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再谈《毛主席去安源》发行缘由

再谈《毛主席去安源》发行缘由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12

【类型】报纸

【篇名】再谈《毛主席去安源》发行缘由

【作者】 魏裕民

【简介】看了刘方宣先生的《也谈〈毛主席去安源〉发行缘由》(载《中国集 邮报》2005年第9期,以下简称“刘文”),对拙文《〈毛主席去安源〉邮 票发行缘由》提出不同看法。事情涉及到邮票发行史实,也关系到《中 国邮票史》第八卷的可信性,笔者认为进一步讨论很有必要。$$ 首先,拙文引述孙传哲先生在《情系方寸──我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299

【正文】

看了刘方宣先生的《也谈〈毛主席去安源〉发行缘由》(载《中国集 邮报》2005年第9期,以下简称“刘文”),对拙文《〈毛主席去安源〉邮 票发行缘由》提出不同看法。事情涉及到邮票发行史实,也关系到《中 国邮票史》第八卷的可信性,笔者认为进一步讨论很有必要。$$ 首先,拙文引述孙传哲先生在《情系方寸──我的邮票设计 道路》一文中关下于《毛主席去安源》邮票设计缘由的一段话,观点 是很明确的,就是不同意“江青同志已决定选定这幅画作为邮票 图案”的说法,当然也不认为军管人员向他交代江青“指示”的 话是事实。笔者在撰写《中国邮票史》第八卷时,曾向当年邮电部 军管会生产指挥部负责人询问过这个问题,他说“不知有此事”, 并说如果江青对邮票发行工作有“指示”,他们不会不知道。同一 时期在邮电部军管会生产指挥部参加工作的邮电部一些领导和 邮票发行业务人员,对在当时来说如此不同寻常的“大事”,也都 从来没有讲过什么情况。江青当时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如果对邮政、对邮 票工作有什么“指示”,一般来说当时会大肆宣扬;即使当时为了“保密”而未 公开,那么粉碎“四人帮”以后,也会揭露出来加以批判。但查邮政史、集邮史 等典籍,均无记载。孙传哲先生是这套邮票的重要当事人,但不是惟一当事 人,不能以一个人的说法作为肯定论证的重要依据。尊重和相信名人是一回 事,但也应实事求是。$$ “刘文”为了确立孙传哲先生说法作为“重要证据”的地位,对有关发行 文件上为什么没有写明江青的“指示”作了解释。笔者不是“有过国家机关 工作经验”的人,但也懂得行文“是很审慎的”。孙先生在书中所说“军管人 员”不知是何许人,从语气上看似乎不是高层人员向他“面授机宜”。这就令 人不解,连设计者都可以挑明交代的事,为什么不能写到邮电部内部或下 发文件上?以揣度江青“愿不愿意广泛传播她直接插手《毛主席去安源》邮 票发行事宜”,作为文件不写明江青“指示”的理由,似乎说服力也不是很 强。笔者认为,如果江青“指示”发行此套邮票,而邮电部军管会却避而不 提,倒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再说江青如有此举,在当时来说完全是“革命 行动”,有何不能公开之理?$$ 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江青和林彪一伙“万岁不离口,语录不离手”,千方 百计制造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而当毛泽东多次批评对外、对内宣传工作上的 错误、中共中央在1968年5至7月连续发出相关文件后,江青不可能不变换 手法,此时再积极主张并决定在邮票上印毛主席像,无异于和毛主席、党中央 的指示发出不和谐的音符。即便江青“天马行空,我行我素”,仍然指示邮电部 军管会发行毛主席像邮票,那么这套发行于1968年8月1日的《毛主席去安 源》邮票,在其后不久,即1968年9月27日的中央宣传工作会议上,江青就在 大庭广众面前,斥责邮电部发行毛主席像邮票是对毛主席最大的不忠,把这也 说成是江青“出尔反尔”,似乎也勉强了一点。$$ 那么,《毛主席去安源》邮票的选题到底是怎样选定的呢?笔者的《“文” 字邮票漫谈》系列文章是对《中国邮票史》第八卷的补充,主要讲一些第八卷 “背后的故事”,对此问题并未展开。实际上“第八卷”讲的很清楚。文12《毛主 席去安源(油画)》邮票同大多数“文”字邮票一样,都是跟形势、赶浪头的产物,1967年8月《毛 主席去安源》油画展出以后,很快受到江青的赞扬,一时“文化大革命开出了灿烂之花”等言论 见诸报端,这幅油画也大量翻印,随报刊发送。在这种情况下,邮票发行局于1968年7月10 日向邮政总局并转邮电部军管会生产指挥部写出报告,说:“为了更好地宣传这一伟大胜利, 我们拟发行油画《毛主席去安源》邮票一套”,后来得到了邮电部军管会的批准。如果像“刘 文”说的那样,报告有意隐去了江青“指示”的话,这里还能用这个“拟”字吗?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