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双百人物在西部革命先烈卢德铭

双百人物在西部革命先烈卢德铭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双百人物在西部革命先烈卢德铭

【简介】 卢 德 铭 (1905年~1927 年),男,汉族, 四川省宜宾县 人,中共党员。 卢 德 铭 1921年考入成 都公学,其间 开始接触 《新 青年》等进步 书刊,接受马 克 思 主 义 。 1924年春考 入黄埔军校,同年加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236

【正文】

卢 德 铭

(1905年~1927

年),男,汉族,

四川省宜宾县

人,中共党员。

卢 德 铭

1921年考入成

都公学,其间

开始接触 《新

青年》等进步

书刊,接受马

克 思 主 义 。

1924年春考

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11月,任叶挺独立团第二营第四连连长。1926年5月,率部作为北伐先锋挺进湖南。在北伐战争中,由于作战勇敢,先后升任独立团第一营营长、第七十三团参谋长、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即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团长。1927年8月2日,率警卫团前往南昌参加起义。因南昌起义部队已南下,他遂率警卫团进驻修水县城。9月9日,率警卫团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起义部队总指挥。起义受挫后,在9月19日的文家市前委会议上,毛泽东主张放弃攻打长沙,把起义军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师长余洒渡(后脱党)坚持“取浏阳直攻长沙”的错误意见。卢德铭坚决支持毛泽东的主张,认为再攻长沙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他对毛泽东意见的坚定支持,对于会议统一思想,起了重要作用。会议经过激烈争论,最后通过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1927年9月25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萍乡芦溪遭到江西国民党军队的袭击。为了掩护部队撤退,卢德铭英勇牺牲,年仅22岁。

苗寨医生 李春燕

李春燕,

女,苗族,贵州

省从江县人,

中 共 党 员 。

1977年出生,

现为贵州省从

江县雍里乡大

塘村博爱卫生

站医生。

2000年,

李春燕从卫校

毕业后来到大

塘村。该村是

一个苗族村寨,山高路陡,交通闭塞,生活贫穷,“小病扛,大病顶,实在不行把巫师请”是当地群众缺医少药的真实写照。2001年,为了利用自己学到的医术解决村民看病难问题,在家人的支持下,李春燕卖掉了家里3头耕牛中的两头,筹集资金2000元,开办了大塘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卫生室。卫生室创办之初,她连药箱也买不起,只好用竹篮子代替,一些简单的医疗器械也是从当医生的父亲那里借来的,但是她仍以高度的责任心为村民们服务。当地村民家庭困难,看病吃药大多付不起钱,只能赊欠记账,久而久之,卫生室资金周转也就越来越难,李春燕家里为此还背上了7000多元的债务。为了筹钱买药,李春燕和家人把家里仅剩下的一头耕牛也卖了,最困难的时候,她卖掉了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包括结婚戒指。李春燕多年如一日,任劳任怨,默默奉献,服务群众,共医治病人上万人次,接生婴儿百余人,她常常不顾个人安危抢救病人,深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2007年,她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