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蔡以忱,秋收起义“第一枪”

蔡以忱,秋收起义“第一枪”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蔡以忱,秋收起义“第一枪”

【简介】 [回 眸] ■朱 芬 裴高才 蔡以忱肖像。 蔡亚生在祖父蔡以忱铜像前留影。 5月5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故事片《忠诚与背叛》在北京首映。 电影讲述了中纪委的前身——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创立过程。 蔡以忱烈士,便是中共监察制度的创建者与秋收起义的领导人之一。 笔者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323

【正文】

[回 眸]

■朱 芬 裴高才

蔡以忱肖像。

蔡亚生在祖父蔡以忱铜像前留影。

5月5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故事片《忠诚与背叛》在北京首映。

电影讲述了中纪委的前身——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创立过程。

蔡以忱烈士,便是中共监察制度的创建者与秋收起义的领导人之一。

笔者撰写的《“铸剑”先驱·蔡以忱传》,独家披露了他的壮丽人生。

革 命

蔡以忱的先祖,于明朝初年,由江西饶州迁往湖北黄陂。

落籍湖北后,到了第八代,蔡家涌现了一位优秀的子孙——蔡完。

蔡完,字人备,号春湖,于明嘉靖甲午年(1534年)中举,丙辰(1556年)进士及第,先任浙江兰溪知县,随后擢拔为陕西道监察御史,巡按大同,俗称“八府巡按”。

蔡完在任期间,秉公执法、公正不阿,去世后,嘉靖帝特赐“清官第一”称号。

自此,黄陂蔡氏宗祠以“清廉堂”为堂号,世代相传。

蔡以忱是蔡完的第十世族孙。

他出生于1896年。

1915年,蔡以忱考入湖北省立第一师范。

在董必武、陈潭秋的影响下,他于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4月,蔡以忱作为正式代表,出席了在武汉召开的中共“五大”,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不久,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作为中共湖北区(省)委宣传部主任(部长),蔡以忱为了揭露蒋氏的反动面目,让秘书刘子青编印了《蒋介石裸体跳舞》宣传册。

宣传册历述自1926年3月20日到1927年4月12日期间,蒋氏的种种劣行,分析透彻,痛快淋漓。

国民党左派领袖邓演达阅后,大为动容,派政治部科长章伯钧找蔡以忱取去底稿,速印10万册,遍发各军。

其他机关亦纷纷翻印,一时间,宣传册不胫而走。

蒋介石得知后,极为震怒,悬赏通缉刘子青。

1927年4月21日,苏联《消息报》刊载了正在苏联留学的共青团员蒋经国谴责其父蒋介石的《严正声明》。

蔡以忱得知后,组织武汉三镇报纸加以转载。其中,汉口《人民论坛报》于4月24日在第一版全文刊发。

蒋经国的公开信这样写道:

介石,……今天,我要重复你曾经在信里告诉我的话。谨记住“革命是我所知道的唯一要务,我愿意为革命赴汤蹈火。”现在我要说,革命是我所知道的唯一要务,今后我不再认你为父。

除 奸

1927年“八七”会议后,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毛泽东,受命到湖南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他与中央委员罗章龙商量,决定物色几位懂军事的同志,一道去长沙筹备起义工作。

罗章龙向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瞿秋白汇报,选择了中央监察委员、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委常委并农民部长蔡以忱。

罗章龙晚年回忆说:

“蔡以忱是湖北省农民运动自卫军的负责人,懂得一些军事,所以要他去。他去湖南是有决心的,所以家眷都带去了。他的妻子姓丰,是党员,也同我熟悉。我同蔡以忱等在六七月间先后到了湖南。我留在长沙,蔡以忱带着家眷到安源,担任党的安源市委书记。”(《安源路矿工人运动》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

1927年8月31日晚,毛泽东乘火车抵达安源车站,与蔡以忱会合。

9月1日,秋收起义军事会议在张家湾召开,史称“安源会议”。

安源市委书记蔡以忱主持了会议。

会上,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庄严宣布:9月9日为秋收暴动日。

起义前夕,9月4日晚,蔡以忱忽然接到安源矿警队排长刘先胜的报告:矿警队营长陈鹏正在串连队员投敌。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蔡以忱指挥若定:安排刘先胜迅速返回矿警队,稳住陈鹏;急召矿警队第五连连长、共产党员杨士杰,负责行动小组,准备除奸。

是日深夜,萍乡铁矿总工会代理委员长程昌仁与杨士杰等共产党员,手持驳壳枪,埋伏在陈鹏住宅的窗下。

透过窗户,只见昏暗的灯光下,陈鹏正在慌慌张张地整理行装,准备马上离开安源。

按照事先的约定,“狙击手在午夜十二时偷袭,从窗口对准陈鹏连打三枪,结果了这个叛徒。狙击手们又转到山上的三大队,惩处王雁。另一批狙击手也在同一时间里,在二大队击毙了其他叛徒们。”(刘先胜:《武装起来的安源工人》)。

9月5日凌晨,行动小组将8个叛徒就地处决。

随后,行动小组以工农革命军第三团的名义张贴布告:

“本团查明陈鹏等人,原系反动军官,久欲叛变,近日该反动军官等进行公开活动,聚众上山为匪。本团奉上级命令,为重申军法,就地处决,以申军纪,并除民害……”(邱恒聪、吴振录:《霹雳星火》,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起 义

秋收起义部队共有三个主力团。

安源工人纠察队、矿警队和萍乡等地的农民自卫军,被编为第二团。

团长王新亚,蔡以忱担任党代表。

第二团共计2100余人,拥有步枪千余支,以及三挺机关枪。

9月9日,王新亚和蔡以忱召开营、连长会议。

王新亚宣读了命令:中秋节即9月10日之夜,进攻萍乡县城。

第二团进攻萍乡未克,蔡以忱和王新亚当机立断:改攻醴陵,得手后向长沙进攻。

9月12日,第二团在醴陵城郊,与醴陵县委书记邓乾元取得联系。

邓乾元也参加了安源张家湾的前委会议,会后就回到了醴陵。

根据前委指示,他于中秋节这天在全县发动了“一夜光”暴动,两天内杀死土豪劣绅94名,醴陵农民自卫军扩大到400多人枪。

他正盼望着第二团过来攻打醴陵。

蔡以忱、王新亚率领二团与醴陵农民自卫军会合后,制订了三路攻城的战斗计划。

王新亚指挥二营佯攻渌江大桥,吸引了东西两翼敌人的火力。

东路三营在连长刘先胜带领下,找到三条木船,战士隐藏在船后边,推船前进,当接近敌人时,战士们齐向敌人投手榴弹。敌人被炸得血肉横飞、四处逃散。

刘先胜带领三营突击队占领了东门渡口,又抢占了营盘山。

西路的一营,战士们涉水泅渡,夺取了对岸的凤凰山制高点。

这时,第二团吹响了总攻的冲锋号,战士们冲过渌江大桥,潮水一般涌进了县城。

当天下午,第二团占领醴陵县城,缴枪80余支。这是秋收起义部队攻占的第一座县城。史家称为秋收起义的“第一枪”。

……

秋收起义失败后,蔡以忱转战常德,创建湘西特委,发动了“石门暴动”。

1928年7月中旬,湘西特委机关遭到破坏,继妻子丰俊英血染石门之后,他也被叛徒出卖,在澧县英勇就义。

1925年7月,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第一次大会合影,后排左八为省党部执行委员蔡以忱。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