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谱规划乐章绘城市蓝图―――萍乡市规划局安源分局工作纪实

谱规划乐章绘城市蓝图―――萍乡市规划局安源分局工作纪实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谱规划乐章绘城市蓝图―――萍乡市规划局安源分局工作纪实

【作者】 姚爱萍

【简介】【编者的话】城乡规划关系对城乡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和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保障城乡安全,协调城乡发展,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近年来,我市城乡规划建设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我市各个县区的规划建设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本期开始,本报将推出《县区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699

【正文】

【编者的话】城乡规划关系对城乡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和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保障城乡安全,协调城乡发展,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近年来,我市城乡规划建设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我市各个县区的规划建设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本期开始,本报将推出《县区规划风采》专栏,陆续对我市几个县区在规划方面的典型经验和做法进行宣传,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市规划局安源分局自2011年5月10日正式挂牌以来,紧扣发展脉搏,围绕“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的规划理念,秉承“优质创新,高效廉洁”的服务宗旨,在继承上寻突破,在特色上找定位,全区规划事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喜人面貌。

如今,新一轮城市规划、像一只如椽巨笔,为安源描绘出一幅雄奇壮美的奋进画卷,城市转型的宏伟构想在这里成为瑰丽多姿的美好现实……

强规划,彰显城市发展新理念

2011年以来,安源区以开阔的世界视野,迈上了组团开发的新征程。在这阵催人奋进的号角声中,安源规划分局在老城区、安源新区、安源组团、城西片区以及高坑镇、安源镇等镇的规划编制工作中,迸发出了智慧之光,形成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的城乡规划体系。

2011年7月以来,该局牵头建成了安源规划展示馆,这是我市第一家县区级规划展示馆。该馆分为馆内与馆外两部分,占地600平方米,围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化3大主题,集中展示安源区的规划及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展开安源地图,总规划面积5.53平方公里的老城区按照“旧城改造、品位提升”的理念,将依托跃进路和文化路两大商业街,构建“一心、一带、两街、七片区”的规划格局,打造集居住、金融、商务、娱乐于一体的中心城市“极核”。

总规划面积5.9平方公里的安源新区,按照“欧式风格、花园城市”的理念,以安源区行政中心为核心,依托萍安大道、迎宾路、萍高路“三轴”及规划内8条主干道路,形成“三心、三轴、六片区”的总体格局,一座充满异域风情的城市地标正昂然屹立。

总规划面积34.25平方公里的城南片区,按照“一半青山一半城”的理念,依托“历史安源”人文走廊、“悠然萍水”自然走廊,形成“一核双轴、三带三区”的城市空间格局。

总规划面积为12.83平方公里的城西片区,围绕“低碳、生态”理念,以横龙郊野公园为生态绿核,依托滨水生态休闲带,采用“一核、一带、三轴、四心、多节点”功能结构,打造集休闲旅游风貌区、滨水景观风貌区、绿色商业风貌区为一体的低碳宜居新城。

严审批,优化服务效能促发展

近年来,安源规划分局全面加强了城乡规划管理,积极推行效能规划、阳光规划,使安源区规划工作走上了一条创新务实、持续健康的发展之路。

本着“对外简化手续、缩短审批时限,对内严格流程、规范操作”的原则,安源规划分局推行办理规划手续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勘验、统一缴费、统一发证等服务,真正实现了“阳光规划”。对“一书两证”的核发实行了“四统一管理”(统一印制、统一编号、统一发放、统一公示),制定建设工程规划跟踪管理记录册,对各类项目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同时以政务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公开系统为核心,利用现代电子网络技术,在网上建立政务信息公开栏,将行政许可事项放在互联网平台上,逐步推行网上行政审批,方便群众办理各类事项。2011年以来,窗口受理项目101件,各项行政许可证办理共计101本,收取市政设施配套费1160余万元。该局还从规范管理程序入手,严把规划条件、项目选址和工程报建三道关口,确保了规划工作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大大提升了城市建设品位。

不仅如此,该局还建立了特事特办机制,对市、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和通过权威部门环境影响评价的前提下,做到随报随办。

查违建,维护规划权威不动摇

对于繁华背后的违建之风,安源规划分局也做到绝不纵容和姑息!

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安源区委、区政府抽调7名工作人员充实规划监察队伍。安源规划分局的领导带领工作人员深入现场,掀起了一场雷厉风行的查处违法违规建设行动。2011年4月至12月,通过对违法违规建设行为进行拉网式排查,发现制止违法违规建设81处,还牵头对丹江街、城郊管委会、五陂镇、安源镇等处进行了联合拆违行动,依法强制拆除违法建筑37处,共拆除擅自违规新建建筑约6300余平方米。该局还先后两次开展大型“规划宣传进农村”活动,营造了一个依法建设势在必行、查纠违章人人有责的执法环境。

正是在一记记“组合拳”的打击之下,安源区的违法违规建设行为锐减。

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出奇招

2011年的两个月时间内,脱胎于旧体制的安源规划分局完成了人、财、物3项工作的分步到位,实现了局机关、规划城乡管理监察大队、建筑设计院、规划勘察设计测绘院集中办公。

惟其新,安源规划分局在干部队伍建设上出新招、想新法,使全局以新面貌、新形象、新成就展露一片芳容。

坚持内化于心,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全面开展了政务党务公开,建立了格言文化墙,设置了规划图片展,公开了岗位职责、办事流程等,利用机关文化这一有形抓手,形成了潜以默化的无声教育。

坚持学化于才。通过组织赴外学习深造,开展演讲比赛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在全局形成“比学习、比业务、比作风、比干劲、比奉献”的浓厚学习氛围,做到“能说、善写、会干”。同时做到知人善用。

坚持固化于制。强化内部管理,调整机关机构,制定了一系列制度30多个,形成了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制度体系。

坚持实化于干。将各项主题活动有机结合,引导每个股室履职尽责创先进,激励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创先争优当先锋,为全区群众、企业提供了高效、便捷、热情的服务。

坚持动化于活。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职工活跃了工作氛围,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站在时代的潮头,安源规划分局正扬帆竞渡,将为巩固全区“全省十强”地位,全力打造“转型示范区”、“中部二十强”、“全国百强”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