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蒋翊武与辛亥革命”学术研讨会在长举行“辛亥武昌发难,以公功为冠”

“蒋翊武与辛亥革命”学术研讨会在长举行“辛亥武昌发难,以公功为冠”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蒋翊武与辛亥革命”学术研讨会在长举行“辛亥武昌发难,以公功为冠”

【简介】 本报长沙讯 “当年豪气今何在?如此江山怒不平!” 98年前的9月9日,湖南人蒋翊武为护卫国家的共和体制,反对倒退和独裁,作绝命诗,慷慨就义。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昨日上午,湖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湖南省历史学会在长沙举行“蒋翊武与辛亥革命”学术研讨会。蒋翊武学术研讨会是我省纪念辛亥革命10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355

【正文】

本报长沙讯 “当年豪气今何在?如此江山怒不平!” 98年前的9月9日,湖南人蒋翊武为护卫国家的共和体制,反对倒退和独裁,作绝命诗,慷慨就义。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昨日上午,湖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湖南省历史学会在长沙举行“蒋翊武与辛亥革命”学术研讨会。蒋翊武学术研讨会是我省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旨在进一步研讨蒋翊武为辛亥武昌首义作出的历史贡献。省政协副主席刘晓、魏文彬出席并讲话。

蒋翊武,湖南澧州(今澧县)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民主革命活动家,辛亥武昌首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1911年1月,蒋在湖北新军中组织革命团体文学社并担任社长,文学社迅速发展成为武汉地区最有影响的革命组织,新军三分之一的士兵为文学社成员。同年9月被推举为武昌起义总指挥,在武昌岌岌可危之际,嗣继黄兴任总司令,率部取得了武昌保卫战的胜利。

然而在武昌起义成功后,蒋翊武不居功、不争权,为革命东奔西走,1913年慷慨就义于桂林,享年不足29岁。

蒋翊武牺牲后,孙中山亲笔题写“开国元勋蒋翊武先生就义处”,高度评价:“辛亥武昌发难,以公功为冠”。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中国史学会会长李文海在昨日的书面发言中指出,蒋翊武始终坚持革命,坚持社会进步,为追求共和、保卫共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包括他在内的一大批革命先烈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是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

刘晓表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勋是由包括蒋翊武在内的广大湖湘志士用鲜血筑就的,我们要不忘历史,继承先士先烈的精神财富,并与时俱进发扬光大。

魏文彬说,继承蒋翊武等湖湘烈士百折不挠的昂扬斗志和天下为公的思想品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在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郑大华、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郭世佑等一批史学界专家以及蒋翊武后裔,对蒋翊武的革命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

记者胡力丰 实习生陈青梅

[史海钩沉]

孙中山追“封”蒋翊武为“开国元勋”

广西桂林市翊武路南段(原丽泽门外),有一座塔式青石建筑,正面刻孙中山手书:“开国元勋蒋翊武先生就义处”,落款为“孙文敬题”。其余三面刻胡汉民书撰蒋翊武事迹,其中称蒋翊武:“笃志革命,辛亥武昌发难,以公功为冠。以武昌防御使守危城,却强敌,事定即引去,当道縻以官爵不受。”

这是孙中山1921年北伐途经桂林时,追念蒋的革命功绩,亲往就义处凭吊,“特为公立碑”,并指示胡汉民“书公事略”。孙中山题词落款中一个“敬”字,饱含真情。据查证:“孙中山在对众多革命烈士的封号中,惟有蒋翊武享受‘开国元勋’的殊荣。”

整理/记者胡力丰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