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也谈《毛主席去安源》发行缘由

也谈《毛主席去安源》发行缘由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9

【类型】报纸

【篇名】也谈《毛主席去安源》发行缘由

【作者】 刘方宣

【简介】魏裕民先生《〈毛全席去 安源〉邮票发行缘由》一文 (以下简称“魏文”,发表于 2004年第83期《中国集邮 报》),在引述了一些相关资 料和文件之后,认为“江青似 不大可能选定《毛主席去安 源》油画作为邮票图案”。笔 者对此有不同看法。$$ 首先,依据“魏文”引用 的资料和文件分析一下。当 时军管人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299

【正文】

魏裕民先生《〈毛全席去 安源〉邮票发行缘由》一文 (以下简称“魏文”,发表于 2004年第83期《中国集邮 报》),在引述了一些相关资 料和文件之后,认为“江青似 不大可能选定《毛主席去安 源》油画作为邮票图案”。笔 者对此有不同看法。$$ 首先,依据“魏文”引用 的资料和文件分析一下。当 时军管人员向孙传哲先生布 置任务时明确告知:“江青同 志已选定这幅画作为邮票图 案”。这一当事人的直接记 述,应当作为重要依据。何况 当时江青正处于炙手可热之 时,如果不是确实如军管人 员所说,谁敢“假传圣旨”?至 于邮电部门的文件中,不直 接提及“这套邮票是由江青 选定题材或批示发行”,有过 国家机关工作经验的人都知 道,公文的拟定很审慎,不宜 直白表达的事情往往略去或 变换表达方式。江青愿不愿 意广泛传播她直接 插手了《毛主席去安 源》邮票发行的事 实,即很难捉摸。所 以行文时变换一种 方式,以赞颂江青对 原画创作的关怀来 作表达,就比较圆 通。进一步说,这套 邮票是上面下达的任务,在邮票发行局 向邮政总局作请示报告时,不过是例行 程序,焉能将上级部署的缘由再说出 来?请示报告中不提江青的指示,才合 乎行文常理。所以,单从文件字面上不 见“江青指示发行”字样,就否定孙传哲 的记述,论据是不足的。$$ 其次,江青对《毛主席去安源》油画 的异常重视,是她要求发行同图邮票的 重要佐证。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在其《我 负丹青》一书中有如下记述:“当时(按: 指‘文革’中)作画是不许署名的,因江青 说过,农民种地,工人制产品都不署名, 作幅画还署名。……作品署名的事也有 一特殊例外,那就是《毛主席去安源》,那 作者是王为政的同班同学(王为政是《炮 打司令部》绘画作者),刘成华。本来照例 也没有署名。江青痛恨有一幅出名的油 画《刘少奇在安源》,是侯一民所作,今出 现《毛主席去安源》,如获至宝,便大加赞 扬,大量宣传,并破例要标明作者,以示 真实。解放军画报社仓促间打听作者是 谁,打电话到工艺美院,电话中将刘成华 误为刘春华,成万上亿的刘春华印刷品 发到了全国、域外,刘成华从此改造成了 刘春华了。”正是由于江青的特殊青睐, 《毛主席去安源》的画幅一时间几乎家家 悬挂,处于与毛泽东标准像同等重要的 位置。由此可见,江青要将此幅画引入方 寸,并且要成亿枚的印刷,以进一步扩大 宣传,就是顺理成章之举了。$$ 《毛主席去安源》邮票的发行,正是 由于飞扬拔扈的江青介入,一时间才有 了种种特殊待遇,如除了曾一度计划发 行上亿枚之外,还有原图作者的姓名(稍 晚发行的文19《革命青年的榜样》邮票, 也是绘画作原图,却只知作者笔名是“逸 中”),一度用于邮寄时免于盖销(以致造 成一枚票被反复使用的怪现象)。$$ “魏文”中还以江青在一次宣传工作 会议上“声色俱厉地指责在邮票上印制 毛泽东像是对‘毛主席最大的不忠’”的 例子,作为她不大可能选定《毛主席去安 源》油画作邮票原图的论据,这就更缺乏 说服力。江青出尔反尔、口是心非、两面 三刀的事例多着哩!前引吴冠中先生关 于绘画作品署名之事,不就是江青出尔 反尔之一例吗?再说,江青既已发过话, 不经过她首肯,谁敢出毛泽东邮票?何况 宣传《毛主席去安源》不仅是正面宣扬毛 泽东革命形象,而且是为了贬低、否定刘 少奇在安源工运中的重要作用,为打倒 刘少奇制造舆论的(“文革”前,一般只知 道刘少奇、李立三等在1922年组织了安 源工人的罢工斗争)。这也就是江青插手 《毛主席去安源》邮票发行的重要政治目 的,也是发行此邮票的根本缘由。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