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独辟蹊径的文史发掘―――《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史新论》序

独辟蹊径的文史发掘―――《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史新论》序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独辟蹊径的文史发掘―――《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史新论》序

【作者】 石仲泉

【简介】 201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及毛泽东同志开创安源路矿工人运动90周年,黄仂在这个时候出版《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史新论》一书,确是一份独特而有意义的献礼。 安源曾经是我党早期历史和中国工人运动历史上十分重要的地方。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共同开创了我党领导之下的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699

【正文】

201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及毛泽东同志开创安源路矿工人运动90周年,黄仂在这个时候出版《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史新论》一书,确是一份独特而有意义的献礼。

安源曾经是我党早期历史和中国工人运动历史上十分重要的地方。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共同开创了我党领导之下的全国最早而且是最为重要的工人运动工作区域。安源是党创立后,卓有成效且富有创造特色的,在开展产业工人中建党、成立产业工人工会、开展工人运动,并逐渐走向工农联盟、发动农运、组织武装力量、开展武装斗争等革命工作方面的光辉范例和成功典型,在党的历史和中国工人运动历史上都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永远纪念。

我曾于2006年上半年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讲学后,第一次踏上安源这个中国工运的圣地。在安源期间,黄仂全程陪同我参观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还实地参观了许多保存完整的安源革命时期的旧址旧居。他一路悉心讲解,并不时对一些党史和安源工运史的问题谈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给我留下了良好印象。现在他将多年潜心对安源路矿工运史研究的已发表和许多未发表的阶段性成果结集出版,并请我为之作序,让我十分欣然。

回顾建国后,特别是“文革”期间和近段时期对安源工运史的研究宣传,可以说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由于众所周知的种种历史原因,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尚不到位,常常为一些特定的政治因素所左右,而打上很深的印迹,研究工作未能在一种正常的学术环境中进行和开展,因而对安源工运历史的研究,近年来总体成果并不多,鲜有独到而有见地的研究文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对安源工运史应有的评价和宣传。黄仂在履职行政工作的同时,多年来潜心下力对这段进行研究,独辟蹊径,发现和发掘出许多新的史料和文献,从一个更为全面、独特的高度和角度,拓宽了安源工运史的研究领域,突破了安源工运史研究的历史局限,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的富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十分难得,也让吾辈深感欣慰。

―――将对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历史的研究与深入研究汉冶萍公司历史、萍乡煤矿创办历史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对毛泽东同志为什么最早选择在安源开展工人运动,安源路矿工人为何能以独具的革命品质创造出非同寻常的革命业绩等,有了一个更为全面、更为清晰的认识。不同于以往的研究,往往拘泥于两个阶级和两个阶级之间斗争的关系中去认识历史,因而极易导致相对单一而孤立的考察安源工运历史。这种把安源工运史置于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的历史中,特别是从萍乡煤矿在中国近代钢铁业开创进程特殊而重要的历史地位上研究方法,更能深入认识和分析安源工运的发生、发展的历史大背景,进而可以更为广阔的视野去分析和评价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独特性和重要性,通过这样的研究可以促使安源工运史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将安源路矿工运史摆进党的早期历史和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全部历史进程中去溯源、去重新定位和评价,进而提出了许多富有新意、富有启示的观点和新结论。这样就使安源工运史研究有了新的高度,过去从未提及和较少涉及的研究领域得以拓展和延伸,譬如:安源工运的成功范例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党的历史基本规律之间的内在关系,毛泽东在安源第一次实践“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科学论断与首创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历史,中共安源地委党校作为党的历史上创办的第一所党校的历史原由和历史意义等,有了新的进展和探析。尤为可贵的是首次研究并提出党在安源工运时期最早开展了反腐倡廉的探索历史,较为全面分析了刘少奇在安源时期的革命活动和对他革命生涯的作用和影响等,及对安源工运时期的经济、教育、文化事业建设等方面,均作了一定有益而较为深入的探析。这些研究工作,澄清了过去对安源工运史的一些模糊的、似是而非的观点和看法,更使安源工运历史的许多真相显现给世人,给人们以非同一般的教育和启示。

―――在深入发掘安源工运厚重而丰富的历史内涵和革命精神的同时,能够自觉联系现实问题,作有针对性、启发性的探讨和阐述。结合新的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密切联系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员先进性教育、党风廉政建设、理想信念教育、革命文物资源保护、发展红色旅游等,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观点,使研究党史的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得以较好的体现和发挥。

当然,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历史还有许多仍需要继续不懈去研究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做更为艰辛、更为深入、更为扎实的工作,希望黄仂能为之做坚韧而持久的努力,以取得新的研究成果,让这一珍贵的革命历史永远教育后来者。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