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秦汉——从淮阴到射阳,淮安源出淮阴

秦汉——从淮阴到射阳,淮安源出淮阴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秦汉——从淮阴到射阳,淮安源出淮阴

【简介】□吴康秦统一全国后,推行郡县制,天下分为36郡(据《史记》),郡下设县。淮安属于九江郡(一说为跨淮而设的东海郡,笔者更认同九江郡说)。在今淮安境内始设三县,分别为淮阴县、盱台县、东阳县。盱台县在今盱眙县城东北,东阳县在今盱眙东南乡和金湖西乡一带。此外淮安附近还有治于今泗阳县城西北的凌县,其辖地相当于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506

【正文】

□吴康秦统一全国后,推行郡县制,天下分为36郡(据《史记》),郡下设县。淮安属于九江郡(一说为跨淮而设的东海郡,笔者更认同九江郡说)。在今淮安境内始设三县,分别为淮阴县、盱台县、东阳县。盱台县在今盱眙县城东北,东阳县在今盱眙东南乡和金湖西乡一带。此外淮安附近还有治于今泗阳县城西北的凌县,其辖地相当于今泗阳、淮阴区大部分及涟水的土地。淮阴县便是今日淮安市的主要母体县,“淮阴者,淮水右(南)岸也”。淮阴县治于淮阴城,约在今清浦区西南、码头东(秦汉时的淮阴县城位置学界仍有争议)。秦灭楚后,码头一带曾作为上卿甘罗的封地(甘罗是楚人,有功于秦,拜为上卿),筑有甘罗城。顾炎武的《肇域志》里记载“甘罗城,在淮阴治北,或云即淮阴故城,相传秦甘罗筑。雨后常于土中得小钱,篆文不可识”。城“周二百四十七丈,在淮阴镇北一里韩信钓处”,后在清中叶毁于黄淮水患。秦时淮阴县境颇大,差不多包含了今日清浦清河楚州三区的全部、淮阴区码头镇东南、洪泽县大部分以及宝应县的一部分。当然,那时尚无“淮安”之名,近代所谓淮安县之地完全包含在古淮阴县里面。秦亡后,公元前206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九郡,都彭城。”淮安属项楚东阳郡。东阳郡系秦九江郡析置,并在原秦置县的基础上,又新置江都、海陵、高邮、富陵、射阳、高山、淮陵等县,加上秦置的县,东阳郡共计领15县。其中析淮阴县西南地域新置富陵县,大致包含了今洪泽、盱眙的部分土地,治所在今洪泽湖中。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项羽灭刘邦,建立汉朝。同年,封韩信为楚王,一年后,夺韩信国,分韩信原楚王国为楚荆二王国,两国大致以淮水为界,淮安属荆王国东阳郡。汉代实行州郡县制,同时郡国并行,淮安属于徐州刺史部下的临淮郡,北有泗水国(辖凌县、泗阳),南为广陵国。西汉年间境内又先后增置了射阳、盐渎(盐城)、淮浦(涟水)诸县。值得一提的是射阳的由来,汉之淮阴县基本沿袭秦末。汉武帝元狞六年于淮阴县东南增置射阳县,因地处射水之阳得名,县治初在今宝应县射阳湖镇附近。这两县后来即演化为山阳县,也即民国后的淮安县、今楚州区的前身。图1:东海郡说的秦朝淮阴县附近 图2:西汉(公元2年)的淮阴县及其附近图1图2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