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会死难第一人——刘道一的国事与家事
【类型】报纸
【篇名】同盟会死难第一人——刘道一的国事与家事
【简介】 刘道一像。 刘道一之兄刘揆一像。 黄兴挽刘道一诗。 刘道一作品——《衡山正气集》。 刘揆一印。 岳麓山上刘道一、曹庄墓(夫妻合葬)。均为资料照片 辛亥百年,一位志士却牺牲在105年前。他因此被称为“同盟会死难第一人”,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096
【正文】
刘道一像。
刘道一之兄刘揆一像。
黄兴挽刘道一诗。
刘道一作品——《衡山正气集》。
刘揆一印。
岳麓山上刘道一、曹庄墓(夫妻合葬)。均为资料照片
辛亥百年,一位志士却牺牲在105年前。他因此被称为“同盟会死难第一人”,他就是刘道一。
10月底的一天,记者来到长沙岳麓山上青枫峡的刘道一墓前凭吊。
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主碑立于1913年3月,上有时任湖南都督谭延闿的手书“烈士刘道一、曹庄墓”。原来,刘道一牺牲时,他的夫人曹庄当时正在长沙周氏家塾读书。闻丈夫的噩耗,她自杀以殉,被人救了下来。两年后,一直沉浸在悲哀中的曹庄,还是在湘潭家中自缢。
夫妻情深、家国一体,这是记者最深的感受。
浏阳门外倒下一个年轻的生命
1906年12月31日,刘道一被清政府杀害于长沙浏阳门外,年仅22岁。
原来,同盟会准备发动萍浏醴起义,身为同盟会的创始人之一、书记、干事刘道一与江西人蔡绍南受孙中山之命“运动新军,重振会党”,潜回长沙,担任了实际上的总指挥。
事情得从1904年10月说起。这一年,刘道一、黄兴及会党首领马福益等准备在长沙发动起义。但时间未到却秘密泄露,清兵全城大搜捕。黄兴与刘道一逃到日本(马福益于次年被捕遇难)。次年7月,同盟会在日本成立。总理孙中山让黄兴出面找刘道一谈话,要刘由日本横滨潜回国内,在长沙再发动一次起义。
刘道一受命潜回长沙,约集龚春台等数十人在长沙水陆洲船上举行秘密会议,转达黄兴意见,并提出五点具体计划。刘道一的计划是,发动马益福在萍乡的余部“发难于萍浏醴,而直扑长沙”,使湖北、江西、江苏等省响应,并基本确定了同时发动起义时间。
会后,联络哥老会各部举行开山大典,将哥老会改称“六龙山号洪江会”。誓词是:“誓遵中华民国宗旨,服从大哥命令,同心同德,灭满兴汉,如渝此盟,神人共殛。”“洪江会”成立后会员很快增到10多万人,由于入会人员庞杂,终引起清廷注意,“洪江会”不少头目遭清政府逮捕、杀害。在此紧急情况下,1906年12月3日,龚春台在萍乡高家台召开各路首领会议,商议起义具体日期。会议争论到天亮还没结果,无法确定具体起义时间。没想到12月4日凌晨,“洪江会”首领之一的廖叔保急不可待,首先在浏阳麻石聚众二、三千人举旗发难。他们头缠白巾,手持白旗,以白色为起义标志。龚春台闻之只好仓促跟着宣布在萍乡、醴陵地区发动起义。起义军成立后,定名为“中华国民军南军革命先锋队”。第一件事就是发布檄文,历数清政府十大罪恶。起义军声势震动了长江中游各省,没几天队伍便发展到了3万多人。
面对浩浩荡荡的起义军,清政府十分惊恐,调集湘、鄂、赣、苏四省部队“义勇”共5万人前往围剿。起义军奋战一个多月,最终失败。参加起义的群众有一万多人被清军屠杀。
刘道一因在长沙、衡山等地运动新军,筹集枪饷,引起清吏注意,在由衡山返长沙途中被清军逮捕。
“弟代兄死”
清廷官员抓到刘道一后,弹冠相庆,以为抓的是他的哥哥刘揆一,那可是个大革命党人,立即将他解送到长沙府审讯。刘道一就自认是刘揆一,在狱中与友人的书信写道:“彼若刑讯,吾则自承为刘揆一,以死代兄,吾志决矣。”他在监狱的墙上题诗,以示心志。诗曰:
大地方兴三字狱,但期吾道不终孤。
舍身此日吾何惜,救世中天志已虚。
去国齐夷泣孤竹,对床风雨误高梧。
海山珍重原鴒翼,莫作天涯寄弟书。
意思是,在清廷用“莫须有”的罪名对付爱国志士、证据不足就乱杀人的情况下,我们要像岳飞那样立场坚定。想到我死了不足惜,只要革命后继有人。我坚信这一点,因为孔子说过,道不孤必有邻。我今天舍弃了身躯并不可惜,可惜的是我救世的志愿却半途而废了。我与胞兄就像当年的叔齐和伯夷一样,同到异国日本哀伤祖国(按:孤竹君是伯夷、叔齐的父亲,此处喻祖国),又像苏轼、苏辙兄弟风雨之夜对床共话,可是我却误了大事,对不起胞兄。但愿吾兄在海外多多保重,不要挂念我,为避免连累,也不必从远地寄信给我了。
清吏后来发觉他不是刘揆一后,便刑讯逼供。他在供词中大书清政之残暴、中国之危亡及世界政治要略数千字,使审讯官瞠目结舌。清吏有开列出数十人的名单,逼令供为同党,他坚决拒绝,大声叱斥说:“士可杀,不可辱,死则死耳!”清吏便将搜得他刻有“锄非”二字的印章,作为他谋反的罪证,判处他死刑。
“将来外交绝好人才”
1884年7月,刘道一生于湘潭县白石铺八斗冲。
1893年,刘道一随父母迁居湘潭城内柳丝巷。
刘道一幼年入私塾读《孟子》,能琅琅成诵,性格开朗,能言善辩,锋芒毕露。少年曾入湘潭美国教会益智学堂学习,受时潮和兄长刘揆一的影响,思想激进。读《汉书·朱虚侯传》时,对“非其种者,锄而去之”这句话非常欣赏,便自号“锄非”。
1904年春,刘道一与哥哥刘揆一一起参加黄兴在长沙组织的华兴会;受黄兴指令与会党成员万武从长沙回到湘潭,去劝说哥老会首领马福益与华兴会合作,共同反清朝帝制。刘道一陈说反清道理,当看到马福益还在犹豫不决时,就正色地问马:“马大哥,我们听说您是个人物,于是登门拜望。现在小弟有个问题要请教。”马福益说:“请问。”刘道一说:“大哥是打算按照哥老会宗旨反清扶明呢,还是准备接受招安,作清王朝的爪牙?”终使马福益醒悟,慨然相许参加反清的武装起义。原定在11月16日慈禧太后寿辰时起事,以武备学堂学生为主,联络新军和巡防营,城外由哥老会分兵五路响应,向长沙进军。公推黄兴为主帅,刘揆一和马福益为正副总指挥,同时约湖北党人响应,先占两湖,再图北伐,直捣幽燕。这次起义因内部组织不严密,许多活动都处于半公开状态,计划被泄露出去。衙门立即四处搜捕党人,起义因而流产。马福益逃往广西,黄兴、刘揆一等流亡日本。
3月,刘道一考取留学公费,乃东渡日本入日本东京清华学校学习。在日本,刘道一与秋瑾等组织“十人会”秘密团体,赞成暴力革命。1905年7月,刘道一在东京参加由孙中山召集的中国同盟会筹备会,是同盟会的创始人之一。他在同盟会中担任书记、干事等职。
刘道一善于交际,长于辞令,通英语、日语,被黄兴和党内众人称之为“将来外交绝好人才”。
孙、黄、宋的哀悼
刘道一牺牲的凶耗传至东京后,同盟会总部为之举行追悼大会。黄兴、刘揆一相抱痛哭,赋诗哀悼。
孙中山作诗哀挽:
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孽艰难甚,涯与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枕江流一奠公。
人说这是“孙中山留世的唯一完整诗歌”,足见孙对刘的敬重。
黄兴哀挽诗为:
英雄无命哭刘郎,惨澹中原侠骨香。
我未吞胡恢汉业,君先悬首看吴荒。
啾啾赤子天何意?猎猎黄旗日有光。
眼底人才思国士,万方多难立苍茫!
宋教仁哀挽诗为:
侠骨亭亭立,湖湘一少年。琴书辉白日,肝胆照青天。
竹箭壮逾直,松心寒更坚。何当化精卫,终古泣桑田。
不作楚囚泣,阶前恐辱身。脱骖无一士,挂剑又何人?
姓字空传恨,功名已化尘。元方空洒涕,后死尚艰辛。
再有高堂祸,凶罹不食新。西河空添痛,东海隔昏晨。
乱世扬豺虎,时乖失凤麟。苍天诛孝子,冤仰向谁伸?
懿训传贤母,千秋仰范滂。台荒思子地,石化望夫冈。
皓首伤孤鹄,慈怀动乳羊,纱幮频徒倚,老泪落微茫。
镜破鸣鸾景,鬟停堕马妆。无波古井水,微月老梅霜。
……
刘家一片“哭”声
刘道一的牺牲,最哀痛的人,是与烈士具有手足之情的兄长揆一。更何况,兄弟俩不仅是“战友”,而且弟有代兄死难之意。他将一腔哀痛融入诗中。这组《哭炳生弟》的七律共八首,可谓字字情、句句痛。
其中末章为:
夜阑灯暗泪潸然,吊季魂兮宛在前。
早日深情棠棣赋,清流遗恨豆萁篇。
苦心漫说仇三世,掩面还当入九泉。
速死倘能重聚首,人间无复弟兄缘!
刘揆一的妻子黄自珍在弟媳曹庄自缢后,作了《哭娣妇曹守道》七言绝句18首,其中四首是:
其一:
衡云暗淡湘波咽,夫死国家妻死节。
啼鹃血尽冤禽枯,饮恨千秋向谁说。
意思是:衡岳烟云暗淡,湘水波浪呜咽。丈夫为国捐躯,妻子为夫守节。杜鹃啼血已尽,精卫填海难平。这千秋恨事,只有埋在自己心头,还能向谁诉说呢?
其二:
年华十八入名门,多少金闺妯娌恩。
白发堂前劳问讯,红裙队里见温存。
意思是:想你十八岁时来到我家,我们妯娌之间有如亲生姐妹,恩情多么深重啊。你每天定时辛苦地省问白发父母,在我们女性里显出你的特别温和可亲。
其三:
纸窗灯火问父婿,见说中原久沧替。
母为儿女误英雄,请抒肝胆照天地。
意思是:你在简陋的卧室里,夜晚的灯火之下同夫婿言谈,知道了中国被异族统治了两百多年。你的丈夫要去从事革命,你叮嘱他不要牵挂家庭,以免贻误了大事,而要倾心竭力去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其四:
万里风霜一国民,巾箱脱尽赠长征。
陌头杨柳春无怨,塞上烟云日有心。
意思是:在这国运阽危的时刻,你也要尽一个国民的义务,你把梳妆盒里的什物典卖了送给夫婿远行。他虽然走了,你并不会像古人那样吟出“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诗句。你是不会有这样春怨的,你天天关心的是塞上风云——革命大业。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目光转向安源路矿 年份:2020
- 2、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3、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4、历史性·革命性·艺术性 作者:吴诗中,黄仂, 年份:2020
- 5、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
- 6、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