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南宁市西乡塘区拆除安源路南大物流内的11.3万多平方米违章建筑 2000多人拆违,耗费近60万元
【类型】报纸
【篇名】9月3日,南宁市西乡塘区拆除安源路南大物流内的11.3万多平方米违章建筑 2000多人拆违,耗费近60万元
【简介】执法人员用相机记录强拆违章建筑过程。本报记者 苏华摄 本报记者 姜锋 位于南宁市西乡塘区安源路的南大物流里,有多家钢材经营企业,其中入门左侧的为国土部卫星遥感监测到的41号和42号图斑——违法占地和违章建筑达11.3万多平方米。9月3日,西乡塘区组织2000多人,成功拆除南大物流里的违章建筑。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357
【正文】
本报记者 姜锋
位于南宁市西乡塘区安源路的南大物流里,有多家钢材经营企业,其中入门左侧的为国土部卫星遥感监测到的41号和42号图斑——违法占地和违章建筑达11.3万多平方米。9月3日,西乡塘区组织2000多人,成功拆除南大物流里的违章建筑。
2000人行动拆违
3日凌晨4时,西乡塘区政府前聚集了国土、规划、城管、住建、政法委和安吉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及大量搬运工,共计2000多人。随着城区领导一声令下,执法队伍开往安吉街道办安源路南大物流,强制拆除那里的违章建筑。
半小时后,拆违队伍来到指定地点。记者在南大物流门前看到,几百米长的警戒线,将南大物流与外界隔开。此时,物流里一片寂静。
强拆工作开始后,有经营户欲阻挠执法,经公安人员劝阻,强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轰隆的机器声淹没了现场的嘈杂,只见一栋栋违章建筑被拆除。
据介绍,国土部卫星遥感监测到的41号和42号图斑范围内的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用地位于南大物流内,违法占地、违法建设45处,共11.3万多平方米,属于自治区重点项目——广西工业器材城征地范围,列入自治区督办点。到当日下午,执法人员在保全现场所有财物的情况下,成功拆除所有违章建筑。
项目为何存在至今
如此大规模的违章建筑是如何形成的?又为何存在至今?
经查,2007年5月16日,王某与安吉街道办苏芦村5队签订《联营合同书》,以联营的形式租赁110亩土地,租期20年,按时向村民交地租。合同签订后,王某于当年6月开始平整土地,西乡塘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当时进行过制止,王某以平整土地作为花卉苗圃种植园为由,逃避了责任和停止土地平整工作。
2008年初,王某再次开始平整土地,并在土地上使用水泥硬化了道路,同时将土地分割成小块转租给如今的经营户,经营钢材生意。在此期间,国土部门为了制止王某和经营户的违法行为,先后下达了《责令停止土地违法行为通知书》和《责令限期拆除所建(构)筑物的公告》,但他们均置之不理。
今年8月13日和14日,西乡塘区领导以及国土、城管、规划等相关执法部门,深入南大物流,与经营户协商,要求他们主动退场,降低损失,但遭到拒绝。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王某已破坏耕地超过10亩,半年前已被刑拘,随之被批捕。如今,王某的案件已经两次开庭审理,判决结果尚未公布。
为了降低农民、经营户的损失,执法人员一步一步地做工作,但是仍达不到拆违的目的,9月3日遂实施强拆。
拆违代价也很高
自2007年以来,村民把耕地出租给经营户,农田上建起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和厂房。在此后的两三年里,那里违法建筑的面积越来越大,发展到了如今的规模。此外,当执法人员拆除违法建筑时,不明真相的村民和为了拿到每天几十元“误工费”的人阻碍执法,都是不明智之举。
对于经营户来说,明知是违法行为,他们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建厂房,花费心血去经营,建筑最终被拆,损失更加惨重。一名经营者介绍,他那一栋砖混结构的3层办公楼,建设时花了40多万元,当日转眼间就被拆了,很心痛。
据介绍,当天的拆违行动是西乡塘区这几年来开展的最大规模的拆除工作。当日有2000多工作人员参加拆除工作,投入经费近60万元。对于执法部门来说,此次拆违活动虽说是制止和查处违法占地、违法建设工作的具体行动,但也付出很高的代价。
(热心读者某先生 稿酬50元)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目光转向安源路矿 年份:2020
- 2、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3、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4、历史性·革命性·艺术性 作者:吴诗中,黄仂, 年份:2020
- 5、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
- 6、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