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以忱与丰俊英:红色绝恋档案
【类型】报纸
【篇名】蔡以忱与丰俊英:红色绝恋档案
【简介】 1.少女时期的丰俊英。 2.丰俊英(右)与弟弟、表妹的合影。 3. “中流击楫”(照相馆的布景),右一为丰俊英。 1 3 2 蔡以忱与丰俊英,都是“红都”武汉大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 可是,由于烈士生前常以化名进行革命活动,而又英年早逝,官方档案资料很少,有的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323
【正文】
1.少女时期的丰俊英。
2.丰俊英(右)与弟弟、表妹的合影。
3. “中流击楫”(照相馆的布景),右一为丰俊英。
1
3
2
蔡以忱与丰俊英,都是“红都”武汉大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
可是,由于烈士生前常以化名进行革命活动,而又英年早逝,官方档案资料很少,有的甚至出现错讹。如大多数官方资料均称“蔡以忱出生于1896年”、“丰俊英出身寒微”等,均是以讹传讹。
笔者随裴高才先生到孝感杨店查阅了蔡以忱于民国十年(1921年)编辑并作序的《蔡氏宗谱》,其中“蔡以忱”栏明确记载:“农历戊戌年腊月十八日(1899年1月29日)亥时出生于黄陂东乡(今蔡家榨街)白家嘴。派名功三,字幼华,号以忱,学名滨。”
武汉革命博物馆与安源纪念馆藏蔡以忱长子蔡惠安1977年的回忆录亦称“家父生于1899年”。
由此可见,官方的资料“虚报”了三岁。
1923年,蔡以忱由董必武介绍加入中共,是中共“五大”代表,历任中央首任监察委员、农运委员,中共湖北、湖南省委早期主要领导人;同时,也是国民党“二大”代表、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执行委员。
董必武称他为“农运领袖”,包惠僧说他是“大革命中湖北教育界最活跃、最有作用的人物”。
丰俊英1904年3月生于湖北武昌军营。
据她的胞弟龙凌亲笔回忆:“胞姊俊英1904年3月生于湖北武昌军营。其父丰鸿斌,字筱廷,曾是清末湖北新军将领张彪的副官,1911年参加辛亥首义,后从事航运业直至抗战。”武汉沦陷后,丰鸿斌又在张彪之子、伪武汉市警察局长张学骞名下充汉口第十分局局长。
据此,丰俊英并非出身寒微。再从丰俊英的嫡侄丰志民提供当年的照片,一看就是大家闺秀。
她就读于湖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以下简称“女师”)期间,在蔡以忱的影响下,参加了革命。1926年,经徐全直(陈潭秋夫人)、袁溥之介绍,她加入中共。
丰俊英先后任湖北妇女协会与农民协会总干事,参加了著名的秋收起义与石门暴动,是大革命中的“农运之花”。
革命伴侣
蔡以忱与丰俊英相识于女师学潮中。
1921年冬,在刘子通、陈潭秋、蔡以忱等人的组织下,以徐全直、夏之栩、李文宜、袁溥之、袁震之、陈慕兰等一批女师学生为基础,湖北首个由中共领导的妇女革命团体——武汉妇女读书会,在女师附近的黄土坡27号成立。
当时,这里是中共武汉区委机关及其机关报《武汉星期评论》所在地,蔡以忱经常出入于此,并到女师演讲。
因此,他与1922年考入女师的丰俊英相识。
1921年底,刘子通在《武汉星期评论》上连续发表《改良湖北教育意见书》,猛烈抨击当时的教育制度,得罪了女师校长王式玉。
1922年2月春季开学,王式玉以“宣传赤化、贻害学生”的罪名,宣布解聘教师刘子通。
夏之栩、徐全直、袁溥之等进步学生极为愤怒,举行罢课,要求校方收回成命。
蔡以忱“拔刀相助”,积极联络武汉地区大中学校的学生举行同盟罢课,声援女师的进步学生。
丰俊英在蔡以忱的带领下,也参加了罢课斗争。
相持一个多月后,王式玉下令开除带头罢课的5名学生。
为此,丰俊英等女师学生,以静坐绝食的方式,到校长室与省教育厅请愿,直至校方答应给被开除同学发毕业文凭为止。
中共妇女运动领袖袁溥之回忆说:“丰俊英当时年龄最小,但斗争性强,做事很能干。”
1924年,丰俊英肄业后,常与蔡以忱装扮成夫妻从事地下工作。双方心心相印,不久正式结为革命伴侣。
领导暴动
1927年3月4日至22日,在武昌召开的湖北省农民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蔡以忱当选为执行委员兼组织部长,丰俊英为总干事。
1927年7月,经毛泽东、罗章龙物色,瞿秋白同意,蔡以忱、丰俊英一同赴安源。
蔡以忱作为中共安源市委首任书记,参加了震惊中外的秋收起义,又作为主力团的党代表,成为打响秋收起义第一枪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罗章龙回忆说:
毛泽东先离开武汉赴长沙,临行前,他对我说,你找一个有作战经验的军事干部一道来湖南。我说:这里很难找到既熟悉湖南情况又有武装斗争经验的军事干部。毛泽东说:只要你认为可以就行。以后,经过物色,与中央商量的结果,加派了一个蔡以忱。蔡以忱是湖北省农民运动自卫军的负责人,懂得一些军事,所以要他去。他去湖南是有决心的,所以家眷都带去了。他的妻子姓丰,是党员,也同我熟悉。我同蔡以忱等在六七月间先后到了湖南。我留在长沙,蔡以忱带着家眷到安源,担任党的安源市委书记。(罗章龙:《回忆湖南省委领导秋收起义》,《亲历秋收起义》,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版)。
起义失败后,蔡以忱任中共湖南省委秘书长,丰俊英为省委机要干事。
11月上旬,蔡以忱(化名张仲平)与丰俊英(化名李逸如)转战常德,负责筹建中共湘西特委。蔡以忱为特委委员、常委、组织部长。
丰俊英白天在常德北洋湖小学任教作掩护,晚上为蔡以忱整理文件,抄写文稿。
1928年1月,蔡以忱调任中共湖南石门县委书记,发动了震动三湘的石门年关暴动。
丰俊英以石门第一高等小学为基地,发动群众,配合暴动。
1月22日即除夕之夜,蔡以忱带领十余人率先行动,首先在南圻烧了县警察所长上官嗣西的房子,继而暗杀了鱼肉百姓的南圻区长王启发等反动分子。
另外几位县委委员则在新关同时行动。
丰俊英等人领导学生与各界群众,举行游行,示威声援……
初战告捷后,龙家泉、曾庆轩等县委干部于1月30日,带领20多名暴动队员,夜晚行军50多里,于第二天拂晓赶到石门中部的磨岗隘集镇,分两路围攻横行磨市一带的区团总龚砥臣家,处决了豪绅龚砥臣。
另一批同志则在石门西北的泥沙乡等地展开行动。
血染湘西
年关暴动,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土豪劣绅慌忙搬来救兵——贵州军阀李鑫的第四十三军雷世光师“进剿”石门,暴动失败。
1928年3月23日上午,丰俊英在石门第一高小被捕,英勇就义,年仅24岁。
丰俊英就义后,石门县第一高小的师生收殓烈士的骸骨,将她埋葬于石门县尼姑滩。
回调特委的蔡以忱得知爱人血染石门,心情十分悲痛,立即含泪濡笔写信,向岳父丰鸿斌报告噩耗。
某日夜里,蔡以忱化装成教师前去祭奠亡灵,差一点被反动军警捕获。
1928年7月中旬,正在湖南澧县组织武装暴动工作的蔡以忱,接到特委书记舒玉林急件:特委机关遭破坏,舒将前往长沙向省委汇报,要求蔡与特委委员游才英继续在鄂湘交界的澧县工作,争取与湖北省委取得联系,联手对敌。
蔡以忱与游才英在澧县十回港、宝塔湾一带开展工作,同时他也做好了牺牲的准备,特地写家书一封给武汉的二兄襄忱。
信的末尾,蔡以忱赋绝笔诗一首:
申鸣大义臣,仗剑扫烟尘;
横刀眉梢笑,忠贞掩昆仑。
10月25日,因为叛徒出卖,蔡以忱在澧县落入魔掌。
由于蔡以忱在湘西一直使用化名张仲平,敌人并不知道其真实姓名。见其软硬不吃,敌人就造谣说他是湖北“匪首”,于澧县县城小南门将其乱棍打死。
蔡以忱时年30岁。
新中国成立后,蔡以忱与丰俊英均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由于烈士生前常以化名进行革命活动,而又英年早逝,《蔡氏宗谱》也无记载(1921年双方尚未确认伴侣关系),其后裔并不知道他们的革命伴侣关系。身在深圳的丰俊英侄孙女丰晓菲从“文心一点”的博客上,看到裴高才主创的《蔡以忱传》中提到姑祖母的名字,便与裴高才取得了联系。
在纪念中共“五大”与秋收起义85周年之际,蔡以忱嫡孙蔡亚生、蔡小兵,与丰俊英侄儿丰志民、张盛英夫妇,终于在烈士逝世85年后,手持烈士证在武汉档案馆认亲。
他们表示,将把烈士证捐出,让两位有情人穿越历史,在档案馆“团聚”。
2012年5月25日,经作家裴高才牵线,“农运领袖”蔡以忱与“农运之花”丰俊英逝世85年后,其后裔手持烈士证在武汉市档案馆首次认亲,并向张嵩副局长捐赠了文物资料。而裴高才为撰写《“铸剑”先驱·蔡以忱传》,通过查阅苏联与海峡两岸的解密原始档案,以及民间第一手史料,首次撩开了这对革命伴侣鲜为人知的身世与行状。
[回 眸]
[断 章]
“文革”记趣
“文革”中,某日从南京新街口乘车到下关。
车行至鼓楼广场时,两派造反派组织正在集会,人山人海,交通堵塞。
公交车停下了,司机撸起袖子,冲向人群,“造反”去了,撂下一车乘客不管。
乘客足足等了半小时也不见司机回来。这时,有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工自告奋勇抢过方向盘,捣鼓半天,汽车毫无动静,弄得他满头大汗。
忽然,汽车猛地一抖,开动了。
大家欢呼起来。
公交车在大马路上,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像扭秧歌似的。
车里的乘客东倒西歪。
“小伙子,侬到底会开不会开?”一个上海人忍不住问道。
小青年不答。
车到三牌楼,有人要下车。
“停不了,我要到下关赶火车。”小青年说。
“我也是要到上海乘火车!”上海人吓得够呛,说话颠三倒四的。
汽车一会儿快,一会儿慢,跌跌撞撞,终于到了下关火车站。
有人说:“鬼门关里走一遭。” 李松昌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目光转向安源路矿 年份:2020
- 2、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3、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4、历史性·革命性·艺术性 作者:吴诗中,黄仂, 年份:2020
- 5、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
- 6、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