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不道珠江行役苦 只忧博浪锥难铸 ——访辛亥先烈温生才之孙、中国同盟会广州遗属联谊会会长温国杰

不道珠江行役苦 只忧博浪锥难铸 ——访辛亥先烈温生才之孙、中国同盟会广州遗属联谊会会长温国杰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0

【类型】报纸

【篇名】不道珠江行役苦 只忧博浪锥难铸 ——访辛亥先烈温生才之孙、中国同盟会广州遗属联谊会会长温国杰

【简介】 温国杰 ■ 深圳特区报记者 金涌 文/图 3月3日下午,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沐浴在血色黄昏中,记者等来了74岁的温国杰老人。为了这次采访,他放弃午休,专门搭乘公汽赶来,并带来珍贵历史资料,谈兴甚浓。 温国杰,辛亥先烈温生才之孙,现为中国同盟会广州遗属联谊会会长。他说:“早在孩提时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842

【正文】

温国杰

■ 深圳特区报记者 金涌 文/图

3月3日下午,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沐浴在血色黄昏中,记者等来了74岁的温国杰老人。为了这次采访,他放弃午休,专门搭乘公汽赶来,并带来珍贵历史资料,谈兴甚浓。

温国杰,辛亥先烈温生才之孙,现为中国同盟会广州遗属联谊会会长。他说:“早在孩提时代,就听到外婆和父亲讲述祖父当年参加革命党和行刺清朝将军孚琦的事迹,对我的教育很大。岁月长河流淌不息,孙中山、黄兴以及我祖父等革命先驱者的英勇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后人心中,给我们力量和鼓舞。”

温老清晰地记得,“黄花岗起义”70周年纪念日,72位遇难烈士的后人和亲属,分别从海内外各地齐聚广州,缅怀先辈英雄事迹。其中,就有黄兴的嫡孙黄仪恭、孙媳黄小洋,他们当年还在西北工作。漫步于苍松翠柏之中,老人触景生情,无限感怀。

谈到“黄花岗起义”的策划者、指挥者、战斗者黄兴,温老肃然起敬,连续用了“中山先生的左右膀”、“气吞山河、壮士情怀”等词句。他说,黄兴一生戎马,一世浩然,先后参与或指挥大小20多次以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为目标的起义,虽都遭失败,但仍锲而不舍,斗志昂扬,好一条铁骨铮铮的中国汉。

温老谈到,经过精心筹备,当时黄兴确定了广州举事的时间,并拟分十路进攻。由于其祖父温生才行刺孚琦,广东当局加强了戒备,加之部分款项、枪械未到,导致起义被迫延期,清廷大肆搜捕革命党人。面对危局,黄兴潜入广州,毅然决然起事。战斗中,他亲率敢死队突入总督署,并在东辕门外与清军短兵相接,浴血奋战,终负伤败走。

“一般认为,孙中山是思想家、先行者,黄兴是实干家,那是因为许多重要革命活动都是由黄兴发动并亲自参与的,二者皆为推翻清朝统治、开创民国的元勋。建立民国,黄兴初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但他没有接受,而是推举即将回国的孙中山。1905年,同盟会成立会上,黄兴又提议公推孙中山先生为本会总理,不必经选举手续。”

温老强调,革命时虽然与孙中山有分歧,但总是甘居次席,鼎力助之。事实上,在辛亥革命以前的几次“倒孙”风波中,黄兴素以“成事不必在我”的信念,坚拒名利诱惑。

“除能武,黄兴还能文。他少时饱读诗书,满腹才情,其最后十年所作诗词,简直就是他革命生涯的一部编年史。”温老很喜欢黄兴的诗词,信手拈来,如《咏鹰》:“独立雄无敌,长空万里风,可怜此豪杰,岂肯困樊笼。”那种鹰的雄姿与壮怀,简直就是诗人自身写照。再如,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带伤填阕的《蝶恋花·赠侠少年》:“不道珠江行役苦,只忧博浪锥难铸”,更道出诗人铁血柔肠的壮士情怀。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