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构建和谐新安源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构建和谐新安源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构建和谐新安源

【简介】2006年,在江西省萍乡市委、市政府 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 第一要务,齐心协力谋发展,开拓创新抓 发展,综合实力迅速提升,城乡面貌日新 月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年完成 GDP76.94亿元,比上年增长16.4%;财政 收入5.33亿元,比上年增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312

【正文】

2006年,在江西省萍乡市委、市政府 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 第一要务,齐心协力谋发展,开拓创新抓 发展,综合实力迅速提升,城乡面貌日新 月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年完成 GDP76.94亿元,比上年增长16.4%;财政 收入5.33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一 般预算收入3.07亿元,比上年增长 3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1亿 元,比上年增长2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达到10095元,比上年增长12.5%; 农民人均纯收入4943元,同比增长13%。$$ 2007年,安源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 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 社会发展全局,牢牢把握倾力推进发展这 个第一要务,坚持“一二三四”的正确发展思 路,紧紧围绕巩固全省十强地位、打造中部 一流地区这一目标,充分发挥城区和城郊 两大优势,做好主攻工业、做优一产、做旺三 产三篇文章,落实项目、环境、民生、思想组 织四项保障,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力推动经 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力争在5-10年内 进入全国县区百强。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安源 区将突出抓好以下几项重要工作:$$ 突出抓好项目建设$$ 提升工业发展水平$$ 坚持主攻工业的发展方略,不断优化产 业结构,大力培育产业集群,走出一条科技 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的新型工 业化路子,进一步增强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 主导地位。力争5年内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 业总数达200家,年纳税1000万元以上的企 业达20家。$$ 培育壮大六大支柱产业。继续做大做强 冶金、建材、煤炭、机械、陶瓷、化工等优势产 业,集中精力扶持发展适销对路、符合产业 政策的新型工业企业。2007年重点抓好萍乡 焦化二期、赣西电煤储运、粗茶、煤焦油、环 保陶瓷等大型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带动支 柱产业发展壮大,力争六大支柱产业全年主 营业务收入超40亿元。$$ 精心打造“两园三带四镇”工业发展平 台。大力建设好萍乡市高新技术园东区和 高坑新型工业基地两个工业园区,引导园 区企业挖掘潜力、做大做强。尽快启动319 国道、320国道、红色旅游专线公路沿线三个 工业带建设,发展科技含量高、产业效益好、 环保无污染的新型工业企业。着力建设安 源、高坑、白源、青山四个特色工业强镇,力争 再打造出1-2个财政收入超亿元的镇街。$$ 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加大财政支持工 业发展的力度,设立工业发展基金,支持重 大工业项目建设。着力增强企业的技术创 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政策、 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做好服务工作,扶 持企业做大做强。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切实 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全民创业尤其是创办 工业企业,促进工业经济大发展。$$ 突出抓好新农村建设$$ 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 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扩大 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以工促 农、以城带乡的扶持体系。加快农业现代 化进程,拓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渠道。 精心建设一批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生产基 地,突出发展无公害蔬菜瓜果种植、花卉 苗木种植、家禽养殖三大产业。做大做强 畜禽产品深加工、粮油加工、市场流通三 类产业化龙头企业,孵化培育一批市场扩 张潜力大、致富带动作用强的产业化龙头 企业群。着力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农技推广体系三大 农业支持保障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 力。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确保完成乡镇机构深 化改革任务。$$ 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因地制 宜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快农村组组通水 泥路建设,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全面实施 “七改三普及”工程,加快村庄和庭院的绿 化、美化,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沼 气的推广使用,加强节能技术和设备的推 广普及,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 源。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 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学 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 宿生活费补助。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 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乡镇卫生院建设 水平,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 步完善农村大病医疗救助体系。$$ 突出抓好新区配套建设$$ 提升城市品位$$ 加快形成新区规模效应。按照“提升品 位、丰富内涵”的要求,进一步推进“一园两 区”的开发建设,把安源新区打造成环境幽 雅、人气鼎盛、商贸活跃的现代化绿色新城 区,把城西新区建设成生态优美的园林城 区,把森林公园发展成旅游经济的新亮点。 积极筹划架子山公园的开发建设,做好中 环南路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推进安源新 区向东部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按照安源旅 游总体规划,理顺旅游资源管理和开发机 制,积极向上争取红色旅游开发配套资金, 推进安源景区申报国家4A级景区,加快形 成以安源新区为窗口、以安源镇为中心、以 森林公园为依托的大安源旅游格局。$$ 完善城市经营管理机制。树立以市场 经济为主导的城市经营理念,实现城市新 区的自我激励、自我增值、自我发展。进一 步激活城市经营机制,挖掘城市资源潜力, 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城市经营效益。形成资 本运作投入、经营收益二次投入的滚动式投 资格局,促进新区开发的良性循环。进一步 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强化街道、社区在城市 管理中的基础作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进 一步理顺完善环卫管理机制,加大环卫监管 和执法力度,巩固文明卫生城市创建成果。$$ 突出抓好环境建设$$ 提升区域招商形象$$ 打造一流的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客商 投诉处理机制,切实发挥机关效能投诉中 心职能作用,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政务环 境,创造“服务高地”效应。进一步增强优惠 政策的操作性和稳定性,切实履行承诺,形 成公开透明、可预见的政策环境,创造“政 策洼地”效应。建立重大项目定期汇总、分 析制度,及时准确掌握项目进度,实行项目 建设绩效考核,确保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突出抓好招商质量建设。认真研究和 把握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规律,充分发挥 区位、环境、资源优势,着力引进关联度大、 集聚度高、带动效应强的大项目。紧紧围绕 财源抓招商,突出引进一批税源型项目,切 实提高招商引资对财政增长的贡献率。积极 捕捉国内大企业、大集团的发展战略和投资 方向,完善招商项目库建设,形成签约一批、 推出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创新招商 引资方式,充分发挥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 体作用,逐步探索建立起以商招商、产业招商 等市场化的招商方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 高效率的招商引资通道。按照在谈项目抓签 约、签约项目抓建设、建设项目抓投产的要 求,健全和完善全程跟踪服务的协调机制,不 断提升招商引资的成功率。$$ 突出抓好民生建设$$ 提升构建和谐社会水平$$ 切实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把扩 大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好促进 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 业环境,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发就 业岗位,鼓励灵活就业、自谋职业和自主 创业,完善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劳务输 出“一站式”服务。加大社保资金的征缴 清欠力度,逐步扩大费源,提高社保资金 的支撑能力,着力扩大养老、医疗、失 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覆盖面,逐步建立 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 系。进一步完善以城乡低保为基础、以大 病医疗救助为补充、以灾害救助等临时救 助为辅助的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老年 服务、残疾人事业,支持鼓励慈善捐赠和 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推进社会福 利、社会救济和优抚安置的社会化进程。$$ 加大环境资源保护力度。坚持走人与自 然和谐发展的道路,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 节约型社会。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 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线,以遏制人为生 态破坏为重点,以强化执法监督和提高环境 管理能力为保障,逐步淘汰浪费资源的落后 生产工艺,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发 展,切实保护好青山绿水。认真做好新一轮 上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盘活存量建 设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加 强森林资源保护,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 突出抓好科学协调发展$$ 提升社会全面进步层次$$ 加快科教兴区、人才强区进程。大力推 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发挥和挖掘区域科 技优势,搭建技术研发公共平台和成果转化 服务平台。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开 展紧密合作,积极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职能 作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创造最佳的经济和 社会效益,继续巩固全国科技先进县区地位。 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 学校标准化建设,扩大优质教育比重。实施示 范职业学校建设工程和农村教育支教工程, 加快城乡教育资源整合和布局调整,构建公 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社区教育和成 人教育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完善人才培养、任 用、激励机制,着力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 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营造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 大力促进文体卫等各项事业发展。 强化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积极构建覆盖 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丰富 和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建立健全城乡 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城乡公共 体育设施,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 大人口计生工作力度,完善利益导向机 制,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认真实施妇 女儿童发展纲要,继续做好关心下一代 工作,支持关爱老人、残疾人等事业。 扎实开展国防教育,全力做好兵役、双 拥工作。全面推进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争 创一流,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的 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的民 主监督,高效优质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 协提案。不断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扎 实做好“五五”普法工作,提高全社会的法 治管理水平。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进一步提升群 众素质和文明程度。以创建文明城市为载 体,推动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单位等 创建活动再上新水平,取得新进步。$$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全面提升执政水平$$ 转变作风,执政为民。进一步增强群 众观念,真正把执政为民的要求融入到思 想感情里,体现在政策措施中,落实到具 体工作上。牢固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 义荣辱观,大力倡导不尚空谈、埋头苦干 的求实精神和永不满足、百折不挠的进取 精神。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多 做群众急需的事,多做群众受益的事,多 做打基础、管长远的事,不搞“形象工程”、 “政绩工程”,把财力物力更多地用在推进 经济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上。切实做到权 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努力解决好涉及 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让广大群众真 正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提高效率,优化服务。推进行政管理 体制改革,着力创新管理方式,切实提高 行政效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实实在在 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决策、执法和服务 上。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用经济手 段抓经济工作,努力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 服务职能。以更加务实和更加高效的新形 象、新风貌,着力提高党委政府为企业服 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水平。$$ 廉洁自律,依法行政。大力推进党风 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廉政责任制,认真执 行各项廉政规定,建立健全思想道德教育 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和权力 运行的监控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 革,营造公开透明和快捷高效的办事环 境,增强公信力,提高执政水平。$$ 红色安源 续写新篇$$ 安源,位于江西省西部,毗邻湖南省, 其地理位置优越,历史上有“吴楚咽喉、赣湘 通衢”之称,浙赣铁路、沪瑞高速公路贯穿其 中,319、320国道纵横境内。安源是萍乡市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总面积198.78 平方公里,人口40万,有蒙、回、藏等17个 少数民族,辖6街、4镇、1个管委会。$$ 安源,是红色革命圣地。1906年, 安源工人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 会”发动的萍浏醴起义,首开中国工人阶 级大规模武装反抗的先河。在一代伟人毛 泽东、刘少奇、李立三领导下,安源成为 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和湘赣边界秋收起 义的主要爆发地。$$ 在中国革命史、党建史、工运史上,都记 录着安源一系列开创性的重大贡献:中国共 产党在产业工人中建立的最早支部,全国人 数最多、组织最严密的革命工会──安源路 矿工人俱乐部,全国第一次罢工高潮中绝无 仅有的最成功范例──安源路矿工人大罢 工,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办的地方党校,共青 团人数最多和产业工人比例最高的地方组 织,毛泽东最早组织、领导和指挥军队,中共 党史上最早举起工农革命军旗帜等均在此 产生。20世纪20年代的安源被誉为“中国的 莫斯科”、“无产阶级的大本营”,现在的安源 成了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安源,是中国现代工业文明的摇篮。 早在19世纪末,安源就引进了西方资金 和先进技术采煤炼焦,是中国近代民族工 业最早崛起的地区之一,后与汉阳铁厂、大 冶铁矿合并成立的汉冶萍公司成为中国近 代第一个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集团。这里, 成立了中国工人阶级最早的经济实体── 股份合作制的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这 里,发行了中国工人阶级最早的股票──安 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股票。20世纪20年 代的安源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和中国工人 阶级的壮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安源,是风景秀丽的神奇之地。从古老 的孔庙到不朽的如愿塔;从神话中走来的鹅 湖园到风光旖旎的乌龙山、小金山;从祥 光凌霄的宝积寺到风韵千古的横龙洞云 阳观;从欧式风格的安源新区到花团锦簇 四季如春的安源国家森林公园等等,无不 是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 革命先烈的鲜血把安源染成红色,盛 开的杜鹃把安源映成红色。如今,安源儿 女接过先辈的火把,用火热的激情,开创 着红红火火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富有 光荣革命传统的安源人民抢抓机遇,奋力 拼搏,以“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 拓、敢为人先”的安源精神,谱写了“三个 文明”建设的新篇章。全区各项事业呈现出 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江西在崛起,安源在奋进。在新的历史 征程中,新一届区委班子紧密结合区情实 际,提出“巩固全省十强县区地位、建设中 部一流城区”的新目标。面对新目标,全区 上下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比发展的氛 围更加浓厚,人心思上、人心思进、人气兴 旺的精神状态空前高涨,勤劳勇敢的安源人 民必将再创新的辉煌。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