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70人报名参加“汉冶萍800公里跑” 今起还可报名且招募志愿医护人员

70人报名参加“汉冶萍800公里跑” 今起还可报名且招募志愿医护人员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70人报名参加“汉冶萍800公里跑” 今起还可报名且招募志愿医护人员

【简介】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记者曾丽妮 作为中国·黄石首届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的环节之一,“汉冶萍800公里跑”的消息经本报披露后(见本报4月10日2版),引起了社会关注。3天时间里,来自黄石城区、大冶市、阳新县的长跑健将纷纷打来报名电话。另外,此报道被《武汉晚报》转载后,引起武汉等周边地区的读者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648

【正文】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记者曾丽妮

作为中国·黄石首届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的环节之一,“汉冶萍800公里跑”的消息经本报披露后(见本报4月10日2版),引起了社会关注。3天时间里,来自黄石城区、大冶市、阳新县的长跑健将纷纷打来报名电话。另外,此报道被《武汉晚报》转载后,引起武汉等周边地区的读者兴趣,他们也打来电话要求参加长跑。

参与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要用双眼探寻矿冶文化之历程,用双脚去寻根。

3天内报名人数达70人

“你好,我想报名参加‘汉冶萍800公里跑’。”近日,记者的手机频频接到此类电话和短信。

而市长跑协会会长熊会武的手机,更是热得发烫:“这几天,我走到哪儿都要带着笔和本子,因为从早到晚都有报名者打来电话,我得随时记录下来。”

据统计,3天时间内,报名人数达70人,报名者中,最大年龄的77岁,最小的24岁。今年77岁的陈林老人,家住太子湾,打来报名电话称:“我这是最后一搏!”长期坚持锻炼的陈老,曾于2001年骑单车去了昆明,为了参加这次活动,如今他坚持每天清晨4时起床,从家中出发跑到锻压、石料山,再经过李家坊立交桥,抵达团城山,再绕着磁湖回到家中,“我现在绕着磁湖跑一圈只要两个半小时,应该能够坚持跑完800公里。”

年龄最小的两位报名者,是两名退伍军人,也是战友。24岁的黄小东告诉记者,他2008年年底退伍,如今在黄石从事管理行业,当听说要举办这个活动,他和战友乔伟一起报了名,“我俩身体好得很,一定没问题,还可以在队伍中帮助别人。”

昨日,《武汉晚报》转载本报消息,加上东楚网的网络传播,使得周边地区的读者也打来报名电话。电话中,武汉市的张先生称:“这个活动搞得好,武汉和黄石地区的矿冶文化一脉相承,我也要来参加长跑活动。”

借寻根之旅探寻父辈足迹

不少报名者对此次活动,怀着别样的情感。

“参加此次旅程,不仅是圆父辈的一个梦,更要探寻父辈足迹、探寻矿冶文化的足迹。”家住下陆的市民林正萍说,4月11日,外出办事的她在地上看到一张报纸,报纸上“汉冶萍”三个黑体字深深吸引了她,她捡起报纸,看到要举办“汉冶萍800公里跑”活动,心中一阵激动,便将报纸带回家中收藏。

原来,林正萍正是江西萍乡安源县人。1948年,林正萍的父亲参加工作,在安源煤矿当煤矿工人,几年后来到黄石,随后从事地质勘探工作。1960年前后,林正萍也来到黄石,从此一家人就在黄石安了家。林正萍结婚时,惊奇地发现公公也曾在安源煤矿工作过,并与父亲是老相识,“我们这一家子,似乎都与矿冶结了缘!”2002年,林正萍的父亲去世,没能回去看看家乡改革开放后的变化,成了林父最大的遗憾。“其实公公也想去安源看看,但一直没有机会。”林正萍说,2008年,她特地去了一趟安源煤矿,去看了安源煤矿纪念馆。“所以这次,我一定要跑回家去看一看。”林正萍表示,自己已经53岁了,平常经常参加市老年体协举办的羽毛球赛等活动,最近她更是注意加强锻炼身体,为长跑热身。

大冶市民叶柯军同样对矿冶文化怀有深厚的感情。今年49岁的叶柯军,在大冶铁矿干了30年,他说:“大冶铁矿建矿有一百多年了,古老的矿山一直在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能够参加这样的活动,去探寻跟矿山、矿冶有关的故事,我感觉十分有意义。”

今起招募志愿医护人员

此次活动需要日行40公里、连续20天左右,因此对于参与者的体能、耐力、毅力等方面均是一次考验。

“活动开始前,市长跑协会将把报名者集中,并指导大家进行前期的锻炼计划和准备工作。”熊会武表示,此次活动并非竞赛,不要求速度快,但仍需做一定的前期准备工作。有兴趣参与的市民仍可继续报名。

此外,由于老年报名者较多,为防止活动进行中出现意外,从今日开始,招募志愿医护人员随行,报名电话:13971766925、13872108545。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