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地方名人>文献资料>报纸>  张国焘的悲剧人生

张国焘的悲剧人生

日期:2020.08.11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张国焘的悲剧人生

【作者】 陈旭

【简介】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在中国 共产党的史册里,张国焘是一个 前后反差很大的特殊历史人物。 《张国焘传》(姚金果、苏杭 著,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一 书,真实地记载了张国焘跌宕起 伏的悲剧人生。这部46万字的人 物传记,是一部启迪灵魂、教育 后人的人生教科书.也是国内当 前张国焘研究的最新专著。$$ 张国焘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1306

【正文】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在中国 共产党的史册里,张国焘是一个 前后反差很大的特殊历史人物。 《张国焘传》(姚金果、苏杭 著,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一 书,真实地记载了张国焘跌宕起 伏的悲剧人生。这部46万字的人 物传记,是一部启迪灵魂、教育 后人的人生教科书.也是国内当 前张国焘研究的最新专著。$$ 张国焘(1897-1979),江 西萍乡人,早年求学于北京大 学,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在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次 代表大会上,他被推为大会主持 人。此后至1927年,他一直是中 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大 革命失败后的十年内战中,张国 焘先后在鄂豫皖和川陕革命根据 地创建了辉煌的业绩,但也犯了 肃反扩大化的严重错误。其最严 重的错误是在红军最为艰难的长 征时期,宣布另立“中央”,与 中共中央分庭抗礼。基于这些错 误,他在延安受到批判。从此, 张国焘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1938年4月,他背叛革命,投向 国民党。张国焘的前半生与中国 共产党同生死,曾两次被北洋军 阀逮捕;数次受到中共中央处 分;三次去莫斯科,是中共领导 人中惟一获得列宁亲自接见殊荣 的人;他的后半生却与蒋介石国 民党共命运,曾为反共尽心竭 力,然而最终又遭遗弃,不得已 漂泊异乡。晚年曾向美国提供中 共领导人情报,并撰写《我的回 忆》,歪曲党的历史,为自己错 误辩护,所得报酬却仅能填饱全 家之饥腹。最终在82岁高龄时, 贫病交加,客死他乡,结束了自 己悲剧性的一生。$$ 为张国焘这样履历复杂、身 份特殊的历史人物立传,难度颇 大。该书在收集大量档案、历史 文献以及资料的基础上,吸收了党 史研究的最新成果,秉笔直书,对 传主的千秋功罪客观记述,不掩 功,不饰过,用历史事实说话。这 是该书一个突出的特点。$$ 作为官绅子弟,在上学期间,中 国政治和外交形势的一系列变化,对 张国焘产生了重大影响,他自称: “‘追求科学知识’和‘热心于国 事’两种愿望在我内心发生了冲 突;后者占了优势,终于成为一个 狂热的爱国者。”对此,传记作者 写道:“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张国 焘对自己当时思想状况的评价显然 过高……从张国焘当时的认识水平 和思想基础而言,只能说已萌发了爱 国之心,还不能说已成为‘一个狂热 的爱国者’。”当然,书中也肯定了张 国焘早期的一些工作。譬如,在中共 一大前,张国焘对工人运动已经形成 了自己较为明确的观点,对中国共 产党的历史使命也有了比较明确的 认识。这一点,通过他在党的一大 上汇报工作时长达6000余字的发言 稿就能反映出来。又如,在反六路 围攻的战斗过程中,张国焘的决策 才能充分显示出来了。$$ 该书指出:“张国焘给中国共 产党带来的最令人痛心的重大损失 是他所主持的肃反。”他在河南省 光山白雀园地区主持的“肃清四军 中之反革命及整顿四军”的白雀园 “大肃反”,捕捉了大批的红军干部和 战士,搞到了风声鹤唳的程度。仅在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烈士名 录》内,所载的团以上干部由于受肃 反扩大化之害而牺牲的就有75人,其 中在白雀园被害者27人。至于川陕再 肃反中所杀的人,有资料统计:被杀 掉的干部群众约两万余人。$$ 当然,该书也有一些不足之 处。窃以为作为个人传记,应以传 主本人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为 主线,其他人物和时代背景为辅 线,详略要得当。而本书对党史和 相关的背景交待过详。这样行文,使 全书不够精练。另外或许因作者是党 史研究者的缘故吧,作为传记,缺乏 文学性,史书性过强,就显得有欠生 动。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