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中兴手机大打“秋收起义”

中兴手机大打“秋收起义”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中兴手机大打“秋收起义”

【作者】 郭冬颖

【简介】几乎没人预料到国产手机的冬天会来得如此之快:其蓬勃的发展就像行将结束的电影一样,刚刚经历了高潮马上就要直面残酷的“剧终”。$$市场缩水国产手机“阵痛”变“长痛”?$$根据市场资料显示,5年前,国际三大手机巨头霸占着中国手机市场95%的份额,而2001到2002年国产手机开始提速发展,市场份额从15%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591

【正文】

几乎没人预料到国产手机的冬天会来得如此之快:其蓬勃的发展就像行将结束的电影一样,刚刚经历了高潮马上就要直面残酷的“剧终”。$$市场缩水国产手机“阵痛”变“长痛”?$$根据市场资料显示,5年前,国际三大手机巨头霸占着中国手机市场95%的份额,而2001到2002年国产手机开始提速发展,市场份额从15%跨越到30%,而2003年则成为国产手机大显身手、“大打翻身仗”的一年,各种调查资料显示其占有率超过50%。然而,风云莫测的2004上半年曾经号令天下的几大手机上市企业几乎全军覆没、业绩迅速下滑:根据上半年财报显示,波导主营业务利润7.95亿元,同比下降14.05%;夏新主营业务利润6.52亿元,同比下降48.24%;TCL的销量和销售收入同比分别下降6.8%和30%;科健净利润同比下滑了46.12%,库存达到6.85亿元人民币;除了中兴等少数厂商之外,几乎全线后退。$$从去年开始,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国际巨头在销售渠道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已经介入省级渠道和各大卖场,并“照猫画虎”开始大打价格战。面对国际巨头的“反攻倒算”,国产手机赖以生存的渠道、价格两大利器竟然几乎同时失灵!与此同时,多数国产手机自主研发能力缺乏、尤其是技术与人才积累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浮出水面”,并迅速成为致命伤。$$今年国产手机市场的缩水被某些厂商视为“阵痛”,但是我们从行业分析所得到的结果却并不乐观,从整体上看,国产手机倘若能在技术上逐步觉醒,将来还有望实现“祸兮福所倚”,否则技术缺失将成为大多数厂商的“长痛”。$$中兴技术、市场齐头并进$$9月29日,中兴GSM手机零售实现新的突破,日销量首次突破7000部大关,从而登上了新的台阶。根据最新市场统计数据显示,中兴GSM手机9月销量已经“悄悄地”挺进国产前5名,9月产量突破30万部。$$其实,这一成绩早有征兆:中兴通讯公布的2004年中报显示,中兴通讯2004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7.74亿元,净利润5.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0.65%和163.46%,每股收益达到0.641元。中兴CDMA手机超越摩托罗拉,并已跻身国内CDMA手机市场占有率前三位。$$技术一直是中兴通讯的强项,作为国内第一家通过FTA测试的国产手机厂商、第一款实现商用的国产全中文双频手机、世界第一款机卡分离的CDMA手机的厂商,2004年中兴手机研发队伍继续得到扩充且实现进一步整合。由于中兴手机已经掌握了除部分核心芯片开发之外的所有其他手机核心技术,其世界级水准使它彻底避免了多数国内厂商所面临的技术瓶颈。$$在统一布局下,中兴推出渠道促销———“火箭计划”:7月份,市场部顺利地划分成终端管理部、渠道管理部和品牌管理部,通过管理革新加强市场能力;经过8月和9月两个月的推进,直到9月底全国促销员发展到6000人,实现10月的终端销量超过30万部的销售目标。而随着终端销量突破了7000部大关,其“火箭计划”已经初告成功。$$可见,中兴手机正是通过技术、市场以及内部管理的全面协调发展来解答国产手机发展难题的。作为当前全球惟一一家在GSM、CDMA、PHS(小灵通)三大领域同时提供全套通讯解决方案的通讯专家,中兴手机绝对不仅仅满足于技术上的“一枝独秀”,更要实现市场上的全面领先。志存高远,中兴GSM手机2005年冲进国内前三名的目标也进一步浮现出来。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