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地方名人>文献资料>报纸>  迎接“新教育风暴”

迎接“新教育风暴”

日期:2020.08.11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迎接“新教育风暴”

【作者】 柳斌

【简介】王宏甲用很长的时间,跑了全国 东南西北很多地方,做了很多调查研 究,他以一个作家的眼光,以一种新 的视野来审视我们国家的教育现象。 这本书,能够把目前国内外这20多 年的教育过程,在教育改革当中遇到 的一些主要的问题,包括教育思想的 问题、教育体制的问题,教育方法的 问题,以及一些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改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0208

【正文】

王宏甲用很长的时间,跑了全国 东南西北很多地方,做了很多调查研 究,他以一个作家的眼光,以一种新 的视野来审视我们国家的教育现象。 这本书,能够把目前国内外这20多 年的教育过程,在教育改革当中遇到 的一些主要的问题,包括教育思想的 问题、教育体制的问题,教育方法的 问题,以及一些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改 革旧的教育体制的一些事迹,用文学 的笔展现出来,非常宝贵。$$ 讲到教育,各种意见都有。尽管 我们的教育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 但应该看到,这20年来,教育改革 的步伐一直是在前进的。著名科学 家杨振宁曾经说过,中国的教育, 尤其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它的知识 基础打得非常扎实。他认为,20年 迅速普及义务教育使得13亿人口的 文化程度能够从80年代的平均4.3 年,提高到现在的平均8年多,这 是非常了不起的,是支撑中国现代 化的基础。高等教育也培养了数以 百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1985年, 大学本科和专科招生总数是30多万, 而现在,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一 年就30多万。$$ 1985年前后高等教育的毛入学 率是3%,现在已经增长到17%。数 量在高速发展。现在和过去相比是不 能同日而语的。但是,我们也要看 到,中国教育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如 应试教育的倾向与体制,仍然束缚着 中小学师生的思想和手脚,产生了种 种不良后果。$$ 现在很多人可能都会感觉到巨大 的压力,那么这个压力来自何方, 值得大家深入地思考。它是一种社 会的压力,应试教育表现在教育上, 根子在社会。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 巨大的待业群休,尖锐的就业竞争 和择岗竞争集结到一个焦点上,那 就是文凭争夺大战,那就是考试竞 争。正是惟文凭主义、惟学历论的 劳动制度和人事制度,把数以亿计 的中小学生甚至把整个教育体制逼 进了应试胡同。$$ 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的事业, 所以教育离不开道德、智慧和情感。 如果把教育过程变成一个单纯的应付 考试的过程,那么教育就可能离开道 德、智慧、情感。这就是我们一定要 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因。王宏甲同志这 本书之所以写得好,那就是他发现并 歌颂了许多有识之士,许多在教改第 一线的教师站出来,敢于面对旧的教 育思想,旧的教育体制,挺身而出, 跨出了教育改革的坚强步伐。王宏甲 同志以满腔的热情歌颂这种改革,而 且他已经意识到了这种改革会形成一 种暴风骤雨之势,所以他的书的标题 是《中国新教育风暴》。$$ 应试体制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在 知识积累方面下工夫,以死记硬背为 手段,去对付一套高难度的考试题, 获得高分。爱因斯坦早就指出过,如 果让对知识的积累淹没了对问题探求 的渴望,这样的教育能说是有智慧的 教育吗?我们的教育工作现在正是应 当去领会现代物理学之父爱因斯坦的 忠告的时候了。我想,王宏甲同志这 书也许能起到这样作用的,他就是要 提醒大家思考这个问题。$$ 高考制度虽然存在着不少弊端, 但它的公正性、公平性,大家还是拥 护的。因此要改革这种制度就很难。 然而我们不能够因为没有一个十全十 美的新体制来代替旧体制我们就不 改。改革从不完善到完善要有一个过 程,要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所 以我们应该举起双手欢迎《中国新教 育风暴》。现在我们不是说要推进素 质教育吗?素质教育迟早会显示出比 应试教育更优越的一面。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