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马玉贵:从哥老会首领到革命军领袖

马玉贵:从哥老会首领到革命军领袖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马玉贵:从哥老会首领到革命军领袖

【简介】马玉贵 资料图片 1911年10月10日,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爆发,各族革命志士纷纷响应了这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首义”战斗。在随后各省的起义浪潮中,陕西是响应最快、光复最早的一个省。在推翻清政府陕西统治秩序的战斗中,回族人民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回族名将马玉贵便是陕西辛亥革命的重要领导人。 马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976

【正文】

马玉贵 资料图片

1911年10月10日,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爆发,各族革命志士纷纷响应了这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首义”战斗。在随后各省的起义浪潮中,陕西是响应最快、光复最早的一个省。在推翻清政府陕西统治秩序的战斗中,回族人民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回族名将马玉贵便是陕西辛亥革命的重要领导人。

马玉贵,字青山,湖北谷城县城关文风亭人。光绪末年,马玉贵因生活所迫入湖北新军,后调驻西安,任陕西新军二标一营左队正目,不久升为什长。深具排满思想的他,秘密参加了反清民间组织哥老会,成为陕西哥老会重要首领之一。在同盟会革命思想的影响下,马玉贵的反清思想更加坚定。由于马玉贵本身是回族,在进行反清的活动中更易于团结广大回族群众,再加上他组织能力强,因而在新军士兵和回民中很有威望与号召力,被视为西安回民反清活动的组织者与领导者。

而此时的同盟会陕西分会革命党人也在积极争取联系新军的哥老会成员和回族群众一起参加反清斗争。1909年冬,同盟会骨干人物钱鼎、张钫等首先在西安城内西岳庙创立“武学研究社”(亦叫研究会),名为学术研究,实为军界革命党人秘密集会,宣传孙、黄革命思想,发展同盟会会员和联系外界同志的机关。马玉贵就是在这时加入同盟会的。由于马玉贵的活动,同盟会吸收了一大批回族群众,其中许多人后来都直接参加了陕西的起义。

1910年7月9日,马玉贵参加了由同盟会、新军、哥老会三方首领在西安大雁塔举行的歃血结盟仪式,焚香结拜,喝鸡血酒,宣誓“同心同德,共同反清”,结盟者称为“三十六弟兄”,正式对外宣布接受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思想。10月10日武昌起义消息传来,马玉贵积极联络回民杨三组织500名回民,编成一个营,由小皮院回民邬登瀛任营长,准备同革命军一起行动。

10月22日凌晨,同盟会与新军、哥老会领导人在西安西关林家坟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立即发动起义。马玉贵率领新军和哥老会成员以及数百名回族武装群众投入激烈的战斗。23日下午3时,马玉贵率领新军和回民武装,在西华门与清军激战后,率先攻下满城。西安起义的成功,使陕西成为全国最早响应武昌起义的省份。

然而,陕西起义成功后,在组建革命政权的过程中,起义军内部发生了严重的权位之争。马玉贵以大局为重,力主团结合作、和衷共济,协助钱鼎、郭希仁协调各方关系,平息了内部斗争,建立了秦陇复汉军政府,后被推举为秦陇复汉军政府的“粮饷大都督”,兼任秦陇复汉军第二十协协统。

此时,清政府正在调动河南、甘肃的清军,从东、西两方面进攻西安。

为了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马玉贵多次亲自率部在战场上拼杀。他率领谢彩臣等回族官兵守卫军事要地临潼泾阳渡口,保证了西安、泾阳及三原以东由此地西行的革命军的顺利过往。

马玉贵具有一定的战略眼光。他以军政府“粮饷大都督”的名义,发布了《严禁偷运满城草料和私藏军械告示》、《收缴枪械子弹公告》、《劝民捐助粮饷公告》等布告,以严明纪律,号召人民支援前线。他还十分关注陕西回族与汉族之间的关系。针对战乱中的各种有碍回汉民族关系的言论,马玉贵坚决予以回击。他曾发布《严禁挑拨汉回关系》告示,指出:“此次兴兵举义,宗旨复汉灭清。回汉不分畛域,早经宣布分明……倘再谣言生事,拿获立正典刑。”告示义正辞严且文字通俗易懂,效果十分显著。

民国元年,马玉贵作为陕西革命军政府代表赴甘肃谈判,为促成甘肃军政要人承认共和、达成停战协议做了大量工作,为创建民国建立了卓越的功勋。1923年马福祥出任绥远督统时,马玉贵任警备司令、参谋长。北伐战争期间,马玉贵出任马鸿逵师的参谋长。1933年马鸿逵任宁夏省主席,马玉贵出任宁夏省政府参议。1957年9月25日,马玉贵因患脑溢血在北京逝世,葬于北京西郊西北旺回民公墓。其子马寿千为父立碑,碑上墓志联曰:

忆昔日辛亥首义,念七树勋,总督秦疆,声威显赫;

看今朝革命成功,古稀归真,安厝京郊,身后哀荣。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