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访安源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访安源

【作者】 辜石如

【简介】三十五年前的今天,在这里爆发了举世闻名的大罢工, 三十五年后的今天,它怎样了呢? 访安源 辜石如 群山像驼峰一样,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环绕着这座煤城安源。小型的铁道像树根似的错综复杂,有的伸进矿井,有的爬上山岗。山岗上用缆绳拖着的运煤车,上上下下,广场上的洗煤机,有节奏地运转着。山头和山坡,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816

【正文】

三十五年前的今天,在这里爆发了举世闻名的大罢工,

三十五年后的今天,它怎样了呢?

访安源

辜石如

群山像驼峰一样,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环绕着这座煤城安源。小型的铁道像树根似的错综复杂,有的伸进矿井,有的爬上山岗。山岗上用缆绳拖着的运煤车,上上下下,广场上的洗煤机,有节奏地运转着。山头和山坡,到处突出黑黝黝的煤层,好像给这座煤城穿着一套辉煌夺目的外衣。

就在这里,三十五年前的今天,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爆发了一场举世闻名的大罢工。那时候,这座煤城还掌握在帝国主义和买办资本家手里,矿工们的生活苦不堪言。矿上流行过这样一首山歌:来到安源想赚钱,一来来了两三年,想回去看看老母亲,身上没得个盘缠钱。

这样生活怎能忍受?1922年9月13日,在刘少奇同志直接领导下,全国著名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就像火山爆裂一样爆发了,这次罢工推动了全国工人运动。

我来到大街上一座粉红色的屋宇前。这就是当时工人罢工的总司令部——工人俱乐部。俱乐部门口左右各植梧桐树一株,树高数丈,浓荫蔽日。入门处有毛主席写的对联:“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楼下有个礼堂,可容三四百人开会,四边刻着花草,民间艺术的气味很浓。楼上有一个光荣室,室内陈列着烈士的遗像和当时革命的文物。还有一间刘少奇同志和李立三同志的办公室,它的附近就是刘少奇同志当年的寝室。这些房子年代虽久,但风格犹存。刘少奇同志当时就是这间俱乐部的主任,副主任是烈士朱少莲同志。现在俱乐部主任就是朱少莲同志的女儿朱子金同志。要是朱少莲烈士地下有知,定会含笑于九泉的。

离开俱乐部,我来到广场上。这里竖着一块石碑,石碑上写着:“黄静源烈士受难之处”。黄静源烈士当时也是俱乐部的副主任。大罢工胜利后,军阀对工人俱乐部恨之入骨,在1925年9月21日这一天,竟把工人俱乐部封闭,捕去二十多人,黄静源烈士也在当晚被逮捕。10月16日下午三时,他就被军阀李鸿程枪毙在这个地方。刽子手把他枪毙后,还下令不准收尸,要示众三天。党为了不让他尸身受敌人的污辱,立刻派同志把尸首盗回来埋葬了。

从黄静源烈士受难处向前行,越过大街,沿着往矿井的方向走,有座古色古香的外国式大楼,它就是当年反动派安源矿务局办公大楼。当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后,反动派见工潮声势浩大,无法收拾,便要求进行谈判。刘少奇同志就代表路矿工人到这儿开会,为工人的利益而斗争,而一万三千多工人就布满在楼下的大路和山坡上。会议室有一个玻璃窗,它就是刘少奇同志曾经站在这儿向楼下一万三千多工人讲话的地方。

拐了一个弯,来到总平巷附近,这里有几间屋子,是毛主席第一次到安源来了解工人生活情况时住过的屋子,可惜因年久失修,已经倒塌,仅剩前面几间茅屋了。

安源,这座富有革命传统的煤城,过去虽受累累创伤,但工人们始终没有屈服。抗日战争期间,反动派又把安源的重要设备炸毁了,使工人无法生活,流落四方。如今解放了,劳动人民作了国家的主人。白天,阳光强烈地照耀着这座古老的煤城,晚上,辉煌的电灯,星罗棋布,布满城镇和山谷,照亮了每一位热情劳动者的心。曾经血泪斑斑的煤城啊,现在已成了路矿工人们的乐园了。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