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经孙中山介绍加入同盟会,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 萧友梅:不做莫扎特的“干儿子” 萧友梅学术思想论坛在广州举办
【类型】报纸
【篇名】他经孙中山介绍加入同盟会,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 萧友梅:不做莫扎特的“干儿子” 萧友梅学术思想论坛在广州举办
【简介】研讨会现场柴银赣 摄影 9月27日上午,“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萧友梅学术思想论坛”在广州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隆重举行。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肖学俊、黄旭东,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杨燕迪、华南师大教授吴娟、华南理工大教师白翎、广东省当代文艺研究所研究员谭运长等人与会发言。 萧友梅(1884—19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265
【正文】
9月27日上午,“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萧友梅学术思想论坛”在广州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隆重举行。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肖学俊、黄旭东,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杨燕迪、华南师大教授吴娟、华南理工大教师白翎、广东省当代文艺研究所研究员谭运长等人与会发言。
萧友梅(1884—1940)是我国杰出的音乐家、教育家、革命家,广东中山人,曾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并经其介绍加入同盟会,是该组织的最早成员之一,他怀揣着音乐家的教育救国思想,他创作了许多爱国音乐作品,以唤起民众的民主意识和抗争意识,并提出了“精神国防”的思想,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国立音乐院。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黄旭东认为,萧友梅1927年在上海创立的“国立音乐院”,以传授西洋音乐理论与技术为主,也不忽视民族音乐的教学与整理。萧友梅曾经说:“我之提倡西乐,并不是要我们同胞做巴赫、莫扎特的干儿,我们只要做他的学生。和声学并不是音乐,它只是做音乐的法子,我们要运用这进步的和声学来创造我们的新音乐。”刘雪庵赞扬萧友梅是“中国新音乐的保姆”,在音乐教育既不普及又不被重视的国情下,萧友梅创设了不同培养目标的多种学制,与其一脉相承的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上海音乐学院,培养了一批批学生,成为建国后音乐教育领域的骨干。
华南理工大艺术学院院长何平说,如果没有萧友梅,中国的现代音乐发展至少会晚几十年。萧友梅提出的“中西合璧,兼收并蓄”方针以及“借鉴西乐,改选旧乐,创造新乐”的战略构想,经过近百年来的音乐实践,如今已经渐渐积淀为一种新的音乐传统和思维范式,不仅创设了中国音乐教育的走向,也影响了中国新音乐的发展。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和华南理工大学联合主办,并由广东省文联当代文艺研究所、中山市文联、华工艺术学院等单位共同承办。 (吴小攀 柴银赣)
吴小攀、柴银赣【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目光转向安源路矿 年份:2020
- 2、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3、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4、历史性·革命性·艺术性 作者:吴诗中,黄仂, 年份:2020
- 5、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
- 6、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