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写作 悲壮之美 ——序李罗斌小小说集《皮影戏》
【类型】报纸
【篇名】读书与写作 悲壮之美 ——序李罗斌小小说集《皮影戏》
【简介】与李罗斌见过两次面,最近一次见面是今年秋季在东莞召开小小说笔会。由于时间仓促,没有深谈,只知他是个体户,平时喜欢舞文弄墨。自2007年开始小小说写作,现已在《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和《小小说月刊》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80余篇,多篇还被《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转载。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对一个业余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888
【正文】
与李罗斌见过两次面,最近一次见面是今年秋季在东莞召开小小说笔会。由于时间仓促,没有深谈,只知他是个体户,平时喜欢舞文弄墨。自2007年开始小小说写作,现已在《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和《小小说月刊》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80余篇,多篇还被《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转载。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对一个业余作者来说,实属不易。前不久,当李罗斌要我为他即将出版的小小说集《皮影戏》说上几句话时,我便欣然答应了。
我不知道李罗斌的写作材料是源于生活经验,还是靠的想象力。但不管是哪一种,都标示出李罗斌在选材上是自由和广泛的。从历史到现实,从农村到都市,他碰到什么就写什么,不刻意,也不强求。不过,我的一个感觉,李罗斌最擅长的应该是农村题材。读这类作品的时候,我不仅能感受到他恣肆的激情,而且还能隐隐约约地看到他那张朴素、诚恳的脸。
李罗斌从事写作小小说才两三年,现在就结集出版小小说集,多少显得有些焦急。但客观地说,这本集子中的不少作品,如《那年那月那座山》、《醉贼》、《麻三请客》、《秤王》等还是不错的,《那年那月那座山》和《醉贼》在发表后被收进多种小小说选本。但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皮影戏》、《狗王》、《砚人两题》、《一只断了尾巴的黄狗》等作品。这些作品无论是从语言、叙述抑或思想内涵上都达到了小小说佳作的标准,并且这些作品在风格上趋向一致,那就是:悲壮之美。
《皮影戏》写的是一个农村皮影艺人牛六子的故事。二十年前,牛六子刚学会皮影戏为村里人演出时,因手忙脚乱,结果冷了场。二十年后,拜师学艺归来的牛六子为了改变村人对自己的成见,在村里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皮影戏演出。村人看戏如醉如痴,目瞪口呆。倘若故事到这里结束,采取大团圆的方式结尾,未尝不是一篇好的小小说。但作者并未就此打住,他把情节继续向前推进。由于牛六子演唱的是《孟姜女》,他在角色的极度悲痛中,自己竟也气绝身亡。
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部分毁灭给人看。作为一个才华出众的皮影艺人,牛六子在他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却死掉了,这是多么大的人生悲剧啊。但牛六子融现实和艺术为一体,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又是何其的壮烈。它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我相信,读者也会为之震撼的。
与《皮影戏》一样,《狗王》等其它几篇作品也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抗日时期,为了把一份重要军事情报送给八路军,狗王把情报吞下,然后自杀身亡(《狗王》);面对威武的豹子,黄狗在被咬得皮开肉绽之时,仍顽强与之搏斗,直至死亡(《一只断了尾巴的黄狗》);砚癫为雕刻《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砚成,吐血而卒(《砚癫》)。从以上可看出,人或物的死亡,是李罗斌在小小说写作中常使用的结尾方式。他往往通过此种方式,形成作品悲壮的美学风格,带来震撼人心的效果。从以上几篇的效果来看,李罗斌的这种处理是成功的。死亡确实能体现传统的悲剧美学的原则。但作品中人或物的死亡,应遵从事件发展和人物性格的逻辑。倘若一味去追求悲壮的风格而违背应遵从的逻辑,事物往往会走向反面。《柳小草的香水》、《八斗老师》、《哑巴的爱情》等作品就是如此。在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尽管人或物的死仍带给我们以震撼,但我总觉得这是一种被夸大,被扭曲了的行为。这样的死不仅不能让人因美好事物的破碎产生同情之心,带来悲壮的美感,而且让人觉得别扭、好笑。因此,期望李罗斌在对事件和人物的处理时,不要那么机械和极端,要多讲究点技巧。
李罗斌从事小小说写作的时间还很短,就目前他所取得的成绩来看,他肯定会有更广阔的前景。真诚希望李罗斌在小小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作者为著名评论家,第四届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评委,广东小小说作家联谊会会长)雪弟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萍乡傩文化专题片获大奖 年份:2020
- 2、萍乡傩面具成功申遗引“户主”之争(图) 年份:2020
- 3、萍乡傩舞、春锣亮相佛山北帝诞庙会 作者:,罗德梅,雍,韬,文,怡 年份:2020
- 4、我市发现清代重修傩庙古碑 对研究萍乡傩庙等有重要史学价值 作者:彭维 年份:2020
- 5、傩面油画展 年份:2020
- 6、广西傩面舞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