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何香凝:同盟会最早的女革命家

何香凝:同盟会最早的女革命家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12

【类型】报纸

【篇名】何香凝:同盟会最早的女革命家

【作者】 夏和顺

【简介】 晚年何香凝。(资料图片) ▲何香凝画作。(资料图片) 深圳商报记者 夏和顺 深圳人对何香凝美术馆并不陌生。位于华侨城的何香凝美术馆,刚刚举办了《何香凝艺术精品展》、《人月双清——廖仲恺何香凝诗词作品展》,这是何馆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推出的重头戏。何香凝美术馆策划部林帆告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524

【正文】

晚年何香凝。(资料图片)

▲何香凝画作。(资料图片)

深圳商报记者 夏和顺

深圳人对何香凝美术馆并不陌生。位于华侨城的何香凝美术馆,刚刚举办了《何香凝艺术精品展》、《人月双清——廖仲恺何香凝诗词作品展》,这是何馆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推出的重头戏。何香凝美术馆策划部林帆告诉记者,这两个展览引起深圳市民极大兴趣,深圳市民借此对何香凝革命和艺术生涯有了更深切的了解。

何香凝(1878—1972),原名瑞谏,祖籍广东南海,出生于香港。何香凝是革命家、政治家,还是著名画家。她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国家侨委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

大脚千金成就革命姻缘

1893年,廖仲恺的父亲廖竹宾在美国旧金山病逝,他临终时特别叮嘱儿子:“小脚女人在外国被人看不起,你必须遵照客家人的习惯,将来娶一个大脚媳妇。”廖仲恺回到惠州,当叔父督促他成家时,他遵照父亲遗嘱,提出要娶个大脚婆娘。廖家是海外富商,要门当户对,必须得找一位大脚“千金”。真是天作巧合,叔父经打听,得知香港地产大亨何戴家的九小姐留有一双“天足”。

何九小姐就是何香凝。据称何香凝年幼时受太平天国女兵影响,坚决不缠小脚,一次又一次将母亲给她缠的裹足布剪成“花蝴蝶”。他父亲最后与母亲商量,由她去了。因此,何香凝保留了一双大脚。

那个年代,大脚女人出嫁都成问题。何香凝父亲听说廖家公子要讨一个大脚女人做妻子,不禁为女儿的婚事松了口气。就这样,廖仲恺同何香凝于1897年10月在广州举行了婚礼。

“双清楼主”日本奇遇

廖仲恺与何香凝寄住在广州河南三官庙廖仲恺兄长廖恩焘家里。廖公馆是砖木结构两层楼房。起初,他俩住在一楼的一个房间,后来为了减少与嫂子的矛盾,避免侄儿侄女的嬉闹,他们在二楼左侧屋顶的晒台上搭了一间小屋居住,他们将这楼台斗屋命名为“双清楼”。1923年,何香凝以娘家资助,在广州百子路建了一所住宅,仍取名双清楼。这双清楼曾作为八路军驻广州办事处,后被日机炸毁。廖仲恺后来以《双清词草》命名其诗词集,何香凝则自称“双清楼主”。

1903年1月,廖仲恺离开广州抵达日本求学,4月份何香凝也来到东京。他们在早稻田大学附近租房住下,并将该屋取名“觉庐”。廖仲恺与何香凝夫妇是留学生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因“廖体小而何高壮”,同学们笑他俩是姐弟,而何香凝因为那双“天足”,又有“何大脚”之称。

这年9月一天晚上,何香凝与廖仲恺参加神田区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集会,听孙中山发表简短演说,感觉很受鼓舞。几天后,他俩在黎仲实介绍下,在小石川“下宿屋”(旅馆)拜访了孙中山。

他们的话题从中国政治问题开始,孙先生谈得很多,从鸦片战争谈到太平天国,谈到戊戌政变,谈到义和团运动,谈到清政府腐败无能,也谈到了推倒清廷,建立民国。何香凝与廖仲恺十分佩服,从此坚定了革命信念。

1905年8月7日,何香凝经孙中山、黎仲实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她是同盟会第一位女会员。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正式成立。

筹办仲恺农工学校

廖仲恺在广州遇刺身亡后,广州国民政府成立纪念廖仲恺先生筹备委员会,何香凝为主任,委员有蒋介石、李济深、许崇清、陈树人、古应芬等人。1925年11月30日,何香凝在“廖仲恺逝世纪念会”上,提议筹建廖仲恺纪念公园及农工学校。

何香凝经四处奔波,在广州土敏土厂旁边征得潮田旷地,作为仲恺农工学校用地。香港罢工委员会,广州黄埔军校师生,省港各界人士,胡文虎等海外侨胞积极捐款支持仲恺农工学校。1927年3月26日,仲恺农工学校正式开学,先设两个班,一班为三年制本科,一班为一年制实习科。何香凝担任农工学校校长,并聘请著名教育家许崇清为校董会董事长。

1927年4月,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何香凝在武汉打电报给国民党广州当局,决定辞去在广州所兼职务,但请求广州当局不要因政治分歧而解散仲恺农工学校。

1929年,仲恺农工学校经费再遇困难,聚集上海的书画家们慨然泼墨赞助,为学校募集了一批经费。何香凝又携带自己的画作,于1929年9月到南洋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义卖筹款。几个月间,在海外华侨的支持下,何香凝便向仲恺农工学校汇回10万元大洋,学校用这笔款扩建了实验楼,建成了当时华南地区最大的蚕种冷藏库,添置了图书、仪器设备等。上世纪30年代,仲恺农工学校还建成机蚕丝工场,拥有最先进缫丝机36台,每月生产优质蚕丝200多斤。 仲恺农工学校是今天广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前身。

岭南画派重要画家

何香凝是政治活动家,也是岭南画派著名画家,她的画作至今仍受广泛追捧。前不久,在深圳的一场艺术品拍卖会上,她的《松壑鸣泉》以45万元成交。

何香凝自幼喜欢美术,她和廖仲恺在日本留学期间,结识了在广州已有画名的高剑父。高剑父刚到日本时经济拮据,为了帮助这位朋友,也为了何香凝学画方便,廖仲恺便让高剑父住到自己家里。

1909年春,何香凝进入东京本乡女子美术学校,专门学习绘画。她除了听端管子川老师讲授山水、花卉画外,还向日本皇室画师田中赖章学画狮、虎等动物及日本画。

何香凝以画狮著称,她笔下的狮体态轩昂,神色威猛。她还喜欢画寒冬之物,如冬梅、青松、翠竹、菊花等。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以后,何香凝与柳亚子、经亨颐、陈树人等组成“寒之友社”,举办义卖展览,慰问前线抗日将士。1949年以后,何香凝担任诸多重要行政职务,但工作之余经常泼墨作画,笔耕不辍,这个时期,她多画山水花鸟。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