故居、长沙市博物馆、文家市秋收起义会师旧址之后-28日起又有8处文物免费看-长沙市文物局、文化局公开招聘10名讲解员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
描述:本报10月24日讯 记者从今天长沙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继刘少奇故居纪念馆、长沙市博物馆、浏阳文家市秋收起义会师旧址纪念馆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单位对社会免费开放之后,从本月28日起,长沙简牍博物馆、贾谊故居、新民学会旧址、李富春故居纪念馆、湖南自修大学旧址、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湖南省工委旧址、中
重走秋收起义路 展示老区新变化-——“湘赣边界行”采访记-本报记者 沈全华 通讯员 杨晓丽 陈建元 吴集会 实习生 黎巧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
描述:[编者按]8月12日至17日, “湘赣边界行”大型新闻采访团深入醴陵、茶陵、炎陵采访,切身感受秋收起 义这支英雄部队走过之地发生的时代巨变。每到一地,都给采访团成员带来新的感动。昔日,三地工农群众为了劳苦大众的解放、为了自己当家做主,揭竿而起,积极投身革命,抛头颅、洒热血,抒写出一部感人的红色史诗;
世界革命人民高度赞扬毛主席关于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的光辉思想让毛主席点燃的秋收起义之火燃遍全球决心以中国人民解放军为榜样,建立新型人民军队,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
描述:世界革命人民高度赞扬毛主席关于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的光辉思想让毛主席点燃的秋收起义之火燃遍全球决心以中国人民解放军为榜样,建立新型人民军队,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
众所周知,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带着部队上了井冈山,并在那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之所以作出了向井冈山进军的战略决策,与江西省委的一封密信有关,送信的人就是宋任穷。 毛泽东上井冈山背后的一封密信
作者:贺吉元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
描述: 油画《向井冈山进军》  1927年9月的一天,时任浏阳县工农义勇军某中队党代表的宋任穷被派遣与交通员一道去南昌向江西省委请示行动。一到南昌,来不及歇息,他就和交通员向省委书记汪泽楷汇报工作,寻求指示。由于情况紧急,汪泽楷对宋任穷说:“你另有任务,就不要回浏阳了,赶紧带上江西省委这封密信去
——记井冈山道路历经风雨洗礼,今日井冈山茅坪的八角楼显得格外凝重,那盏斑驳的油灯依然临窗摆放,砚台似乎还散发着昨日的墨香,一个伏案疾书的身影仿佛穿越时光,出现在我们眼前。80多年前,毛泽东总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在这里完成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名篇,提出了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三者紧密结合起来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奠定了基础。刻着独特的历史印迹,八角楼仿佛无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1927年9月,经历了秋收起义后的严重挫折,时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的毛泽东果断决定,放弃攻打长沙,把起义军向南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同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开始了创建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一小部分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1万余人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两军会师,合编成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称红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红四军成功粉碎了湘赣敌军的第一、第二次反革命“会剿”,特别是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成立了中共湘赣边界特委、重建了各地党的组织;各县、区、乡红色政权普遍建立,井冈山根据地得到巩固。1928年5月,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宁冈茅坪召开,会议总结井冈山根据地创建以来的经验,明确回答了一些人提出的“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得出革命根据地和红军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结论。同时,会议决定全面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在总结边界前期土地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同年12月井冈山《土地法》出台。 星星之火映天红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
描述: “无产阶级只有分了田,才有饭吃有衣穿”“一切土地归农民”……如今,穿行在井冈山行洲村,这些当年书写的标语还保留在一些民居的白墙上,其中不乏繁体字,大小不一,虽经岁月侵蚀,黑色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土地革命极大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热情,他们纷纷送子、送夫参军,并组织赤卫队、暴动队、青年
挽刘道一 孙中山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
描述: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业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 注: 刘道一,1906年参加萍浏醴武装起义,不幸被捕,就义于长沙浏阳门外,死时仅22岁,是辛亥革命期间,同盟会成员为推翻清朝、建立民国而英勇献身的第一人。
岳麓山上公祭刘道一
作者:王群欢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
描述:本报讯12月22日,民革省委、湘潭市委在岳麓山刘道 一烈士墓前举行公祭,纪念这位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缅怀 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省政协副主席、民革省委主委刘晓及 市领导宋厚源、马扬等参加公祭活动。$$ 100年前,刘道一烈士的壮烈牺牲和萍浏醴起义的失败, 在当时的中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同盟会为刘道一举
上页 1 2 3 ... 60 61 62 ... 522 523 524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