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起义跟党走
【类型】报纸
【篇名】秋收起义跟党走
【简介】 秋收起义(油画)230厘米×174厘米1973年 何孔德 高泉 冀晓秋 陈玉先 周少一 1927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边界领导发动农民武装起义。“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受中共中央的委派,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前往长沙,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8月18日,改组后的湖南省委在长沙市郊的沈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639
【正文】
秋收起义(油画)230厘米×174厘米1973年
何孔德 高泉 冀晓秋 陈玉先
周少一
1927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边界领导发动农民武装起义。“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受中共中央的委派,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前往长沙,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8月18日,改组后的湖南省委在长沙市郊的沈家大屋召开会议,讨论制定秋收起义的计划。毛泽东在会上着重阐述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思想。会议决定要与国民党彻底划清界限,旗帜鲜明地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号召群众,并确定集中力量在湘东赣西发动以长沙为中心的武装起义。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按预定计划爆发。油画《秋收起义》历史地再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面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高举革命旗帜,率领工农革命军,义无返顾地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坚决斗争的战斗英姿。
何孔德、高泉、冀晓秋、陈玉先共同创作的油画《秋收起义》用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艺术手法,表现了伟大的历史事件。在造型和色彩的运用上充满了时代气息。场面恢弘、气势雄伟、主题人物高大突出、画面明亮,具有时代的典型特征。
作品画面充分突出了毛泽东的领袖风采,他手拿斗笠、阔步向前的姿态豪情满天,他微昂的头颅、深邃的目光、坚定的表情,显得高瞻远瞩。右侧一组行军的战士充满信心的表情,表达出对领袖的信赖;中景肩扛梭镖的儿童和身着起义军服的士兵,回望领袖的欣喜神情,充满景仰之情;左侧齐步向前的两名赤卫队员,肩扛土炮、身背大刀,表现出一往无前的坚定信念。作品的造型和色彩运用充满时代的审美特色,场面恢弘有气势,主题人物高大突出,充满象征意味。造型具有戏剧效果,色彩浓烈,画面明亮,具有当年备受倡导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典型特征。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目光转向安源路矿 年份:2020
- 2、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3、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4、历史性·革命性·艺术性 作者:吴诗中,黄仂, 年份:2020
- 5、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
- 6、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