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根竹竿表尽喜怒哀乐一双巧手调动千军万马 海宁皮影戏受追捧
【类型】报纸
【篇名】两根竹竿表尽喜怒哀乐一双巧手调动千军万马 海宁皮影戏受追捧
【简介】 ■记者 王杭徽 海宁市委报道组 李迪刚 两根竹竿表尽喜怒哀乐,一双巧手调动千军万马。节日的海宁盐官镇和皮革城内游人如织,在赏景和购物之余,欣赏一场海宁皮影戏演出,成为不少游客的选择,而一些小孩子更是被栩栩如生的皮影戏所吸引,久久不愿离开。 昨天上午,一走进位于海宁盐官镇的江南民俗风情馆,铿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109
【正文】
■记者 王杭徽 海宁市委报道组 李迪刚
两根竹竿表尽喜怒哀乐,一双巧手调动千军万马。节日的海宁盐官镇和皮革城内游人如织,在赏景和购物之余,欣赏一场海宁皮影戏演出,成为不少游客的选择,而一些小孩子更是被栩栩如生的皮影戏所吸引,久久不愿离开。
昨天上午,一走进位于海宁盐官镇的江南民俗风情馆,铿锵的锣鼓声就传了出来。在民俗馆的中厅,摆放着七八排长条凳,几名操不同口音的外地游客正在兴致勃勃地看演出。幕布上,身着虎皮、手拿金箍棒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和4个龙王激战正酣。只见孙大圣把金箍棒耍得上下翻飞,伴随着锣鼓声,不一会儿就将龙王们打倒在地。虽然不一定听得懂戏曲的唱腔,但栩栩如生的皮影戏已经让台下的观众发出阵阵叫好之声。
“这是在演《闹龙宫》,也算是我们的经典剧目之一了,2009年的时候,这个戏还参加了电影《叶问前传》的拍摄。”在皮影老艺人苏雪其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演出的后台,只见3名年轻的皮影艺人正在熟练地操作着皮影,幕布上神通广大的孙大圣正是在他们的“指挥”下,变得活灵活现。一场十多分钟的节目下来,几名女艺人的头上已经微微冒出了细汗,苏雪其告诉记者,正在演出的是《闹龙宫》的第五场戏,因为这场戏里的武打动作比较多,艺人操作时特别累,也因为如此,这出戏更加精彩。“当时拍电影选择这场戏,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海宁的皮影戏相传源于南宋,至今已有近900年的历史。当时,随着宋室南迁,皮影艺人纷纷南下,使北方技艺与南方文化融合,形成独具一格的江南皮影戏。苏雪其说,海宁皮影戏最有特点的地方有两个:一是皮影戏影偶造型别致,制作精美,“重彩绘,少雕镂,单线平涂,具有江南水乡的鲜明风格。”二是皮影戏的唱腔古老优美,“有乱弹(弋阳腔)、长腔(海盐腔)两大部分,既高昂粗放,又优美抒情,是江南皮影戏的典型代表。”
虽然能够看得懂演出的内容,但是10岁的北京小观众乐乐在接受采访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们的颜色很好看,很生动,但是那个音乐太吵了,他们说的话、唱的东西我都听不懂。”和乐乐一样,不少观众在欣赏完一场皮影戏后,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感受。
对于观众的意见,乐手出身的苏雪其表情沉重地说,现在他们演出的皮影戏,在配乐这一块上,确实还需要改进,“我们以前参加过比赛交流,河北唐山那边的皮影戏,配乐这一块就要好很多。”而对于听不懂的问题,苏雪其老人笑着说,如果唱了普通话,可能就不叫海宁皮影戏了。
时代在进步,皮影戏也在改革中进步,苏雪其老人告诉我们,在他们的节目中,像《龟与鹤》、《半夜鸡叫》等剧目很新颖、灵活、易懂,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今后,这样的剧目肯定还会更多,孩子们喜欢了,皮影戏的未来就更有希望了。”他说。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萍乡傩文化专题片获大奖 年份:2020
- 2、萍乡傩面具成功申遗引“户主”之争(图) 年份:2020
- 3、萍乡傩舞、春锣亮相佛山北帝诞庙会 作者:,罗德梅,雍,韬,文,怡 年份:2020
- 4、我市发现清代重修傩庙古碑 对研究萍乡傩庙等有重要史学价值 作者:彭维 年份:2020
- 5、傩面油画展 年份:2020
- 6、广西傩面舞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