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安源精神”铸就萍矿之魂

“安源精神”铸就萍矿之魂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安源精神”铸就萍矿之魂

【作者】 赵翔李刚殷

【简介】本报讯(记者赵翔 李刚殷)“七一”前夕,记者在 浓浓的雨幕中走进中国工人运动发源地之一的安源 煤矿。在这座百年老矿,带着“是什么原因使亏损多 年的安源矿重新赢利”问题,记者采访了许多工人和 领导干部,得到回答却出人意料地相同:是“义无反 顾、团结守纪、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安源精神,使 我们在困境中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705

【正文】

本报讯(记者赵翔 李刚殷)“七一”前夕,记者在 浓浓的雨幕中走进中国工人运动发源地之一的安源 煤矿。在这座百年老矿,带着“是什么原因使亏损多 年的安源矿重新赢利”问题,记者采访了许多工人和 领导干部,得到回答却出人意料地相同:是“义无反 顾、团结守纪、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安源精神,使 我们在困境中照样挺直脊梁,百折不挠。$$ 1922年9月14日凌晨,13000余名安源矿工参加了 刘少奇、李立三组织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他们提 出“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罢工历时5天,在资方 答应保证工人政治权利、发清欠饷、增加工资、改善 待遇等条件之后,罢工取得胜利,谱写了我党工运史 上的重要篇章。在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安源精神”, 更是激励了一代代工人兄弟,冷静而勇敢地面对现 实,战胜自我,战胜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 安源是江西萍乡城东南6公里处的一个古老矿 区,是20世纪初 中国10大厂矿之 一。据介绍,近年 来,曾连续11年 保持年产煤百万 吨纪录,涌现出 全国劳模、号称 “拼命三郎”的杨 和平等一大批英 模人物的萍乡矿 务局安源煤矿, 碰到了前所未有 的困难。但安源 工人抱定了一个 信念:要么生活 得更好些,要么 “喝西北风”。矿 工们争时间,抢速度,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终于实 现了赢利数百万元。一位煤炭行业的老领导翘指称 赞:“百年老矿还能赢利,安源工人了不起!”$$ 在安源采访,工人们都这样说:自从安源路矿工 人党支部成立后,安源山便挺起一根脊梁。$$ 安源工人的脊梁是直的。从1921年秋,毛泽东第 一次到安源考察,播下革命的火种,到刘少奇、李立 三办起第一所工人补习夜校,组建中国第一个产业 工人支部──安源路矿党支部,并组织成立工人俱乐 部,这些曾经过着“少年进炭棚,老来背竹筒,病了赶 你走,死了不如狗”悲惨生活的矿工们,就有了坚定 的革命信念,从大罢工到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他们奉 献出7000多个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 的悲壮之歌。$$ 解放后,安源这座历史名山随着政治运动而颠 簸,几许热闹,几许冷清,然而,安源的工人阶级没 有背叛信念,义无反顾地守护着心中的圣地。如 今,24米高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依山而建, 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3位伟人的巨型雕像在馆 前巍然耸立。1984年8月31日,邓小平同志为修复 一新的纪念馆题写了馆名。资料显示,纪念馆建立 以来,共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及港澳台同胞 1万多人先后来此参观,每年都有20余万国内观众 到安源参观。$$ 据介绍,通过产业调整,萍乡矿务局目前已形成 了一个以煤为主,综合利用,多种经营的发展格局, 先后建成了客车、电焊条、水泥、火工、机械、浮法玻 璃、制冷设备、人造皮革等100多个实体,非煤企业已 占总产值的70%以上,从1996年开始实现赢利, 2000年实现赢利2000余万元。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