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东北同盟会及其机关报吴从龙

东北同盟会及其机关报吴从龙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东北同盟会及其机关报吴从龙

【简介】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再次走进长春市档案馆,重新翻阅了东北三省同盟会机关报——《长春日报》。在档案馆同志的帮助下,使我能复印到《长春日报》保存的全部资料。经过整理、考证,并作些解读,以飨读者。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俄战后,东北三省成为侵略中国的焦点。长春一埠,尤属中心。1902年,同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112

【正文】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再次走进长春市档案馆,重新翻阅了东北三省同盟会机关报——《长春日报》。在档案馆同志的帮助下,使我能复印到《长春日报》保存的全部资料。经过整理、考证,并作些解读,以飨读者。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俄战后,东北三省成为侵略中国的焦点。长春一埠,尤属中心。1902年,同盟会领导南方起义失败后,孙中山设想组织北方起义。1909年孙中山派廖仲恺、林伯渠、宋教仁、徐镜心等来吉林一带进行革命活动。为宣传革命思想,开启民智,决定在长春创办东北同盟会机关报——《长春日报》。它的宗旨是:宣传革命思想,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和罪行。

于是任命同盟会员蒋大同为《长春日报》发起人。蒋大同(化名蒋健),原名蒋卫平,又名蒋慕谭。河北永平府蒋家庄(今属滦县)人。生于1882年,1910年牺牲,年仅28岁。蒋卫平1905年与李大钊同入永平府中学,后又在保定陆军速成中学肆业。离校后到东北沈阳,在赵尔巽将军器重下办教育。日俄战后,沙俄不断策划入侵我国,蒋大同只身到西伯利亚,了解敌情,被俄国拘留入狱,1908年9月获释放。同年秋经宋教仁等人介绍,加入同盟会。1908年10月,经过酝酿,由蒋健(即蒋大同)、房宾、刘希武等七人联名发起创办《长春日报》。不久,蒋健、周裕臣、毕维恒等39人向道台呈请《办报立案书》,又呈交了《试办〈长春日报〉刍言及简章》。为了加快《长春日报》的正式出版,12月初,蒋健以《长春日报》发起人的名义亲自给道台陈希贤写了一份激情洋溢的3000字长信,从五个方面说明了《长春日报》出版的原因,几经周折,《长春日报》于宣统元年闰二月十三日(1908年4月3日)正式出版。后因经费等原因停刊。

当时长春日报社为股份制性质,招股总额为一万元。报纸每日出版,星期日休刊。报纸竖排活字印刷,八开四版。报费每张铜钱二枚,月订铜钱四角,半年二元三角,以示优待。它的主要栏目有:《宫门抄》、《照登旨渝》、《白话论说》、《商业大观》、《全国要闻》、《本埠新闻》、《东三省新闻》以及招商广告。《长春日报》由地方邮局特准挂号,通过邮务员发送。此外一些埠镇还招有代办员。

《长春日报》为了贯彻“鼓吹文明,发皇商务”的办报方针,对帝国主义侵略罪行作了尖锐、深刻的揭露和抨击,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例如宣统元年闰二月二十七日出版的《长春日报》第13号第二版在《白话论说》专栏发表了题为《俄人之经营哈尔滨》的评论。作者深刻而系统地揭露了沙皇俄国自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侵略中国的罪行。文章说:“什么叫干涉主义呢就是不论人家

怎么样,自己硬往里插脚,插进脚去就叫作主义。也没有他不管的时候,也没有他不管的事情。为什么叫俄国人欺侮得我们这么苦呢!从这里若是不变主义,不但是一个哈尔滨的地方,受俄国的气,就是整个儿东三省的地方也是依着人家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啊!”

文章指出:“我们国初(指清朝)的时候,他们占据了西伯利亚,渐渐地往南来,侵入黑龙江以北的地方……这次之后,通商的条约,常常的改订,终究也没大变动。到了咸丰年间,乘着我们国内之乱,他们的西伯利亚总督,领着兵,越了界。吾们派的大臣奕山,又是个软弱的糊涂人,所以这《瑗珲条约》,就把黑龙江以北、乌苏里以东的那些地方全丢了。以后俄国人更是得一步进一步,占了我们西北上的伊犁……将来大局真是不堪设想。”

这篇评论的字里行间所叙述的侵略事实,真是发人深省。

《长春日报》还是民主革命思想宣传阵地,也是民主革命知识分子的联络基地。1908年11月,西太后咽气的“哀诏”传到安庆,民主革命先烈熊成基利用清军太湖秋操的时机,以陆军炮营队官的身份,领导了著名的安庆新军起义。起义失败后,熊成基几经跋涉,万里浮海流亡到日本东京,经肖异鲲介绍参加了同盟会。1909年3月,黄兴派熊成基到东北三省联络新军起义。熊成基经奉天来长春,住在《长春日报》社。当时,蒋大同、董耕芸所主持的《长春日报》社,是同盟会设在关东的联络点。熊成基在这里同一批年轻的革命志士结下了友情。他们打算在人烟稀少的密山一带“从事开垦,以例存粮购枪,并联结旧军人及马胡子,伺机起义。”1910年1月,由于臧冠三向吉林巡抚陈照常告密,熊成基在哈尔滨客栈被俘,从哈尔滨押往长春,又转送吉林监狱被捕。当他离开长春时,向沿街观望的人们一一致谢,并言:“诸君为国珍重,我死犹生。吾愿以一腔热血,灌自由之花。”同年2月27日,熊成基就义于吉林巴尔虎门外,临刑时高声宣传其革命宗旨。熊成基为国牺牲的精神,在东北播下革命火种,鼓舞人们,为推翻帝制进行顽强的斗争。

熊成基牺牲后,《长春日报》停刊,编辑徐竹平被捕。清廷搜捕革命者甚严。革命派不得不采取更分散、更隐蔽的方式,据各人所长,打入学堂、军队,特别是打入军事学堂进行活动。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的消息很快传到长春,犹如一声春雷,振奋了在长春活动的革命党人,受革命思想影响的青年学生,欣喜若狂,准备迎接民主共和。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开会集议,响应武昌起义,力主吉林独立。

1912年1月1日,以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的南京临时政府诞生。这时,东北的革命党人正在组织消灭东北地方的反革命势力。蓝天蔚、商震统率的关外北伐军,声势浩大,再一次鼓舞了活动在长春的革命党人,又掀起了新的斗争。据史料记载,1912年2月,在长春头道沟满铁附属地秘密“聚集了有数十人”。这些革命者分别在悦来、兴顺客栈隐蔽,并与义昌公司经理杨香浦商议,买下了该公司作为根据地“以期举事”。由于事机不密,起义者被迫解散。尽管辛亥革命没有成功,结束了它的历程,然而广大民众却在这场革命运动中,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民主思想启蒙教育,人们热烈欢庆清王朝的灭亡。长春各界人士集会演讲,追悼为革命献身的烈士,高呼“民国万岁”,表现了对民主共和的期望。

辛亥革命虽没有成功,但由于封建制度的崩溃,生产关系有了变革,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1912年以后,在长春相继出现了许多新的工业企业,一部分手工业向近代工业转变,工人阶级的人数不断增加。种种迹象预示着新的革命风暴一定会到来。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