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皮影戏第三代传人马生山心中的皮影艺术
【类型】报纸
【篇名】黑山皮影戏第三代传人马生山心中的皮影艺术
【简介】这几天,黑山县姜屯镇王甸子村88岁的皮影艺人马生山盼来了一个好消息,县文化馆打来报喜电话,黑山皮影戏刚刚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生山老先生是黑山皮影戏第三代传人。马生山表演的皮影戏剧目全,专攻小生,又精通皮影戏乐器伴奏,还能够自己编写剧本,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463
【正文】
这几天,黑山县姜屯镇王甸子村88岁的皮影艺人马生山盼来了一个好消息,县文化馆打来报喜电话,黑山皮影戏刚刚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生山老先生是黑山皮影戏第三代传人。马生山表演的皮影戏剧目全,专攻小生,又精通皮影戏乐器伴奏,还能够自己编写剧本,是黑山皮影艺术的代表人物。“黑山皮影保护不好,我是死不瞑目啊!”把毕生心血都洒在皮影艺术上的马老先生这样对记者说。$$黑山皮影艺术$$黑山皮影戏传承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属于中国北方影戏的一支,主要分布在黑山县姜屯镇和胡家镇。黑山皮影戏是在吸收河北乐亭皮影技术的基础上与当地皮影唱腔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黑山皮影戏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艺术风格独特,别具一格。它以东北方言为基础,以唱功见长,在唱腔上不同于其他地区皮影戏唱腔的假声小嗓,而是用本嗓真声,形成了高亢嘹亮、字正腔圆的特色。$$黑山皮影戏自成一体,影人高8寸至1尺2寸。演唱时唱腔雄浑豪迈,唱词固定,曲调应用灵活,文武戏均有配唱。皮影戏的角色分为:生、小、大、髯、丑。生就是小生,分为文小生、武小生(如薛丁山、高君宝);小就是旦角,分为青衣(如秦香莲)、花旦、彩旦、文旦、武旦、刀马旦(如穆桂英);大就是板胡须,多为中老年男子,根据头饰分为大黑头、帅盔、相纱等(如包公、钟馗);髯就是三绺胡须,多为中年男子(如杨六郎);丑就是丑角,分小丑、老丑,多为跑龙套角色(如姜须)。$$黑山皮影戏的主要操纵演员有两个人,即“上线”和“下线”。支配影人动作的杆子有3根,分别叫“主杆”和“手杆”。黑山皮影戏通常有拿、贴、打、拉、唱5种分工,有七忙八闲之说。黑山皮影戏的演唱格律有“七字句”、“十字锦”、“三赶七”、“五字赋”、“硬辙”、“三字经”等。这些唱词结构都是以对偶的上下句为基本单位,每段唱词一般都是由若干对声韵相同的上下句组成。$$黑山皮影戏的道具主要有:影人、影幕、影卷、影箱及伴奏乐器。影人的制作一般是先将兽皮(多为驴皮)刮去毛血,加工成半透明状后再刻制上彩,其雕绘工艺讲究刀工精致,造型逼真。影人一般分头、身、四肢等几部分,均为侧影,头部附有盔帽,身部、四肢皆着服饰,涂油彩后用火砖烘烤压平即成。除了人物造型外,还要刻制一些砌末道具、桌椅和景物造型,以便配合表演。$$第三代传人马生山$$马生山老先生今年已经88岁高龄了,除了耳朵略有些背,身体状况很好。知道记者来采访皮影戏的事儿,老先生很是高兴,也很健谈。$$黑山皮影戏共有三支,师承五代传人。第一代传人肖勇曾进过大帅府演出;第二代传人曾在辽西地区及新民等地演出;第三代传人即88岁的马生山老先生。$$马老先生向记者介绍,他13岁开始学习皮影戏,早年曾在绕阳河苇场工作,因热衷皮影戏而辞去公职。老先生曾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组团在黑山电影院义演为抗美援朝捐款,当时曾引起很大轰动;上个世纪70年代黑山皮影戏团的演出足迹遍及城乡,最远曾到过黑龙江漠河、吉林德会等地演出。想当年,皮影戏班活跃在全县各城镇乡村,看皮影戏成了最受城乡百姓欢迎的业余文化生活。$$说起皮影戏,马老先生滔滔不绝。他拿出自己珍藏的皮影戏剧本,一件一件地展示皮影影人,还有各种皮影戏道具,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据马老先生介绍,影幕也叫“影窗”,俗称“亮子”,早期的影幕高3尺、宽5尺,后来发展为高4尺、宽6尺,以白布作幕,早期用油灯照明,后来改为电灯照明。$$黑山皮影戏的剧本又称“影卷”,剧目主要有 《五锋会》、《镇冤塔》、《水牛阵》、《二度梅》、《青云剑》、《封神榜》、《西游记》、《白蛇传》、《杨家将》等。装皮影影人、影幕、影卷和乐器的箱子就是影箱。$$一般来说,一个皮影戏班只有一个影箱,影箱的组成就代表皮影戏班的成立。黑山皮影戏的伴奏乐器主要有四弦、锣鼓、镲子、唢呐等。黑山皮影戏经典剧目有《五锋会》、《青云剑》、《锁阳关》等,其中《锁阳关》中樊梨花给薛丁山喂药的片段,唱腔丰富,极富感染力。$$兴致勃勃的马老先生说得起劲儿,即兴舞动起影人,口中连唱带“伴奏”;后来,老先生干脆吩咐子女们支起影幕,和三儿子也是他的徒弟马国玉给记者演出了一辙《锁阳关》片断,那神情就叫一个“幸福”。$$拯救黑山皮影$$随着时间的推移,黑山皮影戏的道具有的在自然老化,有的在民间流失,有的被文物贩子廉价收购,现存只有一部残破的影箱和影卷、乐器若干。$$这些年,受经济大潮和现代影视艺术的冲击,加上优秀的皮影艺人相继离世,老艺人年事已高,第五代传人年龄均在50岁以上,其技艺已大不如前,而且传承后继无人,黑山皮影戏面临着失传的窘境。$$不过,记者在采访中欣喜地了解到,保护皮影戏已经引起黑山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黑山县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制定了相应的保护计划,形成了有利的保护氛围和有效的保护机制。$$黑山县为此成立工作组,对黑山皮影戏的影人、传统剧目唱本、各类有关书籍、各种乐器以及工具等进行全面搜集;能征集实物的征集实物,征集实物有困难的进行摄像、拍照或复印,再分类整理,归库立档;对艺人特别是老艺人个别访谈,全面记录其口碑资料,重点是老艺人的艺术特点和师承关系、行艺经历、演艺经验及体会、基本特色;邀请有关专家和研究人员举办皮影戏研讨会,发掘黑山皮影戏艺术的文化内涵,提升其学术品位。此外,黑山县还对有一定艺术造诣的老艺人和年轻一代继承较好的传承者给予荣誉、培训和经费方面的保护,促其提高技艺;在全县范围内招集皮影戏爱好者,进行专业培训,以将黑山皮影戏传承发展下去,给与动态的持续性保护。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萍乡傩文化专题片获大奖 年份:2020
- 2、萍乡傩面具成功申遗引“户主”之争(图) 年份:2020
- 3、萍乡傩舞、春锣亮相佛山北帝诞庙会 作者:,罗德梅,雍,韬,文,怡 年份:2020
- 4、我市发现清代重修傩庙古碑 对研究萍乡傩庙等有重要史学价值 作者:彭维 年份:2020
- 5、傩面油画展 年份:2020
- 6、广西傩面舞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