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刀见笑》开机张雨绮搭档“济公”搞笑出演
-
作者:暂无
日期:2020-07-3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综合消息 由青年导演乌尔善执导的动作喜剧片《刀见笑》24日举行了开机发布会,主演张雨绮、“济公”游本昌、日本人气偶像安藤政信等人出席。 据介绍,影片讲述了一个“套层结构”的故事:一个屠夫爱上了青楼花魁,却在示爱时受尽凌辱,为了一雪前耻,他立志成为大侠,并在无意中得到了一把在江湖中流传已久的绝世神
- 《活佛济公2》今晚开播陈浩民:老婆不是“胸替”
-
作者:暂无
日期:2020-07-3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古装神话轻喜剧 《活佛济公2》将于今晚在江苏卫视首轮上星独播,25日该剧主演陈浩民、林子聪、叶新等聚首南京造势。发布会现场,陈浩民的新婚太太蒋丽莎手捧蛋糕意外亮相,夫妻俩还在现场发放喜糖,抢走了其他主演不少风头。
发布会现场空降了一位神秘嘉宾——陈浩民的太太蒋丽莎,现场陈浩民还大派太太带
- 陈浩民三演活佛济公“活佛3”开播收视第一
-
作者:暂无
日期:2020-07-3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由艾迪升戏剧天王陈浩民、以及知名演员林子聪、范文芳等主演的神话剧《活佛济公3》,在江苏卫视开播三集,收视就已经达到1.477,轻松赢过位居第二在安徽卫视的《爱情公寓》以及湖南卫视的《钟馗传说》,到7月31日为止收视是全国第一。得知这样的好消息,陈浩民相当开心,他说:“此剧有着许多搞笑元素
- 拍《济公》一集片酬120块 游本昌忆当年:
-
作者:暂无
日期:2020-07-3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晚报讯 曾因主演脍炙人口的《济公》而广为人知的游本昌,近日出现在电影《刀见笑》中。回忆起当时拍摄《济公》的时光,游本昌透露,当时每集的片酬仅有120块。
《济公》曾在20多年前风靡全国,主演游本昌在那时也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昨日,出席电影《刀见笑》活动的游本昌,对于能够20多年后重出江
-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济公村再创佳绩
-
作者:暂无
日期:2020-07-3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去年,大安区凤凰乡济公村“两委会”一班人牢记胡锦涛总书记的嘱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全村经济总量继续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
该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搞好服务协调工作,尽量为企业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到去年底,该村已有私营企业299户、个体工商户1185户,企业职工人
- 村民包车观灯济公村人致富脸上有光彩
-
作者:暂无
日期:2020-07-3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黄兆华)23日晚,有“自贡第一村”美誉的大安区凤凰乡济公村村民包车观赏灯会美景。他们打出的旗号是“感谢总书记的关怀,彩灯伴着奔小康”。
2003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自贡时,曾到济公村看望村民,鼓励他们加快小康建设步伐。该村干部群众受到极大鼓舞,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取得了显著
- 祝福送给总书记济公村村民挂灯笼表心意
-
作者:暂无
日期:2020-07-3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李小华)祝福的灯笼挂起来,欢快的锣鼓敲起来。昨(18)日上午,大安区凤凰乡济公村村民将特为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市人民制作的3盏精美传统宫灯,挂进第十二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贺岁长廊”,以此表达美好的新春祝愿。
记者在现场看到,悬挂有近千盏大红灯笼的彩灯公园长廊南侧
- 济公村供排水公司获“全国文明”称号
-
作者:欧亚非
日期:2020-07-3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欧亚非)昨(27)日,记者从市精神文明办公室获悉,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于10月26日于北京召开的全国文明城市(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表彰会上,我市大安区凤凰乡济公村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这是我市首次获得全国级
- 何佳怡忙里偷闲 参演《活佛济公3》
-
作者:暂无
日期:2020-07-3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记者袁军
本报讯从《徽娘宛心》中的柳绣屏,到《倚天屠龙记》的纪晓芙,再到新版《水浒传》中的孙二娘……南充籍著名影星何佳怡所扮演的几乎都是古装造型。昨日,记者连线正在北京拍摄40集传奇历史电视剧《瀛寰之志》的何佳怡获悉,她这个“古装戏专业户”还忙里偷闲,参演了由著名导演林添一执导拍摄的大型古装神话轻
- 济公缘药业技术创新取得新突破
-
作者:王斌
日期:2020-07-3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近日,浙江省经信委发文公布了2013年度省级中小企业技术中心名单,我县济公缘药业企业技术中心榜上有名。省中小企业技术中心是为激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我省中小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而设立的企业创新载体评选活动。这一荣誉的取得,为济公缘药业推进技术创新、赢得更强竞争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