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庆阳香包绣制、西峰唢呐艺术、环县道情皮影戏荣列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庆阳香包绣制、西峰唢呐艺术、环县道情皮影戏荣列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庆阳香包绣制、西峰唢呐艺术、环县道情皮影戏荣列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者】 葛彦洲丁艳

【简介】本报讯在我国第 一个“文化遗产日”即将来临之际,从文化部传 来喜讯,国务院日前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市独具艺术魅力的庆阳 香包绣制、西峰唢呐艺术、环县道情皮影戏荣 列其中。$$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 项,分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 戏剧、曲艺、杂技与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467

【正文】

本报讯在我国第 一个“文化遗产日”即将来临之际,从文化部传 来喜讯,国务院日前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市独具艺术魅力的庆阳 香包绣制、西峰唢呐艺术、环县道情皮影戏荣 列其中。$$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 项,分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 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 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0大类。自2005年6 月开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正式进 入了建立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作名录的实施阶段。通过省上有关专家认定, 我市申报了庆阳香包绣制、西峰唢呐艺术、环 县道情皮影戏、西峰荷花舞、临泾剪纸艺术、庆 阳窑洞民居文化、合水面塑风俗、陇东红色民 歌8个项目,最终申报成功3项。庆阳香包绣 制属美术类,环县道情皮影戏属戏剧类,西峰 唢呐艺术属音乐类。$$ 庆阳香包绣制渊源可追溯到黄帝时期的 卫生风习“薰蒸法”和新石器时代的衣饰文明 和稚拙工艺,其工艺成熟于舜命禹制衮服十二 章的“衣绘而裳服”时期,明清时期最为丰富, 发展至今已成为独具地方特色的品牌技艺,具 有民俗文化承载古人类历史及研究的学术价 值、具有中国古哲学文化对民俗生活渗透的历 史演绎价值、具有中国医学文学的科学实用价 值、具有华夏古民族同化融合的民族学价值、 具有香包刺绣文化内涵与广泛的生活实用价 值。$$ 环县道情皮影戏已有千年历史,经清末 “道情皮影大师”解长春等一代人的改革创新, 使其更加完善。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优美独特的 道情音乐唱腔和精湛的皮影制作及表演上。$$ 西峰唢呐艺术距今有400多年历史,经历 代艺人们不断发展至今,其独特的曲牌音乐体 系、庞大的演奏群众、广泛的民俗应用和浓郁 的地方风格成为我国浩瀚的民族民间音乐中 一个独特的乐种。但目前这一独特乐种还名不 见经传,面临濒危状态,抢救任务迫在眉睫。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