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文化凸显“安源”品牌
【类型】报纸
【篇名】萍乡文化凸显“安源”品牌
【简介】大江网讯[江西日报]近年来,萍乡文化力推“安源”品牌,既大大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又为开发红色资源准备了条件。$$2003年全国影视文艺作品创作中,“安源”题材特别引人注目。短短半年多时间内,相继拍摄电影《毛泽东去安源》和《安源儿童团》、八集电视连续剧《毛主席去安源》、电视专题片《风雷》,创作歌曲《杜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118
【正文】
大江网讯[江西日报]近年来,萍乡文化力推“安源”品牌,既大大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又为开发红色资源准备了条件。$$2003年全国影视文艺作品创作中,“安源”题材特别引人注目。短短半年多时间内,相继拍摄电影《毛泽东去安源》和《安源儿童团》、八集电视连续剧《毛主席去安源》、电视专题片《风雷》,创作歌曲《杜鹃花开好地方》等。随着这批作品公映和传唱,萍乡的安源在国内“热”起来了。$$这一系列作品,大部分由安源所在地———萍乡作者担纲创作。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发源地,80多年前,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领导和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对于广大的安源儿女来说,这段光荣的革命历史给他们留下的不仅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还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何开发这一红色文化资源,把“安源”做成一个响亮的品牌,成为近年来萍乡文化建设中的大事。萍乡文艺工作者以那段革命历史为题材,深入安源体验生活,挖掘素材,创作出版了《安源往事》、《东方惊雷》、《日照苍山》等一批体裁各异风格不一的文学作品。由政府组织和群众自发的以安源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好戏连台。2001年夏天开始的“安源之夏”、“新安源新形象”文艺活动,至今已演出60多场,观众达到30多万人次。萍乡革命历史资源丰富,全市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两处,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其中绝大多数集中在安源。萍乡借助这些政治优势,营造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每逢重大节假日、纪念日,萍乡均会在安源或以安源为背景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文化娱乐活动。$$文化建设离不开载体。萍乡在打造“安源”文化品牌时,十分注重“安源”文化阵地建设。两年来,萍乡投放上亿元资金,在以安源为中心的10公里规划区内建设一个颇具规模的大文化环境。占地200多亩的安源广场、世纪广场先后落成,安源煤矿博物馆、安源花海风景区、后山风景区、安源植物园等建设全面铺开。一个仿照安源20年代旧貌、占地面积50亩的安源影视城正在建设中。为了进一步丰富安源文化,萍乡把文化建设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安源量身定做了一套高起点、高规格的旅游发展规划,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把安源建成以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主线,以安源为背景的中国现代民族工业发展史和煤炭工业发展史展览地的国家级旅游景点,使之成为著名红色旅游线路“韶山—安源—井冈山”的中枢。同时,与绿色的武功山、神秘的杨岐山、古老的傩文化等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综合开发,构成萍乡“红、绿、古”三色旅游格局。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目光转向安源路矿 年份:2020
- 2、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3、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4、历史性·革命性·艺术性 作者:吴诗中,黄仂, 年份:2020
- 5、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
- 6、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