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会揭阳籍三会员事略
【类型】报纸
【篇名】同盟会揭阳籍三会员事略
【简介】 吴爱珊 在揭阳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中,有三把钢质指挥刀,此三把刀是辛亥革命时期同盟会揭阳籍三会员孙丹崖、何子因、林守笃当年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参加光复潮汕地区时使用过的指挥刀。下文就对这三位辛亥革命人士的事迹做简单的介绍。 孙丹崖,名光庭,丹崖为其号,1871年出生于揭阳渔湖京岗乡。清末曾留学日本东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918
【正文】
吴爱珊
在揭阳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中,有三把钢质指挥刀,此三把刀是辛亥革命时期同盟会揭阳籍三会员孙丹崖、何子因、林守笃当年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参加光复潮汕地区时使用过的指挥刀。下文就对这三位辛亥革命人士的事迹做简单的介绍。
孙丹崖,名光庭,丹崖为其号,1871年出生于揭阳渔湖京岗乡。清末曾留学日本东京弘文学院,在学院时,结识了中国同盟会领袖孙中山、黄兴等人。不久也加入中国同盟会,后任同盟会广东分会会长。留日期间,孙丹崖曾在东京郊区青山练兵场学习军事技术半年(此练兵场是孙中山在日本友人日野熊大佐帮助下建立的,目的是培养军事人才)。1911年春,孙丹崖奉命从东京回国,准备参加3月29日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途中闻起义失败,遂转道回潮汕,策划再起事。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暴发,各省纷纷起义响应,岭东革命同志多聚集于汕头,为了统一行动,汕头革命党人成立统筹部,张醁村为部长兼起义军临时司令,孙丹崖为副司令。他们一方面派员往香港、南洋筹集军费购买枪械,另一方面组织同情份子及勇士达1500人,为推翻清朝统治的起义作具体的准备。本来是计划11月12日先取潮州城而后光复汕头,但11日革命党人梁金鳌率先在汕头起事,起义不得不提前在汕头举行。孙丹崖率起义军拥入旧道台行署,收缴了惠潮嘉道驻汕头行辕防兵的武器,起义军其它部同时占领了电信、银行、盐运、交通运输等部门,控制了潮汕铁路,汕头市宣布光复。第二天,起义军整编为广东革命军第四军,孙丹崖任副司令兼执法官。接着,参与进攻潮州府城,率军占领潮州镇台衙,枪决恶贯满盈的知府陈兆棠。
进入民国后,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政事板荡。孙丹崖闻孙中山先生在上海,遂赴上海追随中山先生,直到陈炯明背叛中山先生,残杀国民革命军首领,丹崖愤而弃武从文,离开军政界,于民国11年(1923年)回归梓里,先后在汕头、揭阳等地任教职,并在其家乡创办培英学校、京岗义务学校等。民国32年(1943年)病卒于京岗老家。
何子因,又名绍棠、简秋、孟雄。揭阳榕城西门人,晚清秀才。光绪年间曾随城西林东屏守江阴,任管带,后回城督办团练,创养正、崇道两小学。昔年曾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暴发时,何子因正任汕头商团副团长,急起响应,将商团扩大成两个营。于同年11月,偕营长林琦返揭,联系邑绅,面晤清官知县范晋藩,劝其响应起义。范表示愿弃官他去。何遂从汕头率二路军进揭阳。时县城商户人家,皆高挂书“光复”黑字白旗,以示欢迎。何部入城后,改组县衙,成立安民局,公推邑人周子元任民政长(县长),清朝在揭阳的政权就此结束。
揭阳光复后,何子因曾任县保卫团总局局长,又曾渡海任高雷镇守使署秘书,年七十二时卒于梓。
林守笃(?——1915年)揭阳磐东富经桥村人。辛亥革命前,林曾在国外参加同盟会,孙中山发起民主革命时,守笃常到各地联络会党,组织革命力量,进行反清斗争。因其骁勇过人,人称“林刀牌”。又喜骑白马,腰跨战刀,颇为威武,故人称“白马将军”。辛亥革命暴发后,林守笃与陈希愈曾率磐溪都民军数百人,在县城西门靛行接应何子因军林琦部入县城,进而光复揭阳。之后在新政权中任要职。
民国初,袁世凯背叛孙中山,开历史倒车,妄图恢复帝制,命龙济光入广州镇压革命,时孙中山四处奔走,策划讨袁。1915年,林守笃受中山先生命,回乡举事,率众袭攻县城,因实力悬殊,于战斗中被捕。后越狱失败,再次被捕,民国五年,遇害狱中。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目光转向安源路矿 年份:2020
- 2、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3、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4、历史性·革命性·艺术性 作者:吴诗中,黄仂, 年份:2020
- 5、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
- 6、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