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载近代大武汉恢宏崛起图文:“汉冶萍”碑埋没百年今现身
【类型】报纸
【篇名】记载近代大武汉恢宏崛起图文:“汉冶萍”碑埋没百年今现身
【简介】湖北日报讯 记者彭磊 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汉冶萍”。104年前,联合煤、铁资源与炼钢产业链的企业托拉斯――“汉冶萍”的成立,举世瞩目。这一当时中国首个、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揭开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序幕,也成就了武汉“驾乎津门,直逼沪上”的近代大崛起。 昨日获悉,记载着这一辉煌历史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095
【正文】
湖北日报讯 记者彭磊
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汉冶萍”。104年前,联合煤、铁资源与炼钢产业链的企业托拉斯――“汉冶萍”的成立,举世瞩目。这一当时中国首个、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揭开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序幕,也成就了武汉“驾乎津门,直逼沪上”的近代大崛起。
昨日获悉,记载着这一辉煌历史的“汉冶萍”碑,近日在武汉发现。
网友寻到“汉冶萍”碑
连日来,汉阳龟山北麓的原武汉国棉一厂,一块花岗石碑引人注目。这块石碑,正是“汉冶萍”碑。
本月19日,“人文武汉”网友寻访武汉工业遗址,探访正在拆迁的国棉一厂,意外发现历经百年的“汉冶萍”碑。
昨日,记者来到原武汉国棉一厂。在厂大门旁的门卫室内,但见一面墙中嵌着一块高175厘米、宽92厘米的石碑。碑面上,整齐地以竖14行、每行27字的格式刻着汉字,共计378字,其中绝大部分较为清晰,约有14处被损坏难以识别。
碑文描述“汉冶萍为非常之业”。其中,形容汉冶萍公司下的汉阳铁厂是“每年最少以订定应造(铁路)约四千华里计,即需钢轨二十万吨,桥梁、车辆更在其外”;
谈到大冶铁山,称“就地面可采之铁石,以年采百万吨计,可供百年;若开(碑文不清,或可称“并”)其下层以至深 (字不清,大概意思是开挖到深层),并公司所已领之各铁山计,则可供数百年”;
萍乡煤矿,则称“萍煤亦以年采百万吨计,可供数百年”。
“汉冶萍”碑发现者之一、网友“铁血十八军”说,第一眼见到“汉冶萍”碑,上面覆着一层水泥,清理后终于看到近乎完好的石碑,异常兴奋。“作为一座记事碑,能留存下来的机会很渺茫,而汉冶萍碑历经百年,其对武汉、对中国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120年前,52岁的清朝重臣张之洞踏上武汉之地,他修长堤、建铁厂、筑铁路,办教育,开启了武汉波澜壮阔的现代化进程。其中的汉阳铁厂,不仅成为武汉崛起为“东方芝加哥”的重要基石,更成为中国工业化历史的里程碑。
当成墙材幸运保存
为何记载汉冶萍历史的石碑会在国棉一厂内发现
从事张之洞及武汉近代工业历史近20年、武汉张之洞与近代工业博物馆前馆长顾必阶表示,该碑应是真碑。
这座碑,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顾必阶回忆,2006年,国棉一厂后门发现一个重达200吨的大铁砣,引发各界关注。研究证实,这块凝铁来自汉阳铁厂。1890年张之洞筹建的汉阳铁厂,部分厂房正处于龟山北侧此地。1924年,因军阀混战等原因停产。“七七事变”后,铁厂迁至重庆,未能迁走的厂房烟囱被炸毁。
建国后,原武汉国棉一厂就在汉阳铁厂废址上建立了。
在考察凝铁期间,顾必阶从原国棉一厂的老员工王世时口中得知,建厂时工人们发现凝铁,还发现有一块石碑。
顾必阶认为,与巨大的凝铁块相比,汉冶萍碑能留存下来不容易。“很可能是棉厂建设时,建设工人们把碑直接当做墙面材料而幸运地得以保留”。
至少还有两块下落不明
然而,此次发现的冶萍碑并不完整。
顾必阶说,根据碑文内容推断,该碑既无碑题,又无落款,很可能只是中间的一块。这意味着,至少应该还有超过两块石碑。
他告诉记者,现已找到的石碑于棉厂正门发现,该处正好也是老汉阳铁厂的正门。而据原国棉一厂的老员工回忆,曾在厂里侧门(3号门)见过另一块。
如今,根据老员工所指的地方却看不到有碑。顾必阶认为,剩下的石碑很可能被堆埋地底或藏在厂区墙内,但也不排除已被损坏丢弃的可能。
顾必阶说,国内目前反映近代工业文明的记事碑十分少见,“若能找到一套完整的碑,可以算得上一级文物。”
工业申遗亟盼提速
石碑的发现令人欢心鼓舞的,但它们的命运依旧让人担心。
原武汉国棉一厂将在下月全面拆迁,石碑目前仍处在拆迁范围之内。顾必阶希望将这块石碑尽早送到博物馆保护,同时期盼在拆迁中能找到另两块石碑。
汉阳区文体局副局长刘华珍说,目前该区已要求拆迁方暂时保留石碑,同时加紧和市文化局一道认定、保护石碑。
刘华珍透露,今年,该区还将把汉阳铁厂等众多工业遗产“打包”申遗。
发现石碑的网友感叹说,百年之后的某一天,诸如武汉国棉一厂等一批建国后的历史产物,又有多少记忆能留给后人
小资料
汉冶萍 中国最早的钢铁联合企业。由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江西萍乡煤矿三部分组成,是中国最早的钢铁联合企业。1908年,盛宣怀奏请清政府批准合并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而成立。同时由官督商办转为完全商办。到辛亥革命前夕,该公司员工7000多人,年产钢近7万吨、铁矿50万吨、煤60万吨,占清政府全年钢产量90%以上。
由于汉冶萍公司是清政府唯一的新式钢铁联合企业,控制该公司实际上等于控制了清政府的重工业。对于湖北武汉来说,“汉冶萍”奠定了武汉近代工业的基础,推动武汉商品经济繁荣,赢得“东方芝加哥”的美誉。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目光转向安源路矿 年份:2020
- 2、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3、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4、历史性·革命性·艺术性 作者:吴诗中,黄仂, 年份:2020
- 5、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
- 6、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