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圣地行第六站:安源 是谁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类型】报纸
【篇名】革命圣地行第六站:安源 是谁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简介】李立三塑像。 刘少奇塑像。 安源煤矿大门内的毛泽东塑像。 1922年9月14日,江西萍乡爆发了安源路矿1.7万名工人参加的大罢工,最终以工人的全胜而结束,并在长时间内,实现了“俱乐部不散,工人待遇不变”,成为当时工人运动的一面旗帜。但到底是谁领导了这次震惊中外的大罢工呢?史学界有的说是“毛泽东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447
【正文】
1922年9月14日,江西萍乡爆发了安源路矿1.7万名工人参加的大罢工,最终以工人的全胜而结束,并在长时间内,实现了“俱乐部不散,工人待遇不变”,成为当时工人运动的一面旗帜。但到底是谁领导了这次震惊中外的大罢工呢?史学界有的说是“毛泽东亲自领导的”,尤其是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发行量在9亿张以上,也让广大人民群众相信了是“毛主席领导”的。但近年来,有很多史学家提出疑问,认为应该是李立三、刘少奇领导的,毛泽东最多只能算是间接领导者或支持者。“商丘工学院杯”京九晚报革命圣地行采访组专程赶到大罢工的发生地安源煤矿,参观了安源路矿大罢工纪念馆,采访了纪念馆的工作人员黄包生和老矿工余炳森,听他们介绍了那段辉煌的历史。
李立三在安源建立第一个党组织
1921年秋,为开展安源工人运动,中共湖南支部书记兼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毛泽东,以湖南第一师范附属小学主事的公开身份到安源考察。他以交朋友的方式和工人谈心,深入矿井工棚了解工人疾苦和受压迫的情形,向工人宣传劳工解放的思想,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12月下旬,毛泽东偕同李立三又一次来到安源,考察安源工人的状况和组织工人团体的条件。
12月底,李立三受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派遣,在安源开办平民学校,开始了组织、发动工人的活动。1922年1月,又创办了安源第一所工人补习学校,将文化教育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逐步唤醒了工人的觉悟。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由8名团员组成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安源支部。1922年2月,李立三、李涤生、朱少连等7人组成了中国产业工人的第一个中共基层组织,也是江西省境内的第一个中共组织——中共安源路矿支部,李立三任书记。5月,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成立,李立三任主任,到同年9月,成员发展到700余人。
毛泽东三进安源 力促工人罢工
1922年7月,汉阳铁厂工人罢工胜利的消息传到安源,安源路矿工人斗争情绪更加高涨。此时,路矿当局勾结地方政府,下令封闭工人俱乐部,激起工人义愤。与此同时,工人要求增加工资,改善待遇,提出罢工问题。
9月初,毛泽东第三次来到安源,同安源中共支部蒋先云、朱少连等研究当时情况,认为罢工时机已经成熟。毛泽东要求做好各项工作,迅速将大多数工人发动组织起来,争取各方面的同情与支持,准备进行义无反顾的斗争。同时,还写信给当时不在安源的李立三,要他立即赶回安源领导斗争。9月11日,奉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之命,刘少奇到达安源,参与领导罢工。
李立三、刘少奇直接领导,罢工获得全胜
1922年9月13日,安源路矿工人罢工指挥部成立,李立三任罢工总指挥,刘少奇任俱乐部全权代表。
经过充分的准备,震惊全国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终于在9月14日爆发,安源路矿工人在“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等战斗口号下,停止了工作,开始了罢工斗争。罢工工人提出要求保障工人政治权利、增加工资、改善工人待遇等17项条件。路矿当局玩弄各种手法破坏罢工,在收买工人领袖、刺杀李立三等阴谋遭到破产后,还电请当地军阀在安源设立戒严司令部,伺机进行武装镇压。
然而,在罢工工人坚强不屈的斗争下,路矿当局被迫与俱乐部谈判。李立三、刘少奇不顾威胁,不受利诱,代表工人与路矿当局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谈判斗争,最终迫使路矿当局接受了工人的要求,于9月18日签订了13条协议,承认俱乐部有代表工人的权利、增加工人工资等。随后,罢工总指挥宣布结束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胜利,是早期工人运动史上罕见的范例。
1923年“二七”惨案发生后,各地工会多遭封闭,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中共安源地委坚定地执行了“弯弓待发”的策略,把工运工作的重点放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方面。中国共产党为了保存这个硕果仅存的工运据点,先后派陈潭秋、李求实、贺昌、毛泽民、黄静源等党团员来安源工作,使安源工人运动在全国工运低谷期间巍然独存,并有所发展,被誉为“中国的小莫斯科”。
史家争鸣:
是李、刘领导了大罢工
近年来,有学者对毛泽东在安源路矿大罢工中所起的领导作用提出了疑问。他们认为,毛泽东在出席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8月回到长沙,积极着手建立湖南地方党组织的工作。11月,被任命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当月,毛泽东第一次到安源煤矿进行实地考察,与工人们建立起联系。就在此时,受总书记陈独秀的派遣,李立三拿着中共中央的介绍信来到湖南长沙,与毛泽东接头。1921年12月,毛泽东和李立三以及湖南一师附小教员宋友生由劳工会评议员张理生陪同,从长沙乘火车到安源去实地考察。考察结束后,毛泽东离开安源,李立三常住安源开展工人运动,同时参加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的领导工作。
李立三在安源立足后,迅速发动工人群众开展工作。1922年1月,李立三创办了安源第一所工人补习学校。2月,他主持成立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产业工人支部“安源路矿支部”。5月,他发起成立了具有合法地位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
1922年9月,安源工人面临的路矿两局拖欠工资并图谋封闭工人俱乐部的问题,已经达到了非罢工不能解决的地步,举行罢工斗争的条件业已成熟。这时刚从苏联回国的刘少奇被分配到中共领导的劳动组合书记部。接着,他受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派遣回到安源与李立三会合,参加领导罢工。12日晚,在李立三主持下,安源党支部召开会议,统一思想,具体部署罢工事宜。会上,工人俱乐部副主任朱少连宣读了毛泽东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关于支持工人罢工的来函。
会议经过讨论,成立了罢工领导机构——罢工总指挥部,李立三任总指挥,朱少连任副总指挥,刘少奇任俱乐部全权代表。1922年9月14日,震惊全国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爆发了。
这些史学家还找出来一首曾经在安源工人群众中流传的《罢工歌》,其中主要是歌颂李立三的,“有一英雄天下少,名号能郅(李立三当时用的名字)李先生……”他们认为,这些大量的史实证明,李立三、刘少奇是安源工运的主要组织领导者和罢工的最高指挥者。
而记者在查阅新华社发布的《历史上的今天》时,在9月14日,首先是“1922年9月14日,中国江西安源路矿1.7万名工人在共产党人李立三、刘少奇等的领导下举行大罢工。罢工取得胜利,达成了增加工资、改善福利等13条协议。这次罢工的胜利,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工人运动的发展”,这里也没有提到毛泽东,似乎也佐证了上述史学家的观点。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目光转向安源路矿 年份:2020
- 2、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3、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4、历史性·革命性·艺术性 作者:吴诗中,黄仂, 年份:2020
- 5、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
- 6、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