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去安源》展示伟人的青春激情
【类型】报纸
【篇名】《毛泽东去安源》展示伟人的青春激情
【作者】 丁洁
【简介】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之 际,一部讲述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 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辈无 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 罢工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电影《毛 泽东去安源》即将在全国公映。12月 9日,人民日报文艺部、光明日报文 艺部和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在北京 联合举办了《毛泽东去安源》观摩座 谈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641
【正文】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之 际,一部讲述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 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辈无 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 罢工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电影《毛 泽东去安源》即将在全国公映。12月 9日,人民日报文艺部、光明日报文 艺部和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在北京 联合举办了《毛泽东去安源》观摩座 谈会,李京盛、张丕民、李准、郭运德、 杜高、黄会林等有关部门领导及影视 评论家对该片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创 作中,对毛泽东这一艺术形象的塑 造不乏成功的先例。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史料的丰富和相关研究的深 入,这位中国人民心目中的伟人的 银幕形象也愈加焕发出丰满鲜活、 生动感人的艺术魅力。如《长 征》、《日出东方》、《毛泽东在 1925》等近两年推出的关涉毛泽 东艺术形象的影视作品,不仅凝 注了影视创作者们对伟人的热爱 之情,而且在艺术表现上更注重 开掘新视角、拓展创作思路。在这 样的创作背景下拍摄《毛泽东去 安源》,其创作难度可想而知。$$ 但令专家们感到欣喜的是, 影片《毛泽东去安源》以史实为 依托,在力求准确传达主题的同 时,全片又洋溢着一股蓬勃朝气 与青春激情,使潇洒睿智、英气勃 发的青年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 等人物形象跃然而出,较好地再 现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这段中 共党史上最富青春朝气的灿烂篇 章。专家们认为,《毛泽东去安 源》从题材来看是一个老题材; 从情节来看,不能脱离史实;从画 面来看,煤矿的环境也缺乏观赏 性。但难能可贵的是,该片导演康 健民及其他主创人员却能够在面临 的种种不利因素中开掘人物性格中 的亮点,着力刻画领袖人物在青年 时代的青春激情、潇洒才智。如毛泽 东与李立三在林公馆即兴呈文、展 露才情,刘少奇与路矿当局据理力 争、唇枪舌剑,毛泽东与赵恒惕谈判 时斗智斗勇、毫无惧色等情节的设 置,无不发散出一股激越昂扬的青 春朝气,这种艺术想象的基调与毛 泽东等人当时的年龄、身份以及建 党初期的革命激情互为映衬,使影 片自始至终鼓荡着一股英气、豪气、 正气。影片把宏阔深沉的历史氛围 与激越昂扬的时代节奏结合起来, 为当代观众更深入地理解那段重要 史实进行了恰当的艺术铺垫。$$ 与会专家认为,摒弃高大全式 的人物刻画,在革命领袖的形象塑 造上体现更多的平民意识和人文关 怀,也是这部影片的优长之一。专家 们在影片观摩时,对毛泽东和矿工 一起在萍水河畔冲洗煤灰、毛泽东 将为人父时与杨开慧的恩爱与喜 悦、罢工行动即将开始时毛泽东等 三人情绪略显紧张等几处情节颇为 称道,认为这些细节能够从当代人 的视角对历史人物进行艺术解读, 不仅使影片张弛有度、生动逼真、合 乎情理,而且具有浓郁的平民色彩, 表现了伟人作为平凡人的一个侧 面,符合领袖人物所处的历史环境 和人生境遇。在阐释安源罢工的主 题“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时, 影片并没有简单机械地将其等同于 阶级斗争的主题,而是通过毛泽东 等人与矿工们真诚交流等细节告诉 今天的观众,80多年前,年轻的共产 党人就已经非常重视生存的权利、 生活的价值、生命的尊严,使得这部 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呈现出人文关怀 的时代感。$$ 宏大叙事与细节刻画相结合的 艺术表现手法,也使影片获得了专 家的更多认同。如矿井发生瓦斯爆 炸时数千人奔逃、罢工开始后游行 示威队伍浩浩荡荡等几个大场面凸 现了影片的磅礴气势;而毛泽东脱 下长衫奋笔疾书“冤啊”两个大字, 罢工前毛泽东为即将出生的儿子取 名“岸英”、即为上岸的英雄,以及 杨开慧分娩等几个细节的穿插,则 使影片的叙事节奏显得疏密有致、 大开大阖。影片中还根据情节的需 要适时推出了几段民歌曲调,使整 部作品的视听效果更丰富,艺术表 现更多元。王霙、郭连文、彭博、阮丹 宁等演员的表演也获得了专家好 评。$$ 随着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纪念 活动的展开,《毛泽东去安源》将把 人们带回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目光转向安源路矿 年份:2020
- 2、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3、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4、历史性·革命性·艺术性 作者:吴诗中,黄仂, 年份:2020
- 5、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
- 6、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