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起义元勋后代铜鼓忆先辈
【类型】报纸
【篇名】秋收起义元勋后代铜鼓忆先辈
【简介】 2007年9月11日,是一个特殊日子,5000余来自全国的社会各界人士朝着一个仅有13万人口的山城小县——铜鼓而来。因为80年前的今天,在这个美丽山城爆发了一场震惊中外的秋收起义,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埋下了无数烈士的忠骨。这一天,80年前曾在铜鼓参加秋收起义的开国元勋的后代们也来到这块红色的土地,寻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259
【正文】
2007年9月11日,是一个特殊日子,5000余来自全国的社会各界人士朝着一个仅有13万人口的山城小县——铜鼓而来。因为80年前的今天,在这个美丽山城爆发了一场震惊中外的秋收起义,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埋下了无数烈士的忠骨。这一天,80年前曾在铜鼓参加秋收起义的开国元勋的后代们也来到这块红色的土地,寻忆先辈当年的战斗足迹,记者有幸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毛泽东之孙毛新宇
罗荣桓之子罗东进
宋任穷之女宋勤
毛泽东之孙毛新宇:爷爷留下的家风从未变
毛新宇:37岁,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博士后、大校、毛岸青之子、开国领袖毛泽东嫡系之孙。
一直很向往来铜鼓
2007年9月11日的铜鼓县城大街小巷披红挂彩。在毛新宇下榻的青松宾馆,人还未到,宾馆前的街道两旁就围满了人群,他们前来一睹领袖孙子的风采。
当日下午16时,从北京专程赶来的毛新宇,刚下车就来到在该县的西湖广场,参加了他近期出版的《爷爷激励我成长》、《爷爷毛泽东》两书的签名赠书仪式。毛新宇面对现场4000余人行了一分钟之久的军礼,令在场的人们欢声四起。
毛新宇说,他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就在中央党校党史研究事工作,后来考取博士,来到“军科”正式入伍当了一名军人,现在专门从事毛泽东?事战略理论研究。
铜鼓是他第一次来,对这个爷爷曾战斗过的地方他一直很向往。当他乘车进入铜鼓,一路上看到层峦叠嶂的绵绵群山,心里有很多感慨,可以想象当年爷爷在这里带兵打仗的艰难险阻。所以,在秋收起义80周年纪念日,来到爷爷的脱险地及战斗过的旧址参观,为的是追忆爷爷的光辉足迹,收集历史资料,使他今后的军事思想研究更加深入。
爷爷生日与祭日是全家团聚的日子
当谈及他的家庭情况时,毛新宇宽厚的神态中又多了几分深情。他告诉记者,家里的亲人现都在北京,除母亲邵华和4岁的儿子东东外,还有两个姑姑及姑夫和两个外甥女。姑姑和姑夫已经退休,都像北京的普通市民一样,过着平静的生活。平时家人很少团聚,但每年的9月9日是爷爷逝世的日子,12月26日是爷爷的生日,在这两个日子里,全家人都会集聚在一块,来到毛主席纪念堂,进行祭奠。前天正好是9月9日,全家人刚到纪念堂祭奠完毕。
爷爷留下的家风至今未变
毛新宇还告诉记者,爷爷留下的家风至今丝毫未减。虽然爷爷去世时他才6岁,但儿时的记忆还依然清晰。而母亲更是言传身教,严格要求他,最重要的就是教育他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由此,他对自己4岁的儿子东东也执意用这种良好的家风从小进行培养。
“我们家不提倡经商,所以家里几乎没一个人从事经商活动,我也没有感到有什么心理不平衡。我的志向就是一如既往地从事军事理论研究。”毛新宇用平和的语调说。
毛新宇告诉记者,他和爷爷一样,喜欢爬山、游泳等,但最大的爱好还是看书学习,唱歌也是比较爱好的,而且最爱唱关于爷爷的红歌。
?任穷之女宋勤:父亲曾为铜鼓题词
宋勤:67岁,中国煤炭工业进出口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开国上将宋任穷之女。
父亲为铜鼓题过两句词
宋勤告诉记者,铜鼓是她非常期待来的地方,因为解放后父亲工作很忙,她和兄妹们都过集体生活,很少看到父亲,也不能清楚地了解到父亲的光辉历史,还是在父亲离休后所写的回忆录中,看到了他参加秋收起义的一些故事。
父亲一生很少题词,只是在1987年为铜鼓题了两句词,即“秋收起义万岁”、“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20年前,父亲在写给铜鼓人民的一封信中说:“我很想念铜鼓人民。”可见父亲对铜鼓一直有着深厚的感情。
父亲对子女要求严厉
宋勤说,她一出生就被送到河北一个老乡家寄养,到4岁才好不容易找回来。父亲对子女的要求非常严厉,特别是对她这个长女,每次开学报名前,都会把她叫到房间单独谈话,嘱咐她要为兄弟姐妹带好头,将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认为,这是父亲给我们兄弟姐妹一种博大的父爱。”
罗荣桓之子罗东进:父亲不许问他的革命经历
罗东进:68岁,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原副政委、中将,现为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顾问、开国元帅罗荣桓之子。
父亲从未和毛主席单独拍过照片
说起父亲,罗东进中将表现出无限的思念和崇敬。他告诉记者,父亲从不允许子女问他的革命经历,父亲说,那么多先烈都牺牲了,他作为幸存者,这点经历算得了什么?后来是从一些影像资料、父亲退休后的回忆录,?有去年自己亲身参加重走长征路等,才逐步了解到父亲的革命经历。
罗中将用一句话对他印象中的父亲进行了概括:“不张扬,不争功诿过。”他讲了这样一件故事,父亲跟随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到解放全中国,至授衔及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这期间父亲从未和毛主席单独拍过一张照片。每次拍照,他总是躲在一边。1963年父亲逝世后,有关部门需要一张他和毛主席在一块的照片,硬是没有找到。于是,只得将父亲曾和毛主席、贺龙、聂荣臻三人同到机场迎接赫鲁晓夫访问的照片进行裁剪、拼合。
秋收起义后父亲曾兼连队“师爷”
罗东进告诉记者,他从湖南衡山老家的亲戚中听到过一个在秋收起义中的小故事,至今还在他心中产生深深的震撼。
那是在秋收起义后,时年25岁的父亲在工农革命军一军一师一团当了特务连党代表,因为有文化,还兼了连队的“师爷”(管账务),整天提着打土豪得来的装着几百元大洋的竹箱子。因为身体弱,有一次,同行的三名农军要帮他提箱子,但到宿营地后,这三名农军就再也没出现了。由此,父亲认识到起义部队成分复杂,需要改造的重要性。后来在三湾和井冈山,他坚决拥护毛委员对军队的改编和改造。
儿女之名都是一段重要历史
“据说您的名字叫‘东进’,是您父亲为纪念抗日战争中一个重要历史事件而起的?”记者问。罗将军颇有感慨地告诉记者,他是1939年生于八路军115师挺进山东前夕,父亲为纪念这个抗日战争的关键历史时期,为他取名为“东进”。后来在炮火纷飞的日子,父亲都以当时的重要历史事件为他们刚出生的兄妹取名B藿?军的大妹生在解放全中国、部队准备南下之际,取名为“南下”,二妹生于北京和平解放之时,取名为“北捷”。
聂高峰、记者陈国菊 文/图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目光转向安源路矿 年份:2020
- 2、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3、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4、历史性·革命性·艺术性 作者:吴诗中,黄仂, 年份:2020
- 5、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
- 6、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