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历史的启示 ——观影片《秋收起义》有感

历史的启示 ——观影片《秋收起义》有感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历史的启示 ——观影片《秋收起义》有感

【简介】影片《秋收起义》以写实手法,生动记述了1927年9月发生于湖南的这一艰苦斗争历程,有力地塑造了青年毛泽东的高大形象,并以这段如火如荼的历史给予今天以新的启示。 中国革命的起步阶段,年轻的党还不能解决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复杂课题,尤其是在《四·一二》政变后革命处于低潮时期,革命营垒内部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751

【正文】

影片《秋收起义》以写实手法,生动记述了1927年9月发生于湖南的这一艰苦斗争历程,有力地塑造了青年毛泽东的高大形象,并以这段如火如荼的历史给予今天以新的启示。

中国革命的起步阶段,年轻的党还不能解决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复杂课题,尤其是在《四·一二》政变后革命处于低潮时期,革命营垒内部的意见分歧,其焦点就是理论是否能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问题。《秋收起义》充分反映了这一问题的全过程。面对敌强我弱的残酷现实,是强攻硬拼还是暂时退守?是延续俄国革命“城市中心论”的道路,还是从中国实际出发,避实就虚,到农村开辟根据地,保存革命实力,以利再战?革命队伍中的官兵一时陷于迷惘之中。而毛泽东却不失时机的面对现实,审时度势,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引导革命队伍避开长沙,迂回前进,奔赴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并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历史已经验证了这条道路的英明正确,它对于我们今天的启示在于:无论办什么事情,欲获得成功,理论的指导是重要的,但至关重要的是不脱离实际。一个国家在制定政策时,决不能离开本国国情。一个部门在预定计划指标时,决不能离开本单位实际。一个人在谋求某项工作时,也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我们进行一切工作的前提。

影片中的毛泽东,性格坚毅、果敢、自信,富有斗争精神和无私的品格。对于危害革命利益的任何言辞行为,他都做到决不姑息,当仁不让,据理力争,以理服人。他那大智大勇,无私无畏的气概和作风,他那与官兵同甘共苦,砥砺磨难的精神,都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

《秋收起义》使我们在重温革命历史,缅怀毛泽东的丰功伟绩之时,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它告诉我们要用拼搏、进取精神紧紧抓住今天,才能真正赢得明天。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