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蜀军政府重庆成立引爆全川独立潮在同盟会重庆支部的领导下重庆所属各州县率先宣布独立为重庆独立提供了条件

蜀军政府重庆成立引爆全川独立潮在同盟会重庆支部的领导下重庆所属各州县率先宣布独立为重庆独立提供了条件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蜀军政府重庆成立引爆全川独立潮在同盟会重庆支部的领导下重庆所属各州县率先宣布独立为重庆独立提供了条件

【简介】 2010年12月,川汉铁路中的最后一段,也就是连接宜昌与万州的“宜万铁路”,在历时7年的建设后宣布建成通车。至此,期待了百年的“川汉铁路”终于全线建成。 不光是这样,如今一条新的连接重庆与成都的“成渝客运专线”正在加紧建设,预计到2014年就可以建成通车,而连接重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647

【正文】

2010年12月,川汉铁路中的最后一段,也就是连接宜昌与万州的“宜万铁路”,在历时7年的建设后宣布建成通车。至此,期待了百年的“川汉铁路”终于全线建成。

不光是这样,如今一条新的连接重庆与成都的“成渝客运专线”正在加紧建设,预计到2014年就可以建成通车,而连接重庆与万州的“渝万城际铁路”也已纳入了建设规划。不久后,由重庆出发,上至成都,下至宜昌、武汉,将更加的便利。

然而,也就是为了这条路,在100年前,掀起了一场席卷全川,点燃全国武装起义,由此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的“保路运动”。

在这场烽火硝烟的保路运动中,重庆在同盟会重庆支部的领导下,在重庆所属的各州县先发动保路同志会武装起义,宣布独立,形成了州县包围重庆的态势,并为重庆独立提供了条件。而重庆在1911年11月22日,重庆蜀军政府的成立,宣告重庆独立,由此引爆了全川各州县的独立浪潮。

日前,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周勇为我们讲述了100年前,发生在重庆的那段往事。

重庆“租股”抽得最多

1911年,英、美、德、法四个帝国主义国家勾结清政府,企图夺取已归商办的粤汉、川汉两路路权,同年4月,清政府发布“铁路干线国有”命令,激起四川人民的愤怒,保路运动爆发。

当得知四川保路同志会在成都成立后,重庆立即组成保路同志协会,连日在万寿宫、禹王庙等处开会,与会者达万余人。重庆革命党人杨沧白等人连日密商,决定趁此机会举行武装起义,推翻清朝的统治。

周勇说,在川汉铁路的“保路运动”中,重庆是全川抽收铁路租股最多的地区,保卫川汉铁路,加速铁路修筑,成为重庆各阶级各阶层人士普遍关心的事。当清政府倒行逆施,实行铁路国有政策,夺路于国人,卖路于外人之时,重庆人民就立即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保路运动。

6月13日,重庆几千群众召开大会,抗议铁路国有政策。6月28日,重庆召开铁路股东分会,继成都之后,在全省各道府州县中第一个成立了“重庆保路同志协会”,率先响应了四川保路同志会的号召。当天到会有4000余人,一致认为重庆“为全川一分子,出股亦较他处为多,固无坐视濒亡之理”。

同盟会重庆支部领导保路

依据史料记载,5月12日,实行铁路国有政策的谕令传到成都,四川绅商虽然不满,但还幻想清政府能收回成命,仍准铁路商办。当四国银行团借款合同传来,清政府卖国卖铁路的面目和帝国主义借款夺路的阴谋暴露时,四川绅商的幻想最终破灭。

1911年6月17日,川汉铁路公司在成都召开大会,成立了四川保路同志协会,明确提出了“保路破约”的口号。消息传来,重庆人民迅速响应,几天之内,巴山蜀水掀起了巨大的保路风潮。

周勇说:“重庆保路运动较之成都由立宪派领导的最大特点在于,同盟会重庆支部一开始就掌握运动的领导权。”

同盟会把保路引向民主革命

在同盟会重庆支部的领导下,一场保路运动的会议深刻指出:目前的保路运动,不仅仅关系到被清政府收去的全川人民筹集的路款,也不仅关系到川汉铁路的修筑权,更重要的是直关国家存亡。为了进一步扩大运动的影响,增强群众基础,会议规定,不论股东非股东,均可入会。

在同盟会重庆支部领导下的重庆保路同志协会,不仅领导人民争取铁路商办,保障人民的经济利益,而且教育人民把一己一地的利益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反帝爱国的保路运动,逐渐引向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7月,在同盟会员梅树南、朱之洪、周晓峰等主持下,重庆保路同志协会连续在万寿宫、禹王庙等处召开大会,由同盟会员杨霖、刘祖荫等人在会上慷慨陈词,激励民众,宣传保路主张。

重庆保路同志协会又推同盟会员梅树南、朱之洪、刘祖荫、李时俊为代表,去见川东道朱有基,要求他代表重庆人民致电护理四川总督王人文上奏清廷,收回铁路国有政策,保护四川人民的权益。

同时,保路同志会又派出许多宣传员分赴各州县,深入场镇坊厢之中,动员广大群众起来参加保路运动,揭露清政府丧权卖国,强夺四川人民财产和权益的横暴行为。

长寿在重庆最先举起义旗

在同盟会重庆支部的推动下,继6月28日重庆成立保路同志协会之后,所属各州县也纷纷成立保路同志会,保路运动更加深入展开。

7月19日,荣昌县保路同志协会成立。该会由荣昌县城自治会、教育分会、劝学所、商务分会等单位发起。成立大会之日,有2000多人到会,报名入会的达一千余人。

7月19日,在成都任四川保路同志会讲演员的永川人李西湖回到永川,时值永川召开铁路股东分会,推举代表晋省陈述保路主张。李西湖当场发起成立保路协会,各界无不赞成,立即推定协会职员。

随后,永川县、大足县、铜梁县等相继成立了“保路同志协会”。

7月26日,重庆女界保路同志协会成立,该会以“拒款、破约、保路、保国”为宗旨,会长王季兰、内务干事程叔梅、交涉部长罗淑东、文牍部长王象乾、讲演部长陈怀清、联合部长罗峤西、庶务部长江蒲君,会员达五六百人。该会在给四川保路同志会的报告中表示,重庆妇女“伤合同之失败,惧宗社之将绝,亦决意誓死力争,共表同情”。

7月,长寿县铁路股东代表刘天佑、向树贤、舒兴铨等赶回长寿,准备组织保路同志协会,并用通俗语言鼓动群众参加保路运动。长寿保路同志协会的成立,推动了长寿形势的发展,为后来长寿先于重庆首举义旗,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州县独立为重庆准备了条件

同盟会员廖树勋在长寿首举义旗,开启了重庆州县独立的浪潮。

1906年,廖树勋加入同盟会,1907年回川,在长寿任体育教习,培养了一批投身革命的学生。1911年11月18日,根据同盟会重庆支部的布置,在涪陵革命党人的支持下,发动了长寿起义,逮捕了知县,宣布独立,建立了长寿军政府。

随后的11月20日,涪陵州宣布独立。

11月21日,长期活动在川东北的同盟会人率领义军攻下广安城,成立了广汉蜀军政府。

11月22日,南川县革命党人也率众起义。熊兆飞、邓笃等人同该县在重庆府中学和川东师范的同盟会员一起,拘留了南川县知县等人,推熊兆飞为统领,邓笃管司法,分设各机关。合江同盟会率众起义。

重庆以下各州县先于重庆起义独立,都是同盟会重庆支部策动的,各州县“皆以重庆机关部为革命枢纽”,同时,他们的起义独立又给清王朝在重庆的统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重庆独立创造了条件。

重庆独立欢呼声响彻全城

正当重庆的革命党人积极准备发动武装起义时,夏之时率部队已抵达重庆上游的嘉陵江畔。

革命党人夏之时,原任清陆军十七镇排长,于1911年11月5日夜间,聚集武装兵230余人,在成都龙泉驿起义后,直奔重庆。夏军途经简阳、乐至等地,均有起义士兵携械来归,队伍逐渐发展到了七八百人。杨沧白知道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争取采取和平方式宣布重庆独立。会议决定新政府定名为“蜀军政府”,当夏之时的部队入城后,即宣布重庆起义。

11月21日,夏之时的军队抵达磁器口。次日,天气晴朗,夏军进抵佛图关,革命党人朱之洪等到两路口迎接夏军前队,夏军列队入城。

当天清晨,市民起床后,看到满街都是缠白布标记的起义士兵,临街窗户高悬写有“汉”字的白布旗帜。“独立了!”“民国万岁!”的欢呼声响彻全城。男女老少潮水般涌向朝天观,争相观看独立盛典。

上午8时,同盟会重庆支部集会,各界代表二三百人于朝天观召开大会,通电全国宣布重庆独立。当天,重庆蜀军政府正式成立,并照会各国驻渝领事,对外商及教堂一律保护。

蜀军政府引州县独立潮

重庆的独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在重庆和四川的胜利,结束了清朝政府在重庆的反动统治。蜀军政府设都督府于巡警总署,宣布废除宣统年号,以十八星旗为旗帜。革命党人根据蜀军政府组织大纲,公举张培爵为正都督,夏之时为副都督;杨沧白、朱之洪为高等顾问;林绍泉为蜀军总司令兼参谋部长。

重庆的独立和蜀军政府的建立,进一步推动了四川革命形势的发展。在短短的时间内,川东所属36州县及下川南、川北的部分州县,共57州县,都在蜀军政府成立前后,相继独立。

在蜀军政府成立后5天,大汉四川军政府又在成都成立,并宣布全川独立。当时有两件事令人舒心解气,一是革命党人在资中县城斩杀了端方、端锦两兄弟,二是成都处决了清朝最后一任川督赵尔丰。

1912年4月27日,成渝两军政府正式合并,最终成立了统一的四川军政府。重庆晨报记者 罗强

川汉铁路宜昌段开工

川汉铁路上风垭山洞

杨沧白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