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翊武身边的九澧人杰之——黄 兆 祥
【类型】报纸
【篇名】蒋翊武身边的九澧人杰之——黄 兆 祥
【作者】 鸣泉
【简介】黄兆祥(1875—1918),澧州西杨家坊人,本名黄家兴,字兆祥,号真存。幼年聪慧,喜读诗书,善属文,少入澧阳书院,十六岁(1891)补弟子员,后考入湖南高等学堂。因年少美才,为两湖总督张之洞所器重,荐游日本,留学日本禧冈大学。1905年11月,为反对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取缔清韩留日学生规则》,黄兆祥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022
【正文】
黄兆祥(1875—1918),澧州西杨家坊人,本名黄家兴,字兆祥,号真存。幼年聪慧,喜读诗书,善属文,少入澧阳书院,十六岁(1891)补弟子员,后考入湖南高等学堂。因年少美才,为两湖总督张之洞所器重,荐游日本,留学日本禧冈大学。1905年11月,为反对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取缔清韩留日学生规则》,黄兆祥参加东京8000余名中国留学生罢课抗议,又随3000余名留日学生退学回国。
1906年初,为解决回国后的就学问题,回国留学生中的姚宏业、孙镜清等四处奔走,筹募经费,于上海筹建中国公学。校务由执行、评议两部负责。黄兆祥与张邦杰、王敬芳被推选为执行部干事,谭心休、钟右愚等为评议部议员,姚宏业为庶务,彭施涤、黄宏宪等为舍监。教员有于右任、秋瑾、马君武、陈伯平、李登辉等。黄成为其中最活跃的重要骨干。中国公学首批学生300余人,来自13个省。分大学班、中学班、师范班、理化专修班等。开办不久,因经费不足,公学几将解散。为唤起国人对公学的关注,1906年清明日,姚宏业愤投黄浦江自尽。黄则主动带人回湘,拜见巡抚端方,寻求支持。
1906年6月,事稍果,黄归澧省亲。不意连遭父母之丧。读礼(守丧)之期,应澧州人士力请,担任澧州中学堂校长,推行教育革命方针,为促使澧县教育发展和新学风气的开通,竭诚努力。并介绍蒋翊武等一批澧州士子进入中国公学学习,是为助蒋翊武成长的重要师友。1907年中,黄游北京,创立中国公学大学部,期中国公学之发展,以无负于姚烈士(即姚宏业,字剑生,湖南益阳人)之意。时内阁总理熊希龄相中黄,委任其为湖南教育司长,黄以中国公学事业为重而不就。旋因中国公学创办用费甚钜,筹措困难,遂转入商界,就任河南焦作煤矿中英合办福中煤矿公司经理,极力经营,以资挹注。因劳致疾,于1918年病逝,享年四十四岁。时人誉为“公学志士”。今杨家坊龙洞峪有其坟墓。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目光转向安源路矿 年份:2020
- 2、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3、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4、历史性·革命性·艺术性 作者:吴诗中,黄仂, 年份:2020
- 5、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
- 6、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