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一把芦苇能成画,鱼皮居然“大鹏展翅”,皮影戏“大闹天宫”——众多“非遗”项目集中亮相大鹏所城

一把芦苇能成画,鱼皮居然“大鹏展翅”,皮影戏“大闹天宫”——众多“非遗”项目集中亮相大鹏所城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一把芦苇能成画,鱼皮居然“大鹏展翅”,皮影戏“大闹天宫”——众多“非遗”项目集中亮相大鹏所城

【作者】 梁伟辉 胡世民 黄文德

【简介】 “大鹏展翅”受到游客关注。本报记者 梁伟辉 摄 游客驻足观看芦苇画创作过程。本报记者 梁伟辉 摄 几根芦苇秆、数束花穗,在作者的“捣鼓”之下,便成了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一件大气的“大鹏展翅”,居然是用鱼皮制作而成;数个人偶正在上演“大闹天宫”的精彩好戏……在第四届深圳市滨海休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774

【正文】

“大鹏展翅”受到游客关注。本报记者 梁伟辉 摄

游客驻足观看芦苇画创作过程。本报记者 梁伟辉 摄

几根芦苇秆、数束花穗,在作者的“捣鼓”之下,便成了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一件大气的“大鹏展翅”,居然是用鱼皮制作而成;数个人偶正在上演“大闹天宫”的精彩好戏……在第四届深圳市滨海休闲旅游节暨大鹏所城文化月活动中,多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大鹏所城惊艳亮相,展现了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的魅力,引得游客流连忘返。其中,芦苇画、鱼皮画和皮影戏更是让人大饱眼福。

芦苇画:绿色艺术品

近日,在大鹏所城粮仓展馆内,工艺师叶女士在游客面前展示了自己的绝活:只见她用几根芦苇秆、数束花穗,一会儿剪,一会儿烫,再贴、润等,十几道工序下来,仅花费二十几分钟,一幅精美的芦苇画便完成了。

叶女士介绍,芦苇画的前身是麦秆画,已有1000多年历史。发展至今,多以芦苇的叶、秆、花穗为原料,不添加任何颜料,是纯天然、纯手工制品,且可长期保存,堪称纯正的“天然艺术画”。

记者看到,游客张小姐和同伴久久地流连在芦苇画前,不愿离去。张小姐表示,她为芦苇画感到惊叹,因为它虽然色泽淡雅朴素,却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和独特的艺术内涵。

鱼皮画:画中“贵族”

在没看到《大鹏展翅》这件作品之前,相信许多人不知道鱼皮也能成为画的原材料。而这件“大鹏展翅”,正是由鱼皮制作而成。

在大鹏所城粮仓鱼皮画展示区内,黑龙江高级工艺美术师李琇兰介绍,鱼皮画源于黑龙江赫哲族,已有2000多年历史。如今,经过当代艺术工作者的加工,鱼皮画有着全新的艺术形式和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鱼皮画是通过对鱼皮的粘贴和镂刻,将鱼皮制作成丰富多彩、造型各异的画,可收藏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不过,鱼皮画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小画一般需要3天左右,大画则长达3个月甚至更久。因此,价格也较为昂贵,少则三五千元,贵则几万元。”李琇兰称,这幅《大鹏展翅》光鱼皮就用了数百张,耗时近半年。

皮影戏:将演绎所城历史

走进大鹏所城内的城隍庙,一幅长6.5米、宽1.7米的白色屏幕上正在上演“大闹天空”,而主角却是“皮影”。由于表演形式独特,“皮影”栩栩如生的表演让游客看得不亦乐乎。

皮影戏组织者、深圳民间艺术活动中心的蔡主任告诉记者,自大鹏所城文化月活动启动以来,皮影戏“大闹天宫”、“梁红玉”等经典剧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此次所使用的全国最大的皮影戏表演屏幕也为游客带来了更佳的视觉效果。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游客除了一饱眼福外,还跑到大屏幕背后参与皮影戏演出,过足了瘾。

蔡主任表示,接下来,剧团还将围绕大鹏所城历史进行创作,将所城历史搬上皮影戏的大屏幕。目前,剧团已在排练以大鹏所城历史名人赖恩爵英雄事迹为背景的大戏《九龙海战》,让游客在欣赏皮影戏的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大鹏所城的历史。

据了解,大鹏所城文化月期间,除了展示国家级“非遗”项目外,主办方还引进了景泰蓝、扇画、剪纸等非遗项目,让广大游客在旅游休闲的同时,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艺术。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