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专家点评-文家市转兵:秋收起义重要转折点

□专家点评-文家市转兵:秋收起义重要转折点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专家点评-文家市转兵:秋收起义重要转折点

【简介】■刘建平 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从破坏粤汉铁路北段开始发动。紧接着,起义军分别从江西的修水、安源、铜鼓等地出发,进入湖南境内,会合平江、浏阳地区的起义农民,准备会攻长沙,然而起义军随后遭到远比自己强大的反革命军队的抵抗,部队遭受很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当机立断,改变原有部署,下令各路起义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188

【正文】

■刘建平 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从破坏粤汉铁路北段开始发动。紧接着,起义军分别从江西的修水、安源、铜鼓等地出发,进入湖南境内,会合平江、浏阳地区的起义农民,准备会攻长沙,然而起义军随后遭到远比自己强大的反革命军队的抵抗,部队遭受很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当机立断,改变原有部署,下令各路起义部队停止进攻,先退到浏阳县文家市集中。 9月19日,起义部队会师文家市。此时需要立刻作出抉择:是继续进攻还是实行退却?继续进攻长沙,是执行中央的决定,但敌我力量悬殊,这样做只会是以卵击石,很可能导致全军覆没。如果退却的话,不符合中央原定的决策,且不说很可能会被加上“逃跑”的罪名,就是往哪里退却也是一个未知数。 当晚,毛泽东在文家市里仁学校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讨论工农革命军今后的行动方向问题。师长余洒度等人仍坚持“取浏阳直攻长沙”,认为这符合中央的主张。毛泽东则主张放弃进攻长沙,把起义军向南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找落脚点,以保存革命力量,再图发展。提出这个主张,在当时是需要极大勇气的。会议经过激烈争论,在总指挥卢德铭等人的支持下通过了毛泽东的主张,“决议退往湘南”。第二天,毛泽东在里仁学校操场上向全师指战员作了重要讲话之后,起义军踏上了沿湘赣边界山区、农村向湘南进发的新征程,开始了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战略性转变。 这一个从进攻城市到退往农村的转兵,从形式上看似乎是后退,其实是一个突破性的进展。它既符合当时中国的具体情况,也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弱小的革命军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进军的方向转向农村,特别是转向两省或数省交界的山区。秋收起义遭到挫折后,毛泽东就是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适时地率领部队走上了一条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而文家市转兵,正是这条道路的起点。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