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家纾难 永世流芳 ——记同盟会会员林少梅和他的后代 □ 林丰之
【类型】报纸
【篇名】毁家纾难 永世流芳 ——记同盟会会员林少梅和他的后代 □ 林丰之
【简介】 笔者于6月6日在《汕头特区晚报》第五版发表了《支持孙中山革命的林少梅》一文,引起了读者的反响。做为一位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的热血志士,林少梅何止将家产捐献给了辛亥革命,在当地,他还做了诸多善举义事:修斗门桥,修建潮汕护堤公路,向当局申请减税赈灾,重修庵埠灵和寺,出面解救被国民党抓捕的三百多名村民等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188
【正文】
笔者于6月6日在《汕头特区晚报》第五版发表了《支持孙中山革命的林少梅》一文,引起了读者的反响。做为一位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的热血志士,林少梅何止将家产捐献给了辛亥革命,在当地,他还做了诸多善举义事:修斗门桥,修建潮汕护堤公路,向当局申请减税赈灾,重修庵埠灵和寺,出面解救被国民党抓捕的三百多名村民等等,真是举不胜举。
有读者问:林少梅为辛亥革命“毁家纾难”,那么他的“家”现在还存在吗?他的后代又怎么样呢?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又重访了他的故居和他的后人。
林少梅的故居就在庵埠宝陇村忠信第。现在还住着年近九旬的三儿媳,她见证了近百年来中国的兴衰存亡。她说,公爹林少梅为革命献出自己的家,缓解了辛亥革命的困难,却给家人留下了无尽之苦难。1944年,公爹去世,全家无依无靠。婆母李氏手牵9岁的五儿玉响、6岁的六儿玉亮到处流浪谋生。好不容易熬到1945年抗战胜利,他们才回归故里。怎奈内战又起,国民党政府对辛亥革命有功人员的眷属根本无暇顾及。其母亲只好忍痛将两个幼子送入庵埠孤儿院,自己随乡亲到香港打工,因贫病交加,不久客死他乡。兄弟俩在庵埠孤儿院做童工,起早贪黑干活,挣扎在疾病和饥饿的死亡线上。解放后当地政府才对他们多方面给予照顾:玉响上了韩山师专,毕业后,在庵埠农业中学任教,业余喜爱音乐、书法,并伴其安度晚年;玉亮接受高等教育,任职于中国石油企业,在退休之后,仍为中国石油策划设计了数百个专题展览,为宣传中国石油文化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做出了积极贡献。
如今,林少梅已传子孙四代,人口近百人之众,成为宝拢村一大旺族。他的长孙本立,侄子玉瑜、玉友解放前均为中共地下工作者,为汕头的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均于1980年前后光荣离休;二孙本略在土地改革中立功二次,1992年被评为省级《三好家庭标兵户》,表侄女李正容是新中国唯一的一位女引航员,曾任汕头政协常委,先后五次在中央电视台亮相;现在健在的十位孙子、孙侄和十几位重孙子有的退休、有的经商,有的务农、有的从政,生活美满幸福;近十位曾孙有的在国内上学,有的在海外深造,也都在健康成长之中。
历史真是开了一个大玩笑!当年“毁家”缓解国民革命危难的林少梅,在国民革命“成功”之时,其后人却遭了大“难”。如今,他的子孙在共产党领导下却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并在不同的岗位上,沿着先辈走过的道路,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为实现先人“永世流芳”的优良家风而奋斗。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目光转向安源路矿 年份:2020
- 2、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3、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4、历史性·革命性·艺术性 作者:吴诗中,黄仂, 年份:2020
- 5、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
- 6、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