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在苏州“秋收起义”的战场上 ——张家港市金港镇发展壮大纪事

在苏州“秋收起义”的战场上 ——张家港市金港镇发展壮大纪事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在苏州“秋收起义”的战场上 ——张家港市金港镇发展壮大纪事

【作者】 晨光

【简介】□本报记者 晨 光 ■新闻背景 1927年,在震惊中外的国民党右派“4·12”大屠杀惨案的教训中,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时党的最主要任务。周恩来、朱德等发动八一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毛泽东、彭德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549

【正文】

□本报记者 晨 光

■新闻背景

1927年,在震惊中外的国民党右派“4·12”大屠杀惨案的教训中,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时党的最主要任务。周恩来、朱德等发动八一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毛泽东、彭德怀等则在湖南浏阳、平江等地率先举行秋收起义,点燃了全国秋收起义的熊熊烈火。

按照江苏省委部署,从1927年11月5日至1928年3月30日,当时的沙洲举行了大小7次威震大江南北的农民起义,主战场就在占文桥、后塍、南沙、中兴等地。最早到广州参加由毛泽东同志主持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回乡组建农民协会的孙逊群,和农民起义的实际指挥者茅学勤的家乡就是中兴和后塍。如今这一农民起义的所在地全都为张家港市金港镇所辖。 (相关报道见本报5月25日A03版)

人物档案

孙逊群

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孙逊群,是家乡第一个党支部的支部书记,也是家乡第一个农民协会的会长,领导和发动了江阴、沙洲、无锡等地的反帝反封建及农民运动,点燃了家乡第一次土地革命的星星之火。不幸于1927年10月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11月13日牺牲于无锡市。

茅学勤

1927年入党的茅学勤肩负革命重任,发动农民起义,曾任红十三军一师师长、中共苏常特委军委书记、中共淞浦特委军委书记,不仅领导发动沙洲农民起义,还与淞浦特委委员陈云、严朴等一起领导奉贤庄行农民暴动。 1929年1月21日因叛徒告密在上海被捕,2月6日牺牲于江阴君山山麓。

在建党九十周年纪念日到来前夕,苏州市革命老区开发促进会偕同苏州五市(县)三区老促会的常务理事们专程前往瞻仰昔日战号嘹亮的苏州“秋收起义”的战场,一睹张家港市金港镇这块由烈士鲜血浇灌的土地的丰采。

改革开放的尖兵

——张家港保税区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占地134.2平方公里的金港镇风起云涌,硕果累累,先后荣获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中国氨纶纱名镇”、“江苏省文明镇”等荣誉,创造了众多“全国唯一”的奇迹,张家港保税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1992年10月16日,张家港保税区被国务院批准设立,成为我国唯一的内河港型保税区和唯一位于县级口岸的保税区,她就耸立在金港镇中心的土地上。

2001年5月,经江苏省政府批准,他们又建立了江苏省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作为保税区的配套加工区。 200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又设立了张家港保税区物流园,成为保税区的又一配套功能区。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张家港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区进行了区域整合,成功申报了保税港区,规划面积4.1平方公里。经过这一系列的拓展整合,使保税区的功能更臻完善,作用更为巨大,综合建设水平在全省国家级开发区中排第六位,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经济园区”第四名,扬子江化工园成为全国首家生态化工示范园区。张家港市由昔日“苏南的苏北”跃升至综合实力连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茅,保税区功不可没,是名副其实的改革开放的尖兵。

2008年经上级批准,保税区与金港镇实行区镇合一,为保税区插上腾飞的翅膀,使保税区的规划管辖范围从4.1平方公里拓展到147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由保税港区、扬子江化工园、环保新材料产业园、资源再生示范园、重型装备工业园、滨江新城、双山香山旅游区等组成的多元化载体发展格局。 2010年,区镇全年实现GDP433亿元,进出口总额114亿美元,入库税收53.5亿元。今年上半年,各项指标均实现了二位数的增长。

转型升级的标兵

——两家上市公司

中央提出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方针以来,金港镇闻风而动,卓有成效。其中突出的是去年以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竟然有两家企业先后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去年6月18日的长江润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今年3月11日的张家港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这两家公司,前一家是长江村的村办企业起家的长江润发集团控股的子公司,后一家是原后塍镇的镇办企业起家的。通过科技创新,开拓进取,前者成为国内产品规格最全、规模最大的导轨加工企业,创建了中国电梯配件行业的第一民族品牌,连续12年被国家主管部门评为“质量满意产品”和“售后服务满意单位”。后者则获得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成为行业领域中的排头兵。

在金融危机以后,国内外经济形势相对严峻的时期,一个镇能有两家企业上市,显现了他们结合本地实际,贯彻中央精神的决心与行动。

名声在外的“奇葩”

——“攀华”与“丰立”

这一片神奇的土地在培育出一批像长江润发和张化机那样的本土企业的同时,还名扬海内外,招来了诸如东海粮油、美国道康宁、陶氏、雪佛龙、德国瓦克、日本丰田合成、日产旭化成、挪威佐敦等一大批海内外知名企业。令人称奇的是这个镇竟然还有两家企业以金港为基地,跃至海内外大显身手,成为声名远播的两朵“奇葩”。

一是攀华集团,从金港的薄板、镀层起家,然后溯长江而上,在重庆市开拓了码头、薄板、钢材市场、物流以及房地产等项目,规模做到40亿元。他们满怀信心地规划“十二五”的销售额可达500亿元,跻身重庆市重点企业行列。

一是丰立集团。这家依托长江、回收废钢起家的民营企业,如今业务已拓展到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及美国等地,拥有自己的远洋船队及矿产资源,销售额已超200亿元,成为中国众多钢铁企业的原料供应商。

攀华与丰立以及长江润发和张化机等4家企业都成功探索实践了现代化大型企业的资本、资产运作手段,为其它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预示着不久的将来,将有更多的“参天大树”在金港土地上茁壮生长。

红旗代代传明天更辉煌

金港镇乃至张家港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用鲜血浇灌金港大地的烈士们。他们中的领军人孙逊群、茅学勤如今长眠在南京雨花台。在张家港市老区开发促进会的建议下,今年清明前张家港市人民政府拨专款重修了烈士墓,并隆重举行了两烈士墓重立揭碑仪式。

可以告慰两位先烈的是,如今的金港镇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烈士们的遗愿已在这里绽放出灿烂的精神和物质文明之花。

可以告慰两位先烈的是,你们的后裔接过你们手中的红旗,挺身在改革开放大军的前列。孙逊群的嫡孙孙品元担任金港镇中德社区党支部书记。为安置保税区相关项目拆迁户而建的中德社区现有居民4000余人,是张家港市“以城市标准建农村,以市民理念育农民”的缩影,多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爱卫工作先进集体”、“文明示范社区”和“文明示范区标兵”、“绿色社区”、“商业示范社区”、“和谐示范社区”等。

茅学勤的嫡孙茅永良长期工作于乡镇基层党组织,1985年从张家港市东来乡党委副书记任上调至张家港酿酒有限公司任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协助领导班子,创出遐迩闻名的“沙洲优黄”,去年产量4.5万吨,销售超5亿元,成为规模仅次于绍兴,综合效益全国第一的黄酒生产企业。

革命红旗代代传,金港镇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