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安源工人当家做主人

安源工人当家做主人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安源工人当家做主人

【简介】主题: 徜徉在安源工人运动纪念馆内,仿佛可以听见穿越时光的足音,听见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声。87年前的一个初秋,平地一声惊雷,在安源这片土地上,爆发了中国近代工人运动史上一次重要的工人运动,这是全国第一次罢工高潮中“绝无仅有”的成功范例。“工人当家做主人”的口号,在这片土地上回响…… 嘉宾:郭学勤省总工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118

【正文】

主题: 徜徉在安源工人运动纪念馆内,仿佛可以听见穿越时光的足音,听见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声。87年前的一个初秋,平地一声惊雷,在安源这片土地上,爆发了中国近代工人运动史上一次重要的工人运动,这是全国第一次罢工高潮中“绝无仅有”的成功范例。“工人当家做主人”的口号,在这片土地上回响…… 嘉宾:郭学勤省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 周小建安源工人运动纪念馆副馆长 袁自成安源工人运动参加者的后代 地点: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 主持人:本报记者张雪 整理:本报记者张雪 摄影:本报记者梁振堂 平地惊雷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 主持人:上世纪20年代,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共产党人,在安源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当时有怎样的历史背景? 周小建:安源地处湘赣边界,当时有两个重要的近代企业。一是当时的萍乡煤矿也就是现在的安源煤矿;一个是株洲到萍乡的株萍铁路。这两个企业的工人大多数来自湖南、湖北和江西,拥有一万三千多工人,是产业高度密集的地方。所以毛泽东同志首选将安源作为工人运动的实践地,来到安源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 主持人:为什么要选择安源作为这次运动的发祥地?这跟当地工人有怎样的紧密联系? 郭学勤:首先当地的产业工人比较集中,是我们江西最早、产业人数最多的一支队伍。他们大多数是来自附近各县的农民,不仅高度集中,而且各有所长,息息相关,这在全国都是比较突出的;另一方面当地的工人一直具有反抗压迫的斗争传统。安源工人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官僚的百般压榨下过着悲惨的生活。当时死了一个工人,抚恤金才16块钱,可买一匹马却要花50多块钱,也就是说当年三个工人的生命还抵不过一匹马的价钱。面对帝国主义资本家的残酷压迫,安源工人从建矿的那一天起就在不断自发斗争。虽然大多数斗争都失败了,但锻炼了工人,使他们形成不畏生死,重侠好义,极能服从的优秀品质。也正是由于这种“重要产业、工人众多而且极具反抗的斗争传统”,安源路矿就成为我们中国共产党最初开展工人运动的重要区域。 主持人:袁自成老人的父亲,当年跟随刘少奇同志参加了斗争的全过程,当年您的父亲经历了怎样的场面? 袁自成:当年为了保证大罢工的胜利,也为保障刘少奇同志的人身安全,党组织决定让我父亲担任他的保卫工作。我父亲因此一直跟随刘少奇同志左右,随同他参加与路矿局的谈判。谈判在一片白色恐怖下进行的,谈判所在地的萍矿总公事房到处都有卫兵把守,门口还架着两挺重机枪。工人们也把公事房围得水泄不通,口号喊得震天响:“如果少奇同志少了一根毫毛,我们就跟资本家同归于尽!”迫于压力,双方签订了《十三条协议》,大罢工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主持人:在这次罢工中,工人阶级发挥了什么作用? 周小建:罢工的口号是“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安源工人大罢工的内涵非常丰富,因为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和秋收起义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毛泽东新型革命工作的实践地。安源工人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不畏强暴、义无反顾的崇高气节和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秀品格。安源工人以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精神,在中国革命史上和党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安源有“无产阶级革命大动员”的称号,安源工人为中国的革命作出了开拓性的历史贡献。 立取守势为全国工运树立了一面旗帜 主持人: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它是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胜利后,工人自己捐款建造的。讲演台两侧对联上写着“有团结精神有阶级觉悟,是劳工保障是人类福星”。横匾为“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这是不是最早的工会?当时发挥了什么作用? 袁自成:这个俱乐部是1925年5月1日建的。罢工胜利以后,工人有了自己的权力,年终增加了半个月的工资。为了让工人有个活动的场所,大家拿出了7天半的工资建设这个俱乐部。这个俱乐部是工人们用自己的血汗钱建成的。这个演讲厅的8根柱子是刘少奇同志亲自从湖南株洲带来的。 郭学勤: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作为当时安源工人运动的公开载体,在安源路矿工人运动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921年冬天,毛泽东和李立三等来到安源考察,了解当时工人所受的压迫和痛苦,受到了工人们的欢迎。为此,当时提出以解除工人所受压迫和痛苦为宗旨,将路矿工人组成一个团体,叫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1922年9月安源工人大罢工,指挥部就设在俱乐部。从此以后,工人们经常在俱乐部内举行活动。刘少奇等人都在这里演讲过,这个演讲厅可以说是20年代中国工会工人自己集资,自己设计建筑,最早、最大、最有特色的工会建筑。 主持人:为什么安源当年被称为“中国的小莫斯科”? 周小建:在上世纪20年代初,安源是全国唯一公开的革命堡垒。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主要因为以下几点:俱乐部的组织机构继续发展壮大,保护了党的一大批干部,也培养了一大批干部;兴办了教育文化事业,安源一直把工人教育摆在十分重要位置,制订了切合实际的工人教育方针,把文化教育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工人补习学校由一所扩大到七所,还设有图书馆和读书处;创办了经济组织,1923年2月7日工人俱乐部创办了中国工人合作社,发行了我党领导的经济实体最早的股票,培养了我党早期经济事业干部;安源党员人数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全国950个党员中,安源有200个。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遭到军阀镇压,制造了“二七”惨案。之后,全国工人运动由高潮转入低潮,此时安源工运却得到长足发展。工人俱乐部遵照毛泽东同志“弯弓等发”的策略,立取守势,为全国工运树立了一面旗帜。 主持人:安源工人阶级不仅赢得了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的提高,还为其他地方的工人运动提供了经验和资金支持,为我们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干部。这些政策的实施,在今天仍有一定借鉴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郭学勤:第一,建立了我国产业工人中最早的党支部,是对党建工作的积极探索;第二,创建了工人学校和工人子弟学校,引导工人学习文化,提高思想觉悟,发挥了大学校的作用;第三,在安源大罢工前夕,在罢工的斗争中积极开展了分化瓦解等工作,则是我党统战工作的最早实践;第四,安源工人俱乐部建立了中国无产阶级第一个经济组织——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这是我们工人阶级管理经济和企业最早的尝试。 一展身手新时代工人踏上新征程 主持人:我们现场来了两位优秀的工人代表。官峰云是优秀产业工人代表,他是中航工业洪都集团的锻造工人,2009年被授予全国国防科技系统劳动模范。邹勇是优秀农民工代表,他是安源区城郊汪公潭村的一名村民,带领全村人一起致富,现在是一个拥有上亿元资产的集团公司老总。请给我们讲讲你们的故事。 官峰云:我是锻工,工作条件其实挺艰苦的。因为锻造零件出来的时候温度超过了1100多℃,离自己很近,工作衣也很厚。但我热爱自己的工作,总想既然做了这一行,就要好好干。为了不影响工作的进程和节约劳动成本,我结合自己10多年的工作经验,在模具方面请教老师傅,查找资料,总结出了一套方法,大大节省了工作成本,还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为车间提高效率。 邹勇:我出生在农村,母亲去世早,姐弟多,10多岁我就到了武汉一个建筑工地做小工。回来之后我贷款买了一辆农用车跑运输,跑了5年,尝到了一点甜头,我就发动村里人一起搞物流、搞运输。后来我们拥有了一个运输车队,慢慢地形成了一个集物流、煤炭生产加工贸易于一体的集团公司。现在虽然资产已经上亿了,但我的想法很简单,我是农民的孩子,要带领更多农民发家致富。 主持人:袁老,您的父辈是20年代的工人,您是60年代的工人,刚才这两位是新世纪的工人,您觉得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袁自成:我们父辈在政治上受压迫,生活上没有保障,他们为争取最基本的生存权而前赴后继地斗争。我1962年从江西煤矿学校毕业。当时被分配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工作。后来我父亲说:“你要发扬革命传统,做一个安源工人的好后代。”他要我到安源煤矿去做工。我在安源煤矿一干就是33年。现在工人当家做主人。在生活上,我们奔向小康水平;在政治上,我们可以参加企业的管理,当企业的主人。 主持人:工人阶级从曾经受压迫到现在当家做主人,工会发挥了什么作用? 郭学勤:中国工会是共产党领导下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中国工会就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把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工作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来抓,始终引导工人阶级站在时代的前列。 新中国成立之前,工会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政权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新中国成立之后,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他们始终以主人翁的精神忘我劳动,使国民经济很快得到了恢复,巩固了我们新生的人民政权。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发挥了很大重要。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中国工人阶级始终发挥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主力军的作用,为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现场 六旬老人激情赋诗 今年60多岁的袁自成老人,以双重身份参与本次《江报直播室》。一是作为当年参加过安源工人大罢工的工人后代,一是在安源路矿工作了33年的老工人。在现场,袁老激动不已,声音几度哽咽。他说:“今天非常高兴,感慨万千。今年是新中国60华诞,我作为一名安源工人,感到无比自豪。我的4个孩子,在党的关怀培养下,3个上了大学,一个上了中专,现在都参加了工作。在这里,我要祝我们的祖国年轻!年轻!更年轻!” 袁老还现场赋诗一首:“建国大业新蓝图,中华大地新春秋。改革开放新设计,强国富民新篇章。科学观念新领军,举国开创新纪元。全球同赞新中国,祖国母亲新姿态,60华诞新辉煌。” 珍藏 艺术瑰宝济济一堂 作为全国首批爱国主人教育示范基地,安源工人运动纪念馆不仅是一个红色旅游景点,更珍藏着一批价值很高的艺术珍品。 据了解,建馆时的1968年前后,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齐聚安源,与当地人民同吃同住,挖掘当年工人运动的精神内涵,经过长时间的创作,留下了一批珍贵的艺术品。由四川美术学院王官乙等创作的大型泥塑群,反映了安源矿工在井下劳动及反抗斗争的情景。黑暗潮湿的矿井下,工人们正在辛苦地劳动,他们没有衣服穿,身上只围一块三尺长的布,这块布有几种用途:包头、围身、洗澡等。著名油画《毛主席去安源》更是家喻户晓,印刷品达9亿多张,创造了古今中外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此外,还有中央美院的张向阳创作的《红太阳照亮安源山》,侯一民创作的大型油画《毛主席与工人促膝谈心》,山东吕学勤创作的雕塑《进军井冈》等作品。副馆长周小建说,这些作品如果在拍卖市场上起拍,价格可达百万甚至千万元。 历史 安源创下多个“第一” 安源工人运动对中国革命作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重大贡献,也因此创造了多个“第一”: 安源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产业工人中建立最早的支部——中共安源支部;成立了全国工运中最早的具有武装性质的工人侦探队;建造了全国最早的工会大厦;创办了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经济事业组织——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发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实体最早的股票——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股票;发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实体最早的货币——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铜元和纸币;设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早工人储蓄机构——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兑换储蓄部;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的工人出身的中央委员之一——中共安源地委书记、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路局主任朱少连;创办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的党校——中共安源地委党校;中共四大前夕中共安源地委是全国最大和产业工人成分最多的地方党组织;毛泽东开始组织、领导、指挥新型人民军队的实践地;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举起“工农革命军”旗帜的部队——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诞生了党领导下的全国第一个少年儿童团组织——安源儿童团。 本期节目请登陆大江网(www.jxnews.com.cn)点击《江报直播室》收看视频。 本节目现场文字录入由“江西速记学会”支持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