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汉冶萍(钢铁)三部曲内容简介

汉冶萍(钢铁)三部曲内容简介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汉冶萍(钢铁)三部曲内容简介

【简介】楚天时报讯 第一部《大国烟云》 主要内容:朝野铁路大论战,从不同的着眼点出发,李鸿章主张修建津通铁路,张之洞则主张修筑芦汉铁路,“两路之争”中张之洞成为胜利者,南张北李之间从此拉开明争暗斗的格局。张之洞移督武昌后,即大张旗鼓地开始了汉阳铁厂的筹建和全面的社会改革(史称“湖北新政”)。汉阳铁厂于18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721

【正文】

楚天时报讯 第一部《大国烟云》

主要内容:朝野铁路大论战,从不同的着眼点出发,李鸿章主张修建津通铁路,张之洞则主张修筑芦汉铁路,“两路之争”中张之洞成为胜利者,南张北李之间从此拉开明争暗斗的格局。张之洞移督武昌后,即大张旗鼓地开始了汉阳铁厂的筹建和全面的社会改革(史称“湖北新政”)。汉阳铁厂于1893年正式建成投产,中外轰动。但由于严重亏损,其生产的钢轨脆裂不合铁路之用,投产不久即被迫停产。但张之洞受命暂署两江总督,离开武昌前往江宁(南京)赴任。1896年张之洞重返鄂任,盛宣怀接手汉阳铁厂,进行全面改造,同时开采江西萍乡煤矿,解决了长期困扰汉阳铁厂的焦炭供应问题;并在大冶石灰窑 (今黄石市)谋划设立新的大冶铁厂。1906年,芦汉铁路终于建成,南北二位总督——湖广总督张之洞和直隶总督袁世凯,同时验收巡视全路,并奏请朝廷,正式改名为京汉铁路。第二部《红顶尴尬》

主要内容:袁世凯看中了由盛宣怀一手创办、并亲任大股东的轮船招商局和中国电报局,借盛宣怀丁忧守制(即父亲去世,在家守孝)之机,夺走轮、电二局,从而为两人十余年的仇怨争斗掀开了帷幕,同时阻滞了汉冶萍的合并重组和改制计划。1908年,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历经磨难挂牌成立不久,其开山鼻祖张之洞死于北京军机大臣任上,好在它的经营体制也完成了三级跳的最后一跳:从官办、官督商办而进入了股份制时代。日本财团在与西方资本的较量中获胜,从金融命脉上彻底控制了汉冶萍。辛亥革命爆发,时任邮传部尚书的盛宣怀,因川汉铁路国有化激发矛盾、引发辛亥革命,而成为清王朝通缉的替罪羊,仓惶逃往日本避难。他在日本遥控该厂,为保全该厂而竭尽心力。民国成立后,盛宣怀回国,汉冶萍在动荡政局中艰难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钢铁需求量猛增,西方列强忙于战事,汉冶萍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创造了辉煌鼎盛的历史时期。第三部《烽火残阳》

主要内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责令汉冶萍西迁重庆。汉冶萍高层的心存侥幸和阳奉阴违,抗命阻挠,使得最后的西迁不得不仓促上阵。西迁途中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敌特的暗中破坏和匪害横行,使得整个的西迁历尽艰险,损失惨重。汉阳铁厂运到重庆的部分机器设备,在重庆建立了大渡口钢铁厂,并成为了新中国建立后的骨干钢铁企业。大冶铁厂仍原地未动,并未随同西迁成为历史之谜。沦陷期间,日寇对大冶铁矿石资源疯狂掠夺。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宣布汉冶萍公司为汉奸资产,由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负责查处没收,汉冶萍高层中许多人面临汉奸的厄运。1947年,对汉冶萍公司的调查善后工作全部完成,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宣布取缔汉冶萍公司,这个名称从此在中国历史中消亡。 (记者陈慧整理)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