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门、哥老会、青帮都曾为辛亥革命立下汗马功劳 辛亥革命生力军――帮会
【类型】报纸
【篇名】洪门、哥老会、青帮都曾为辛亥革命立下汗马功劳 辛亥革命生力军――帮会
【作者】 辛民
【简介】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中)率新政府官员祭拜明孝陵,以示反清已成。 周恩来说,陈其美(上)是上海买办资产阶级流氓政治的源头。 在清代历史上,多次农民起义,均和天地会(俗称“洪门”)有关,而造成其倒台的辛亥革命,也有强大的帮会力量参与。不论是以雇佣军的方式,还是自发自觉投身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793
【正文】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中)率新政府官员祭拜明孝陵,以示反清已成。
周恩来说,陈其美(上)是上海买办资产阶级流氓政治的源头。
在清代历史上,多次农民起义,均和天地会(俗称“洪门”)有关,而造成其倒台的辛亥革命,也有强大的帮会力量参与。不论是以雇佣军的方式,还是自发自觉投身于革命热潮,在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国的历程中,帮会扮演了极其隐秘而又极为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说,没有帮会,就没有辛亥革命!
但是,这又是一个被遮蔽的群体。民国成立后,无论民国政府还是革命党,都迅速与帮会撇清关系,曾经的同志加兄弟,竟成路人。
?>致公堂
孙中山是其红棍
民国八年(1919年)1月9日,蔡元培和张相文致信孙中山,要求其公开会党秘史。
一个以共和革命元勋自居的领袖,怎么能与帮会扯上关系?孙中山回信矢口否认同盟会与帮会之间有什么瓜葛:“诸党会……于共和革命,关系实浅,似宜另编为秘密会党史,而不以杂厕民国史中。”
对此,台湾名嘴李敖如此点评:“国民党革命成功,本来是靠着黑社会的帮助,所以老同志蔡元培、张相文写信给孙中山,说我们写历史,对黑社会的帮助‘饮水思源,尤不容忘其本来’。”
不过历史就是历史,终会留下蛛丝马迹,连国民党右派元老邹鲁在《中国国民党史稿》中也不得不承认:“中山先生鼓吹革命之始亦以洪门会馆为对象”。同盟会总章中也写得非常清楚:“凡国人所立各会党,其宗旨与本会相同,愿联为一体者,概认为同盟会会员。”白字黑字写得如此明白,如何否认得了帮会作为辛亥革命生力军的地位?
孙中山在檀香山参加致公堂的时候,由于当时有些威望,致公堂让他担任红棍。所谓红棍就是其一把手――三个主要职位是红棍、白扇(军师、参谋长)、草鞋(联络官)――是对孙中山的承认。还有一种是互相参加,比如陕西的哥老会成员参加同盟会,同盟会的人参加哥老会,实质上就是两套系统同一帮人,这种系统在美国也搞过,同盟会的人参加致公堂。
?>哥老会
辛亥革命生力军
帮会终究是早期革命中的生力军,至少在传播声势的意义上,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谈到帮会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自然不得不提四川哥老会。
哥老会者,活跃于长江中、上游的秘密宗教帮会组织,虽然没有“反清复明”的夙愿,但也是一支重要的不安分力量。1906年初,同盟会四川支部主盟人黄树中请四川哥老会首领佘英在日本加入同盟会,孙中山委任其为四川大都督。
佘英回到四川后,积极举事,此时的哥老会和同盟会,不分彼此。同盟会会员熊克武,就加入了哥老会,同盟会方面还制定了《革命党入会意见书》。
1911年8月,四川同盟会与哥老会商议,将保路运动引向革命,当时川东、川南、川西地区的负责人都是哥老会首领。9月7日,哥老会首领秦载庚、侯宝斋率领的部队在郊外与清军激战,而另一路由哥老会张捷先率领的部队则围攻成都,哥老会罗子舟部攻打雅州府城,再加上各地新军、共进会、孝义会的起义军四处开花,四川风雨飘摇。11月2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宣布自治,几天后,赵尔丰被斩首示众,四川光复。
当时革命党并未统一,除同盟会外,1907年在东京成立的共进会,其实就是一个帮会组织。发起人的身份,大多为长江流域帮会成员,兼具同盟会身份,既然与帮会渊源颇深,自然会想到利用帮会进行革命活动。共进会入会的方式也很帮会化:开堂、烧香、结盟、入伙,不像革命,倒像是上梁山,其流程,和哥老会入会时几乎一模一样。湖南革命党首领正是共进会的焦达峰,他很重视帮会的力量,1909年他在浏阳大开山堂,10月进攻厅城的战斗吸收了哥老会的势力。
陕西则是又一个会党帮会势力盘根错节的省份。当时陕西军队中很多人都参加了哥老会。1910年7月9日,陕西同盟会的井勿幕、张钫等人与哥老会首领张云山、刘世杰、万柄南等在西安大雁塔秘密碰头,歃血为盟。1911年10月22日陕西新军起义,其成员几乎都来自哥老会。西安光复后,各地的哥老会风起云涌,临潼、富平、榆林、潼关等地的哥老会连战连捷,哥老会兄弟用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民国的开国国旗。
但帮会终究是帮会。佘英的哥老会还没起义,坊间已经在风传:“佘大哥要当皇帝了。”毫无革命的规划,还是改朝换代的老观念。1909年3月的起义之前,佘英手下的一些帮会人员逼他发放每天要发的400文饷银,泄露了起义大事。佘英所部在小规模的起义后,迅速失败,在叙府豆沙关被俘遇害。
?>上海青帮
革命党的王牌
当时,在不能发动群众,又策反不了多少新军的背景下,帮会的亡命之徒几乎是革命党手中唯一的王牌。
在浙江,因鲁迅而为我们熟悉的王金发起义之初,依仗的其实也是浙江帮会。在上海,青帮大字辈李征武和同盟会关系密切。哥老会天目山聚义堂当家三爷、青帮通字辈刘福彪在辛亥上海起义中身先士卒,立下汗马功劳,刘本人也被炸弹炸去左脚踝骨。
几天之后选举上海军政府都督时,主持会议的李平书说,论功劳应该给李燮和,不想刘福彪突然拔出手枪,猛地拍在桌子上:“陈其美昨天吃了苦头,现在给他做一个军议长,太不公平,不足以响应起义。”结果硬生生将陈其美推上沪军都督的宝座,亦可见两人关系之铁。周恩来说陈其美等等是造成上海大买办资产阶级流氓政治的源头,这是非常正确的,也把帮会对辛亥革命的副作用讲得很透彻。
而影响了日后中国历史进程的还不只是李征武、刘福彪,另一位青帮大字辈――应桂馨――即将登上历史舞台。上海起义前,陈其美帮助应桂馨摆平了宁波强占民房事件,应桂馨则投桃报李开始帮陈其美搜集情报。
民国成立后,陈其美全力支持应桂馨筹建青帮、洪帮及哥老会联合组织――中华国民共进会,应桂馨任会长。没想到应桂馨竟吃里扒外,1912年密会袁世凯和国务总理赵秉钧后,就成为埋在国民党内部的一颗定时炸弹。
1913年3月20日晚,上海沪宁火车站的几声枪响,彻底改变民国宪政史的历程。受赵秉钧密令,应桂馨指使刺客武士英将宋教仁暗杀于上海火车站。应桂馨自认有功,结果被灭口,死于北上京津铁路的头等客车中。兔死狗烹,应桂馨也没有好下场。
至于陈其美本人,盛传其也加入了青帮,但他的侄子陈立夫在《风云扫荡中国》一书中否认了这一臆测,不可否认的则是当时青帮分子在革命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1919年,蒋介石在上海股票交易所里当掮客时,通过虞洽卿结识了黄金荣,成为其门生,国民党与青帮的联系变得更为密切。
蒋介石的时代,上海青帮三巨头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权倾一时。□新民周刊
■解码辛亥
哪些组织参与了革命
随着清政府腐败和社会危机的进一步发酵,1890年代,不少人开始主张以暴力革命彻底推翻由满人成立的皇朝及帝制,建立类似法国及美国的共和政体。由此,有识之士纷纷组织会党,走向革命之路。
最早主张革命的人多数集中在海外,以留学生、华侨青年为多。最早期的革命团体亦是在海外成立,当中以杨衢云为骨干的辅仁文社在1890年左右成立于香港。而孙中山亦于1894年11月24日在檀香山首次组织兴中会,为革命筹措经费。二者后来在1895年1月在香港合并,继续称为兴中会,并且于同年首次在广州发动武装暴动起义,但并未取得成功。孙、杨二人亦因此而被通缉。孙中山于次年在伦敦为清廷所绑架,事件成为国际新闻,孙亦因而闻名国际。杨衢云则在1901年被清吏在香港刺杀。
1903年日俄在中国东北开战,满清政府划出部分国土让两国交战而保持中立;皇室内更有人称满清国土,“宁赠友邦,不予家奴”,令革命救亡的呼声更高。各种革命团体亦于此时纷纷出现。主要有黄兴领导的华兴会(1904年在长沙成立,成员有黄兴、刘揆一、宋教仁等,以湖南青年为主),以及陶成章、蔡元培领导的光复会(1904年10月在上海成立,成员包括秋瑾、章炳麟等,以江浙青年为主);此外有更多各式革命小团体,如江苏的强国会,四川的公强会,福建的益闻会,江西的易知社,安徽的岳王会,广州的群智社等等。
这些革命团体多数带有地方色彩,但大致上都有相同的目标:谋求推翻满清、恢复汉人原来的江山;建立类似美国的共和制国家。当中推翻满清的诉求着重满汉之分;而要求恢复的江山亦只限以汉人为主的十八省,东北三省、新疆、西藏及内外蒙都被排除。排满的态度正与中国各地方地下帮会“反清”传统相通。故此不少革命组织都有借助秘密会党的势力进行革命。例如华兴会与哥老会,光复会与青帮,兴中会与三合会皆有密切关系;而孙中山亦为洪门致公堂的会员。
孙中山在1905年夏,在日本成功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在8月20日于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并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纲领。
1907年7月,在东京的部分同盟会会员主张在长江流域发动革命。刘揆一、焦达峰、张伯祥、孙武等人在东京成立共进会。共进会性质及纲领与同盟会几乎相同,但不直接隶属同盟会。共进会是武昌起义的领导组织之一。
1911年1月30日,振武学社改名为文学社,推举蒋翊武为社长,詹大悲为文书部长,刘复基为评议部长。文学社为新军内青年军人组织,旨在通过渗透到新军中,掌握武装。文学社是领导武昌起义的另一个领导组织。□辛民
哪些群体出了力
辛亥革命的力量有很多,包括留洋归国的学生及知识分子、会党群众、海外华侨、新军士兵、地方士绅、农民、游民等。
新兴知识阶层以留洋学生和新式学堂学生为主体。科举制度废除后,清政府兴办新学并鼓励留学,很多年轻士子或进入新式学堂,或留洋学习。在陶成章的倡导下,很多士子捐官学军,到日本学习军事,如徐锡麟等。
留日学生在辛亥革命中具有巨大贡献。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时,参加者90%以上都是留日学生。在日本学习军事的同盟会成员还组织了丈夫团。辛亥革命的领导力量除孙中山外,如黄兴、宋教仁、胡汉民、廖仲恺、朱执信、汪精卫等领导和骨干都是留日学生。
科举制度的废除,使新兴知识阶层出现和崛起。受过西方文化洗礼的新兴知识阶层,成为辛亥革命的领导力量。
海外华侨也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他们在侨居地积极参加和支持同盟会,提供经费支援革命活动,还回到家乡建立革命组织,多次参加武装起义。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首批加入兴中会的20余人都是华侨。辛亥革命的成功,海外华侨功不可没,在黄花岗起义中遇难的黄花岗72烈士中,华侨就占了29人。
1908年起,革命党人将发动群众起义的重点转向新军。革命党人在新军内进行秘密的革命活动,向士兵进行革命的宣传。由于科举制度被废除,许多青年知识分子投入当时兴办的新军当兵,成为新军中的有生力量。文学社社长蒋翊武和许多骨干如刘尧澄(刘复基)、詹大悲、王宪章、张廷辅、蔡大辅、王文锦都是投营当兵的青年。后来组织武昌起义的文学社、共进会很早就同新军建立了联系。
1907年9月-10月,清政府下诏筹设资政院和咨议局。这为士绅和商绅参政议政提供了机会。1909年,各省咨议局成立,许多士绅、商绅通过选举进入咨议局,在咨议局中集结了一批开明士绅。地方士绅的力量在地方政治中有着越来越突出的地位。
这些士绅、商绅本来都是立宪派,后来推出的第一个内阁竟然是皇族和满族主导的,立宪派对满清政府有所失望。武昌起义后,立宪派才纷纷附和革命。
在清朝末期,许多秘密会党,包括洪门、哥老会、致公堂、三合会、洪江会是领导群众进行反清斗争的主要力量。会党的会众包括地主士绅、农民、手工业工人、小商贩、士兵、城市平民和无业游民等。会党的上层为地主士绅所把持,会党向来提倡“反清复明”的思想。
□宗合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目光转向安源路矿 年份:2020
- 2、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3、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4、历史性·革命性·艺术性 作者:吴诗中,黄仂, 年份:2020
- 5、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
- 6、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