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地方名人>文献资料>报纸>  两岸同胞共建家乡村小

两岸同胞共建家乡村小

日期:2020.08.11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两岸同胞共建家乡村小

【作者】 李得才曾刚余义勇

【简介】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近日,在宜宾县商州镇回龙小学原危房地址上,一座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 来到两河村,一眼就看见回龙小学蓝白相间的教学楼。沿着200米水泥道走进校园,只见花草树木郁郁葱葱,操场上欢声笑语。听村民们说,这个学校原来破旧不堪,校舍全都属于D级危房,是一位台湾同胞率先为家乡学校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1214

【正文】

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近日,在宜宾县商州镇回龙小学原危房地址上,一座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 来到两河村,一眼就看见回龙小学蓝白相间的教学楼。沿着200米水泥道走进校园,只见花草树木郁郁葱葱,操场上欢声笑语。听村民们说,这个学校原来破旧不堪,校舍全都属于D级危房,是一位台湾同胞率先为家乡学校捐资,引来两河村村民的积极响应,并在上级的支持下建起了一座新学校。$$ 据介绍,捐资的台湾同胞叫戴华义,祖籍两河村,离开大陆到台湾定居已有50多年。今年8月,戴华义多方查询,得知了两河村的电话。他打电话告诉村支书说,虽然离开家乡几十年了,但思乡之情更浓,他在台湾的生活并不富裕,但愿意拿出自己的部分养老金捐献给家乡,用于兴建学校。不久,戴华义老人便寄来了钱款。$$ 台胞戴华义老人捐资建校的消息不胫而走,村民们和两河村在外工作的人员都深受感动,纷纷自发为改建学校捐款。县教育局得知戴华义老人和村民们捐资建校的事迹后,决定重点支持回龙小学的危房改造。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座崭新的学校迅速建成,回龙小学的孩子们终于告别了破旧的教室,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 在回龙小学校门旁的公德牌匾上镌刻着:戴华义,1148美元;两河村民,14000元;两河村在外工作人员……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