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的作者是泰来人 王树人
【类型】报纸
【篇名】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的作者是泰来人 王树人
【简介】油画《毛主席去安源》讲述的是:青年毛泽东在1921年去湖南萍乡安源煤矿发动矿工闹革命的故事。画面上青年毛泽东身穿灰色长布衫,手携油布伞,脸上带着改天换地的自信信步向前走来。该画在“文革”时期曾风靡一时,与样板戏、语录歌并列三大“红色经典”。据有关部门统计,该画当时发行9亿多张,超过了当时全国的总人口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409
【正文】
油画《毛主席去安源》讲述的是:青年毛泽东在1921年去湖南萍乡安源煤矿发动矿工闹革命的故事。画面上青年毛泽东身穿灰色长布衫,手携油布伞,脸上带着改天换地的自信信步向前走来。该画在“文革”时期曾风靡一时,与样板戏、语录歌并列三大“红色经典”。据有关部门统计,该画当时发行9亿多张,超过了当时全国的总人口数,即全国平均每人一张还多,不但创造了中国绘画史的奇迹,而且在世界绘画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鲜为人知的是,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的作者刘春华,是黑龙江省泰来县人。
刘春华,原名刘成华。1944年10月出生于黑龙江省泰来县。刘成华从小就喜欢画画。小学毕业那年,他就想去沈阳报考鲁迅美术学院附属中学,但是,因为家里穷得没有买火车票的钱,所以没有去成。1959年,刘成华初中毕业后还要去报考鲁迅美术学院附属中学,可是家里还是拿不出买火车票的钱。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好心肠的姓朱的教导处主任帮助他做了一个假学生证,说家住在沈阳,这样买票就可以半价了。就这样刘春华才终于去了沈阳,并考入了鲁迅美术学院附属中学。经过勤奋学习,于1963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系。大学时代,刘春华在学校里担任多个职务,即校学生会秘书长、学习部部长、俱乐部主任,是校学生会核心三人组成员之一。
1967年夏,为了宣传毛主席领导安源工人运动的功绩,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革命博物馆、北京市总工会等单位的一些人,自发筹备举办“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了安源工人运动”展览。为筹备展览,他们到北京艺术院校物色美术方面的人才。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井冈山兵团”红卫兵负责人最初确定赵某去完成画一幅油画的工作,可赵某等了一段时间没消息,就回了大连老家。赵某走后没几天,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井冈山兵团”接到筹备单位通知一两天内就出发到安源的通知后,因没有赵某的家庭地址,无法联系,因此,就决定由正在学校的刘春华顶替。刘春华当时只有24岁,而且没有专门学过油画,不过他的素描、色彩作业成绩都不错,此前著名美术家吴冠中教授对他特别器重,把他的很多作品当作示范作品,装在镜框里,上课的时候作为样本跟学生进行分析。刘春华到了中国革命博物馆后,被分配画“毛主席第一次到安源”,并于7月初去湖南安源煤矿体验生活。
从1967年7月至9月,刘春华为了完成这幅画高220厘米,宽180厘米的大型作品,曾数易其稿,虽然他日夜兼程、连续作战,可到规定的完稿时间,仍未将云彩、远山及毛主席脚下的杂草调整到理想的程度。这样一幅后来产生广泛影响的油画,令人想不到的是,创作之初,竟然连创作的基本材料都不具备。画布、画框等材料都没有。刘春华只得捡回一幅已经画了一半,被人抛弃了的旧画,当作宝贝一样去用。他又弄来一些油画颜料,但在大画上画几笔颜料就用完了。展览会管材料的人说刘春华是在“吃”油画颜料,就不让再领颜料。没有颜料,刘春华便把自己的颜料都拿来使用。没有大的画笔,刘春华就将两支笔用铁丝捆在一起当大笔使用。
1967年10月1日,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在中国革命博物馆“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安源工人运动”展览中展出。该画初次与广大观众见面,就受到了好评,留言簿整整写了十几本,许多人呼吁公开出版这幅作品。1968年,《人民画报》定于第四期发表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并做成样张送“中央文革小组”审查。据说,江青看了以后觉得不错,当即签发。不久,江青等人为了宣传文艺界的“大好形势”以及创作上的“巨大繁荣”,决定在建党纪念日推出一批优秀作品。据说,江青看了各地选送的许多作品都不甚满意,当想到前不久自己签发的《毛主席去安源》后,于是就决定把这幅油画以创作繁荣和纪念建党的双重意义推向全国。
1968年7月1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同时刊发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图片署名为“北京院校同学集体创作,刘春华等执笔”。当月,该画在全国大量印刷发行。从此,《毛主席去安源》在全国家喻户晓。在此之前,刘春华一直是叫刘成华的。《毛主席去安源》准备出版时,要署上执笔者的名字,有关人员误以为是“刘春华”三字。印刷机一开动,几十万张印刷品就把作者印成“刘春华”。《人民画报》一位编辑知道作者是刘成华,在新华印刷厂看到印成“刘春华”后,急忙通知有关领导,军代表速找刚从湖南回京的刘成华商量。刘成华心想既然印错了,总不能重印,那样会造成大量的浪费,又耽误时间,也就同意将作者写成刘春华,后来又因经常有人寄钱请他买有关《毛主席去安源》的印刷品等,学生证上名字不是“刘春华”,上邮局领钱总要先到院办公室盖章,十分麻烦,负责的老师就给他办了个“刘春华”的学生证,以后他也就无可奈何地使用“刘春华”这个名字了。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目光转向安源路矿 年份:2020
- 2、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3、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4、历史性·革命性·艺术性 作者:吴诗中,黄仂, 年份:2020
- 5、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
- 6、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